“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玄幻魔法 >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 235郡. 为子孙计 巴郡郡守是一位胡须发白……

235郡. 为子孙计 巴郡郡守是一位胡须发白……(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快穿]他来自诸天万界 假如我也到了异世界 逆袭!穿成女配后靠全能马甲躺赢 梦神天仙录 诱他!撩他!小公主疯撩病娇权臣 万古剑道第一人 我在古代制肥皂 穿成女扮男装反派后,和男主好了 快穿之我让反派真香了 校花的贴身狂兵

巴郡郡守是一位胡须发白的老人。

本地田地资源丰富, 但受限于天险阻隔,人们出入起来极为困难,再加上距离长安相隔三千里的距离, 那些不出自朝廷的政令诏书的信息, 巴郡郡守很难获取到。

这点, 连上计吏往返都很难弥补。

路实在是太长,太远了,三千里的距离, 还要翻越那么多的山, 熬过酷暑和寒冬,光走到长安就得要一年的时间, 常常是还未等之前去的上计吏动身回来, 新的上计吏就已经要出发。

而长安做为都城, 也会汇集其它郡县的大事儿,只是它们汇集过去,也是需要时间的。

如此,对于巴郡郡守来说,长安颁布的或急或缓的政令, 他这边是两三个月左右后收到,长安的重大事件,他能在一年多后知晓, 而其他郡发生的重大事件, 能够传到长安,又散播开后, 他才能在一年半或者两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后知晓。

长安信息传播过来的速度,还在巴郡郡守的接受范围内, 但对于其它郡的消息,着实落后太多,他很需要更多的消息渠道,来了解外界正在发生什么,而借助巴郡商业繁荣的优势,从行商口中得知消息,便是最佳的选择。

听过行商所讲的故事,又将他所知韩婴的事情全部问了出来,巴郡郡守挥挥手,命此人退下,低头沉思起来。

看巴郡郡守的模样,一旁侍奉茶水的孙女开口问道:

“大父为何对一个小小的县吏如此在意?是因为她神医之名?”

“非也。”

衰老会增强人对死亡的恐惧,进而寻求各种延长寿命的办法,以巴郡郡守的年龄来说,也的确到了时候,尤其是这些日子,他对韩盈消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非常容易令人多想。

不过,寿长则辱,有的人放不下性命,为了长生逐渐疯狂,还有的人则会在衰老中逐渐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巴郡郡守便是如此,他并非出于延长自身寿命而关注这些事情,而是另一个目的。

为子孙计。

巴郡距离长安太远,即便是本地条件优越,人口众多,足够富庶,可这些与郡守又有什么关系?

如今不是分封天下的时候了!

郡守的官职无法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必须由皇帝授予官职,方能异地为官,偏偏巴郡离皇帝太远,对方能记住自己,却记不住自己的子孙,而巴郡离长安太远,他也无法和长安的权贵、官吏结亲,来交换资源,更要命的是,如今陛下有意采用儒家治国,而巴郡就没有几个儒生。

上层的游戏规则在悄然发生变化,他的子孙却茫然无知,等他一死,儿子还能退守一步,可孙子这辈呢?

他们不知儒书,又无关系,争不过外界,郡守的职位又禁止本地人担任,再有能力,也要被困死在这山内。

巴郡的天险对本地人提供了多大保护,便造成了多高的阻碍,千里良田催生的富庶也成了消磨意志的温柔乡,出去,必须让自己的孙子,孙女都走出去!

有意锻炼自己天分不错的孙女,巴郡郡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问道:

“细君可知,今年上计吏回来时,曾带来一个消息,据说这韩婴用案例比对的方式,证实表亲通婚有违天合,子嗣畸形,无子的可能较寻常夫妻多出数倍有余?”

“咦?”

被唤做细君的少女只有十三岁,巴郡多山,还有很多在山上居住的夷人,这些人中,不少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的习俗,再加上此地最大的女商巴寡妇清的事迹还有流传,很多人家对自家女孩的教育便不止于后宅。

细君更幸运一些,她生在郡守家里,在这样的环境中,眼界别说比别的女孩,比九成九的男子都要宽广,而比幸运更好的,是身为郡守的大父愿意教导她。

毕竟,哪怕再有母系习俗残留,女性的上升空间和范围也已经收缩到了很低的地步,古代又是父教儿,母教女的模式,在母亲没有更高地位的情况下,她们能教导的政治经验,很难比过手握权力的父亲,更不要说比父亲更高的祖父。

高起点,对少年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这使得细君哪怕年龄只有十三岁,也能开始分析起来局势。

“韩婴不过是一介县吏,就算有献瓷器之功,也不至于将表亲通婚有违天合传到长安,并扩散到此等地步,这与皇后一直无子有关?”

面对祖父,细君没有十足的把握,她忍不住加以解释:

“汉国外戚贵重,皇后无子,想来也给了不少权贵大臣们希望,若能使陛下废掉皇后,再选新后,他们便有了成为外戚的机会。”

巴郡郡守眯着眼睛听孙女的回答,他没有给出评判,而是继续问道:“还有么?”

“嗯……”细君看着祖父,想从他脸上看出自己回答的好坏,可对方呼吸平稳,表情更是没有任何变化,得不出答案的细君忍不住咬了咬嘴唇,绞尽脑汁的想:

“皇后背后是窦太主,这样散播流言,肯定会引得她大怒,或许会对那韩婴下手?”

以孙女的年纪,和她所知道的消息,能答到这种程度也算是可以,只是巴郡郡守有些遗憾,他太老了,而孙女又太小,世间的残忍莫过于此,明明想为子孙撑起来一片天,可他却已经没有多少教导她的时间了。

合着眼,心里想着事情的巴郡郡守面上没露出半分,他提点道:

“不要只看天家这对夫妻,你想想,世间有多少表亲通婚的呢?”

有多少?

那肯定是很多了!

细君稍微一数,就能从身边数出五六对表亲婚的人来,而如今婚姻往往和结婚的本人无关,反而是和父母、家族结盟有关,一旦被人点出妨碍子嗣,那肯定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动荡,如此说来……

“不对,若是想鼓吹皇帝废后,直接说皇后无子就是了,为何还要说表亲婚有违天合呢?”

说出这个结论后,细君发觉自己之前的判断全部出错,这让她脑海中简直乱成了一锅粥,细君下意识的去看祖父,想从他这儿得到答案,可祖父还是什么都不说,就是平静的看着她,明摆着让她自己去想。

这怎么想啊?

在困难面前,细君很想开口去问祖父,这些时日,只要她问,祖父都会回答,可不知道为什么,细君心底又生出几分不服气来——

难又怎么了?她又不是小孩子!

皱着眉,细君努力整理自己脑海中混乱的线,好一会儿,她才抓到了头绪。

“这样说的话,无论是窦太主、有表亲成婚的人家,都不会让表亲通婚有违天合的说法在长安流传,可偏偏长安就是有,还能让巴郡的上计吏听到,那传的范围想必很广,肯定有更大的力量在背后推动,而能比这些人还要大的,只有陛下了。”

天高皇帝远,细君感受不到皇权的威力,说起来也没有多少忌讳,但得出这个结论的她还是有些吃惊:

“陛下为何要这么做呢?”

“天家之事,一举一动皆为国事,废后废的不只是皇后,是皇后背后牵扯的所有人。”

看孙女终于想到了这里,巴郡郡守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汉国未有无子皇后做太后,可百年之前的诸侯国却有,皇后与陛下为表亲,即使夫妻,也是亲眷,应是皇帝最好的助力,即便是无子,也能办法解决,不到必要的时候,陛下不会提废后之举。”

不必要的时候不会废,必要的时候呢?

细君想起来馆陶公主被尊称为为窦太主,还能在驰道(皇帝专用的御道)行车,更不要说所得的赏赐,以及窦太后……

“她们已经不是助力,而是阻挠了。”

“是啊。”巴郡郡守微微颔首:“只是废后不是件易事,就如昔日高祖吕后,景帝薄皇后,一个不可废,一个能废,其因便在于局势,以及陛下的势力。”

“我好像明白为何会流传起来了。”

细君眨了眨眼睛:“陛下登基,上有窦太皇太后,甚少能处理政事,三年前太皇太后薨殁方才掌权,只不过时间尚短,权暂且不多,还是要给窦太主脸面,所以才会如此,不过大父,为何要让我想此事呢?”

“能给天家递台阶下的,哪里会是凡常人?”

巴郡郡守手轻轻拍打着矮榻:“细君,你父是我三子,如今我还在也罢,日后等我走了,最多也就是分些田产,谋个县官,这样的院子,衣裳,数量繁多的仆人……你再也无法享用。”

细君脸色一变,立刻反驳道:“南越武王能活到一百零三岁,大父也——”

“不用说那些虚话,我知道自己身体如何,而且,你的婚事至今未定,不就是受此影响么?”巴郡郡守摆了摆手,打断了孙女的话,他盯着对方,极为认真的说道:

“女子在世,机会于男人少的不是一星半点,巴郡多女杰,却也不过是贩妇女商,外界更不用多说,你几个兄长还有它路可走,可你只能嫁人,偏偏内外皆无好人家求娶,原本我觉着,你后半生只得清苦度日,却没想能出个韩婴这样的人物。”

“她身份虽低,能为、名声却都不差,甚至能参与废后这样的国事,即便是女子,前途也不会太差,妙的是,她现在还是一介县吏,你做为郡守之孙前去,拜她为师,不仅不难,还会受其重视,跟着她潜心学习,进,能受其提携,退,你能带着医术回来,再享富贵。”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巴郡郡守有些口干舌燥,他端起来茶杯喝了口缓了缓喉咙的干涩,又道:

“只是巴郡距离宛安能有两千余里,其中苦楚,自不必我多言,细君,我问你,你是要出去求学,还是打算留下来,找个低些的人家嫁过去?”

面对这两份选择,细君根本给不出答复。

她当然不想后半辈子过极为清苦的生活,但对于去两千里外的宛安求学,细君心里同样生出了抗拒,蜀地多山,想走出去,需要秦岭和大巴山,翻山越岭,道路难走,其中的褒斜道地势险峻,稍不注意,人就有可能葬身于滚滚河流之中,更不要说有可能遇到的豺狼虎豹……她,她走得出去吗?

蜀地的细君正面临人生最大的抉择,而刚刚被两人讨论的陈皇后的人生,则已经落下了定论。

废婚,另封石邑公主,食三千户,暂居长亭殿。

于旁人而言,这应该是极大的荣宠,自古以来,被皇帝、诸侯王厌弃的皇后、王后,不是被废,就是暴毙,从来没有废除婚约,将其封为公主,享三千食邑的存在啊!

但对于身处其中的陈皇后,不,陈公主来说,她并没有赢,真正赢的,是陛下。

如今的陛下已经逐步掌握了属于他的权力,废婚成功,更是代表着以母亲为首的权贵对陛下的后退称臣,即便是有这么一层封公主的遮羞布,也掩盖不了她其实和被废差不了多少的处境。

毕竟,谁敢娶皇帝娶过的女人呢?她此生大多要一直这么寡居下去了。

不过陈公主也不在意这个。

未来的人生一眼就能往的到尽头,若是旁人,恐怕还会觉着枯燥乏味,但对于陈公主来说,她只感觉自己浑身轻松,身为皇后的重担、不能生育带来的压力和绝望,皇帝忽冷忽热态度,和母亲索求要求混合在一起引发的慌乱与焦虑……全都随着废婚而烟消云散。

她的人生,再也不用受旁人摆布了。

心态放松,又没有皇后管理后宫的事务烦扰,陈公主在长亭殿的生活反而变得极为惬意起来。

说起来也好笑,之前她是皇后的时候,刘彻数日都不愿意过来看她一眼,如今她成了陈公主,刘彻又突然愿意过来找她了。

这当然不是什么两人的感情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陈公主自己一点都不想再和刘彻有一丁点儿男女关系,对方心冷的简直可怕,沾上就没有好下场,而刘彻呢,他也不会想生出来个畸形的孩子,更不想再被馆陶公主找到机会兴风作浪。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愿意往这边跑,纯粹是因为上手政事遇到了不少阻碍,需要有个人能吐槽一下,而这个人还不会泄露出去,被有心人利用,自身也不会对他造成威胁,最好还能不怎么畏惧的回答上几句,那,陈公主就很合适了。

看着倦怠梳妆,只用发带绑了头发,连珠钗都不带的陈公主卧在来自宛安的软榻翻书,旁边备着果脯茶饮,身后侍女执扇听候,一派岁月静好,闲逸安详的日子,过来的刘彻顿时觉着心好像扎了一刀。

“外面都要翻天了,你这儿倒好,可真是清闲。”

“喔?”陈公主抬起头,看刘彻十分随意的坐下,明摆着又要唠叨朝堂之事的样子,十分配合的问道:

“朝中的大臣又给你气受了?”

“是啊。”汉武帝没掩盖自己脸上的倦色,一张口,全都是吐槽:

“郡国上计,宛安县一个县的税收竟能抵得上四个县,偏偏其中有不少新立的税名,分不出这部分税收到底归于大农令还是少府,为了此事,大农令和少府已经争执了一个多月,更不要说医属已经扩到了整个山阳郡,它该归谁,要不要收税,怎么税收……这些问题吵的朕头都要裂开了!”,新m..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秦时明月之政 穿书女频,我就要选女魔头! 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明凯啊,你这么懦就回家养猪去吧 收到未来短信,我成首富不过分吧 传道授业,徒儿全都不对劲? 别叫我邪神 在忍界做游戏是什么鬼 美食:特级厨娘只想悠闲摆摊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