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宋青秀的姨娘,韩氏的思绪就飘的有些远。
因为,虽然宋青秀比她的儿子宋青平还要年长一岁多,但她的姨娘唐氏却是在她之后才进的宋府。
也就是说,唐氏在未进宋府正式成为姨娘前就生下了宋青秀。
但对外,都说是老爷在任上抬的姨娘,才带回府而已。
她入府后一直深得老爷喜爱,尽管不争不抢,但一个月里,老爷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歇在她屋里。
不过,她却没再给老爷生下一儿半女。
尽管如此,她的宠爱依旧未减。
唐氏平日里并不喜欢与人交际,几乎都躲在自己的小院里。可偏偏她的女儿是个不歇停的,爬树翻墙、逗猫遛狗,整日皮的跟猴一样。
不止如此,自小宋青秀就比旁的孩子心肠硬、狠,弄死小动物什么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又时常惹是生非,兄弟姐妹们都很怕她。
当然,她的结果就是被告状、被处罚,惹宋敏成无限次的生气。
但是,老爷依旧宠爱她的姨娘,并没有因为她而对唐氏生出任何不满之心。
直到宋青秀失足落水醒来后,整日胡言乱语,成疯癫之态。
唐氏很担心女儿,又因邹氏对其多年的不满,便主动提出要带女儿去城外的尼姑庵住一段时间。
府里最受宠的姨娘要出府,不管是邹氏这个正房还是她自己,都十分喜闻乐见。
为此,她在唐氏临行前一晚上还特意命人备了些酒菜悄悄庆祝。
就因为这顿酒菜,韩氏才发现了唐氏去见邹氏的事。
等唐氏见完邹氏后,唐氏突然就病了。
然后,她们母女俩没去成尼姑庵,唐氏也就去了。
宋青秀听到这儿,打断了韩氏,问道:“既然如此,你如何又确定是邹氏害死我姨娘的?”
只是见面,韩氏也没一路跟踪并亲耳听到她们的谈话内容。
宋青秀怀疑的很合理。
韩氏却不急,有条不紊的回道:“如果只是如此,我还跟二小姐谈什么?二小姐也不会听我说不是?”
听这口气,是有十足的证据了。
宋青秀抬了抬手,示意她继续。
韩氏又接着道。
唐氏要带女儿去尼姑庵的事很少人知晓,突然生病去不成了,她们这些知晓的人自然也就急了。
她不走,老爷的心就还在她那儿。
于是,韩姨娘花了银子买通了唐氏院里的一个丫鬟,注意着唐氏的一举一动。
万一唐氏是装的呢?
谁知,她这一举动竟是发现邹氏有一天半夜让人给唐氏送了东西,然后转达了几句话。
至于说的什么,那丫鬟没听到。只是远远的从窗户望进去,恰好借着光看见送东西的人说了几句话。
第二天,唐氏就没了。
而那个丫鬟捡到了一个瓶子,极有可能就是邹氏让人送去的东西。
这瓶子现在就在宋府她住的小院卧室里的一块地砖下,放的位置很隐蔽,应该没有被人发现。
“二小姐,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了。”
韩姨娘这次是一点没隐瞒,把知道的都说了。
宋青秀却是陷入了沉思,唐氏都提出离开了,邹氏还要她的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