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虽说是私下来勖勤殿走动的,但他来这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内廷。
这消息对于信王没什么影响,因为他是主子,名声再怎么臭,表面上也是要恭敬他的。
何况大家都知道,那些罪名其实都是被人添油加醋的东西。
最严重的淫乱后宫,也不过是小孩子认了两个干姐姐,瞎嚼舌头仅仅是嫉妒那两个宫女命好罢了。
客氏在宫里之所以这么嚣张,不就是因为她是皇帝心中的干娘吗。
这对帝王倒真是亲兄弟,都喜欢认干亲。
但魏忠贤来过后,可就没人敢瞎嚼舌头了。
皇帝心中的好坏,大部分时候都只在于魏忠贤的一句话。
王承恩已经成了阉党的新人,一堆中层宦官在这些日子天天找他联络不存在的感情。
宋思哲的好姐姐们也终于解放了。
现在没人再敢给她俩使眼色了,往日看不起她们的女官也是逮住机会就去送礼道歉。
此刻,魏忠贤的这条大腿已经抱稳了。
但是皇帝大人也很好奇他弟弟此刻的现状啊。
比如,这小子到底和人家上没上床啊?
所以在魏忠贤走后的那个傍晚,勖勤殿里的一个太监就偷偷的溜出去了。
那人叫做于思礼,勖勤殿的从八品宦官。
于思礼是一个淹没在历史中的小人物,一个在百度百科上都查不到的家伙。
在朱由检的印象中,此人本分老实,做事细致认真,平日里又少言寡语。
放在影视片里,此人一看就是个优秀的。。。
细作(卧底)。
对于此人的卧底身份,穿越回来的王承恩早就知道了。
崇祯年间,王承恩在进入司礼监后,偶然查知了这个家伙其实是天启皇帝派到信王身边的奸细。
在王承恩的描述下,这个于思礼是个优秀的地下工作者。
他奉天启皇帝的命令,在信王身边潜伏了多年。
天启六年,信王出宫住进王府后,这个家伙才被召回。
信王的一举一动都被他报告给了皇帝,但他本人却一直没有被信王府上的其它人察觉。
宋思哲刚降世的时候,王承恩就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宋思哲。
由于二人没打算在京城久留,于是在商量后决定:
先不要管他,防止打草惊蛇。
对于此人,在暗中控制住他就可以了。
宋思哲有着一个难以启齿的被动技能,足以使他在暗处中拿捏住这个于大奸细。
晚上,接到了于思礼可能准备面见皇兄的消息后,宋思哲便躺在了他的红木大床上,准备试一试他的那个“能力”。
前面说了,宋思哲是一个幽灵。
他是一个借助国运之力而附身于大明朝,并牢牢绑定了朱明血脉的幽灵。
既然是幽灵,那么它既能附身。
就也能出窍。
在国运之力的帮助下,宋思哲的灵魂轻松的就离开了朱由检的身体。
“做鬼的感觉可太空灵了。”
幽灵状态下的宋思哲又变成了自己临死的样子:空空如也的左眼眼眶,满身的伤口和肮脏的污血。
而他身下的朱由检则静静地躺在床上,打着轻酣,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随后,宋思哲离开了勖勤殿。
宋思哲在皇宫里飘来飘去的时候,他是一个“同行”也没有遇到过。
果然,皇宫的建设肯定是请教了各路的大神,以致于那些一般的孤魂野鬼是没法子进来的。
进来就给你一个大威天龙,让你丫魂飞魄散。
宋思哲由于受到了大明国运的庇护,所以他不会出现被就地超度的问题。
现在他看到的只有宫女和太监,他们正为了明天的劳碌而准备着。
宋思哲则是在他们的身体里穿来穿去,肆意妄为。
这灵魂出窍的本事也是与国运值挂钩的,以他现在1500国运值的能力(灵魂出窍时、不消耗国运值),足以支持他在朱由检方圆两公里内,行动两个小时。
当然,这是在夜里使用的状态,白天要削弱巨多,只有半个小时。
宋思哲很快就追上了于思礼。
。。。。。。
于思礼这一路都走的谨慎小心。
于思礼不是从小就入宫的,他是自阉进来的。
明末社会动乱,自阉成风。
很多人为了讨口饱饭吃,就割了子孙根去给权贵当下人。
之所以非得要割,是因为在权贵眼中,阉人比正常人有着更高的竞争力。
结果现在阉人一多,导致正常人都被卷下去了。
于思礼原本是个因为饥荒而失去土地的穷秀才,为了养活家人,便也选择了自宫这条光荣之路。
由于小伙子那时候长相讨喜,外加有文化,所以他竟被破格选进了宫里,成为了一个不入流的杂役。
一般来讲,这种自阉入宫的人,除了踩了超级狗屎运,碰上一堆中意自己的伯乐外(比如魏忠贤),大部分都混的比较边缘。
因为他们没有太监们最看重的干爹干爷爷(后台),所以干一辈子也成为不了真正的宦官。
于思礼成了宦官。
因为于思礼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他有两个儿子,阉之前生的。
有儿子的事,于思礼决不会跟别人说,因为宫里变态多。
外加明末吏治拉垮,他有儿子这事居然都没人查。
于是他的儿子就成了他的软肋。
这个软肋后来被捏在了一个叫做天启的人的手里。
据王承恩讲,天启特别擅长使用密探和细作。
天启皇帝用这些暗处的鹰犬去控制住他的圈子后,他本人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忙活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所以说,天启皇帝很会看人。
他第一眼就看中了这个于思礼。
在天启爷看来,这个于思礼有文化还没后台。
更可贵的是,他还有着大部分人都没有的魄力。(自宫)
真的太适合当卧底了。
于是简单的调查一下之后,便握住了于思礼的软肋,逼着他成为了皇家鹰犬。
当然,于思礼的把柄现在也捏在了王承恩手里。
他有孩子的事,王承恩也知道了。
王承恩曾经就提议过,用这个把柄让于思礼成为信王的双面间谍。
宋思哲否决了王承恩的提议。
因为于思礼能因为儿子出卖皇帝,就也能因为儿子出卖自己。
王承恩则告诉宋思哲这点不用他担心,反正就藩后就把他弄死。
宋思哲考虑了一下后,还是让王承恩放弃了这个方案。
毕竟那是两个儿子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