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阳看来,古代很多事情都是朝廷的计划经济干预到了百姓的市场经济中,把很多事情本末倒置了,最后百姓没有享受到实惠不说,反而还被连累。
而当地的官员也苦不堪言,朝廷下发了任务,虽然口口声声的说以鼓励百姓为主,可后面政绩考核、评级都会把这事算进去,最后逼得没办法只能压力下传到百姓身上。
“朱掌柜,我跟你讲个故事。说有一个地方蛇患横行,伤人无数,但由于是毒蛇,百姓们也不敢去抓,当地的官员为此无比烦心,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由衙门下令百姓去抓蛇,但是百姓们抓到蛇之后可以去官府换钱。”
“这个办法果然很管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段时间后当地的毒蛇越来越少,伤人事件也越来越少了,那个官员也很佩服自己居然想出来这么妙的办法,只花了一点钱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但是,在又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官员发现当地的毒蛇又多了起来,而且比抓蛇之前还要多,又有好多人往官府里送抓到的蛇换钱,时间一长,官府也受不了了,便取消了拿蛇换钱的命令,当地又恢复了以前的模样,只不过蛇更多了。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柳阳讲完后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微微想了一下,便知道了里面的缘由,说道:“这故事里面的百姓在蛇被抓完之后便故意养蛇,然后去官府换钱,对吗?”
“是的,这让你想到了什么?”柳阳继续问道。
“养寇自重?”
“呃……咱现在讨论的是经济问题,跟其他的无关。”柳阳满脑袋汗,你一个商人怎么能想到养寇自重这个词的,不过看着对方有些迷茫的样子,便又说道。
“朝廷下令鼓励百姓养牛,但是到下面官员的时候就变成了一道命令,会去逼迫百姓们养牛,养好了奖多少不好说,但是养不好肯定会被罚,这样实际最后造成的效果就是没有人愿意再接这个活了。”
“现在朝廷关于耕牛的各种措施和律法都是保护牛不受伤害的,为的是现有的耕牛不能再减少了,以免危及百姓们耕种,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现在耕牛依旧不够,而那些达官贵人们依旧能吃到牛肉,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们。”
朱元璋看着柳阳,说道:“那应该怎么办?难道朝廷鼓励养牛,保护耕牛不得随意杀害还错了?”
“想法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有难度,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制定的规则应该说都是想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但是再好的制度,再完美的制度终究还是要让人来执行的,只要有人参与的环节就肯定会有个人的倾向在里面。”
“个人的倾向?”朱元璋对于这个词感到很新鲜。
“是的,比如官员赈灾,让下面的一个很公正廉明的小吏负责发放粮食,规定是每人一斗,但是当发到小吏亲朋好友的时候,你猜会怎么样?”
“会给多发一斗?”朱元璋有些疑惑的说道。
柳阳摇头说道。
“不,这个公正廉明的小吏会让这一斗冒着尖,而其他百姓的一斗则是平平的,说起来都是一斗,可得到的却不一样,所以说,这就是人性,没有办法通过命令来左右的,就好像咱们当今的皇上,治理贪污的手段很严酷,可天下这么多的官,该贪的不是还在贪吗!”
“哼!照你这么说杀那些贪官也有错了?这些贪官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为害一方,甚至有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但自己当了贪官,还放纵家人手下敛财,如此的恶行、恶官纵然是杀百遍千遍也难解心中恶气,就该剥皮充草,枭首示众!”
朱元璋挥舞着手臂,神情激动的说道。
柳阳见对方这么激动,连忙吧对方挥舞的手臂给按了下来,然后说道:“你别那么激动啊,搞得你跟皇上似的,贪污的事情等会再说,咱现在不是说……”
柳阳等着眼睛眨巴了几下,刚才的话题跑的有点远,猛地一想还真想不起最开始在讨论什么事情了。
“养牛的事!”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
“啊,对,养牛的事……不对!是说闹灾的事,也不对,还得从牛开始说。”柳阳此时脑袋也有点混乱。
“咱们捋一捋,天灾来临之时不可避免,只能提高百姓们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刚才咱们也说了,一个人耕六亩地已经算是极限了,想要再多耕,就得用畜力,也就是牛,可现在牛又短缺,朝廷那套提升耕牛数量法子又不管用。”
“我的意思就是,堵不如疏,放开牛肉禁令和买卖,牛肉可以随意买卖,可以随意吃,当养牛能挣钱的时候,老百姓们才会去逐利而为,最后养牛的多了,自然耕牛也就多了,就好像刚才那个故事中的蛇一样,虽然蛇的危害很大,可只要能产生利益,人们就会去故意养蛇,然后跟官府换钱。”
朱元璋显然很不同意这种说法,眉毛一挑说道:“照你这么说,把耕田的牛变成一门生意就能有更多的牛?咱听着咋那么邪乎呢,要万一是人们养牛只为了吃肉而不是种地呢?”
柳阳听到这话哈哈的大笑了起来,说道:“朱掌柜,老百姓没你说的那么奢侈,就是吃完饭,碗里剩的菜汤也会倒点水喝下去,又怎么可能养一头牛只为了吃肉呢?”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你说的这种情况太想当然了,如果牛肉的买卖一旦真的放开了,想再堵上可就难了,现在朝廷的条例虽然并不能让人抢着养牛,可也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柳阳无声的笑了笑,这种想法也没错,可太过于保守了,保守的办法不一定无效,可在短时间内肯定是不见效的。
朱元璋看着对方一副笑脸的模样,知道对方并不认同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但他也没有说什么,而是说了句:“老子的道德经中早就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这火候很重要,火势微弱不见效,火势太大又容易把食材烧毁,这个道理你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