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阳?
这个名字一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立刻在脑海中搜索这个人。
除了李善长、刘伯温和汤和这些中枢官员之外,其他的官员还在回忆这个如此熟悉的名字,互相打听着自己所猜想的是否正是那个人。
“是那个把凤阳县治理的非常好的柳阳?”这是吏部的官员,他们对于柳阳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至于为什么后来自己的上司同意对方辞官,这是他们所想不明白的。
“是那个创办了凤阳酒业的那个县令?”这是户部的官员,他们对于柳阳还是比较熟悉的,别的不说,每年的赋税不用等到年底就能足额足量的缴纳上来,这就已经够让他们省事很多了,所以对柳阳的印象还不错。
“哦,原来是制造了新型纺织机的柳阳啊!”这是工部的官员,他们的上司周石安对柳阳十分的推崇,说此人乃是在世鲁班。
虽然后来因为后宫某些娘娘的原因与柳阳闹得有些不愉快,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柳阳的印象。
“你们说的是那个徒手打死老虎,又把落石山的山匪给剿灭的县令柳阳吗?”这是兵部的人,简单来说,谁能带兵打仗,谁能勇冠三军他们就对谁印象好。
柳阳的威名他们早就知道,尤其这次东南沿海的叛乱骤起,若不是柳阳力挽狂澜孤身犯险,而且还献计巧用将帅府上的老兵,恐怕现在那里的叛匪已经是尾大不掉之势了。
“对,后来还把这些山匪进行了什么劳动改造,说是提升人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可以让这些山匪认识到自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是这社会一词我翻遍了历史典故也没有找到由来。对了,我们这里现在也在研究这个方法是否能广推天下。”这是刑部的人,他们对于柳阳发明的这个劳动改造倒是很好奇。
让犯人干体力活很正常,可是为什么会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呢?他们这些当了半辈子官的也没有感觉多有多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难道自己干的掌管大明律法的活计还不如去搬石头呢?
还有就是什么叫社会呢?这个是指哪些人?老百姓?达官贵人?还是指整个天下?
“是前县令,后来升任了滁州知府,火车你们应该都知道吧,就是在两条铁杠杠上跑的那东西,柳阳研制的,哼,都是些奇淫技巧的东西。”
这是礼部的人,因为当时他们的上司还以铁轨破坏风水为由弹劾了柳阳,不过反倒自己被治了罪,所以礼部对于柳阳没有太好的印象。
“莫非是写了《临江仙》和《桃花庵》的柳阳?此人当得大才,此等心境、此等文采,或可比肩五柳先生了。”
这是科道言官御史台的人,他们官品虽小可自诩最重气节与文采,携风闻奏事之权在朝堂上每怼人,不管你官职大小,凡是让我看着不爽的就会弹劾。
朱元璋看着奏章上柳阳的名字,听到周石安的举荐,脸色虽然依旧有些难看,但是已经没有刚才那般冰冷了。
“柳阳,这小子……咳咳,这个官能力还是不错的,办事也确实让人放心。”朱元璋想着有几个月没见的柳阳,一边说着脸上的愠色一边慢慢的褪了下去。
这景象让李善长,汤和一众官员看的心中对柳阳的重视程度又生生的提高了一个档次。
尤其是李善长,刚刚他听到皇上居然称呼柳阳为那个小子?这哪里是皇上对臣子的称呼,明明就是一个长辈对待自己后辈的态度。
莫不是那个流言……是真的?
朱元璋忽然好像想起来什么,看向吏部尚书,怒声说道:“崔集书,看看你干的好事!如此能臣良将说辞官你居然就同意了!”
崔集书从刚才听到柳阳名字就知道不好,自己估计要挨骂,所以便一直站的绷直,哪怕腰都已经算了都没有泄气,好像随时在准备迎接着攻击一样。
果然,这就来了。
他立马跪倒在地,大声说道:“臣知罪!身为吏部主官没有知人善用,人尽其才,乃是臣的过失,请皇上责罚!”
然后就趴在地上不说话了。
崔集书当官这么多年,而且官居吏部尚书如此重要的职位,当然知道自己在柳阳辞官这件事情上办的合规合距。
虽然有一些内情,但辞官是对方主动提出来的,自己只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所以并不怕皇上查。
但是,天子圣心不可揣测,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不只是一句话而已,皇上很多时候要的是臣子的态度而不是事实。
所以,当崔集书听到朱元璋旧事重提的时候立马就跪了,而且跪的无比诚恳,还主动自我请罚。
果然,朱元璋看到崔集书这个样子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对方这么多年办事还是算不错,没有出过什么纰漏,对于吏治这一块也算能做到公平。
不过心里还是很不爽,看着在地上撅着屁股趴着的崔集书,对方好像在说,‘来啊,你打我啊,可惜你找不到理由!’
朱元璋眼珠子一转,便忽然想到了前两天听到的一个事情,于是说道:“崔集书,你儿子前两天纳了一房侍妾,可有此事?”
崔集书一听这话,就知道皇上想干什么了,这是想找借口责罚自己一番,虽然因为柳阳的事情之前已经罚过了。
可现在再次提到了柳阳,听皇上这意思上次那口气还没有出爽,这次表明了还想再责罚一番,这是在找借口呢。
儿子纳妾的事情他当然知道,那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孙子呢,正妻不生,可那傻小子又不肯和离,只好纳一房妾来延续崔家的香火。
“回皇上,正有此事,臣的犬子确实纳了一房侍妾,以延续崔家香火。”崔集书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自己那正房的儿媳妇不生养又不是秘密。
“香火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居然不跟咱说,哪怕让御医去诊治一番也是好的。难道是咱这个当皇帝的如此不近人情吗?就罚你一年的俸禄吧。”朱元璋说道。
“臣,思虑不周,甘愿领罚!”崔集书立刻领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