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这个知青有点上进心,但是不多 > 第22章 杨家来信

第22章 杨家来信(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抄家流放,我搬空皇帝老巢去逃荒 风拾旧念 异界:我制造了百万傀儡兵 星际小夫妻日常 穿成七零年代团宠后,我戏精了 天灾末世之一家老小要摆烂 山河故宋 反派:开局男主向我表白 乱世争霸:开局召唤杀神白起

这时听到院外有人喊杨知青,田叶茂听出来是段永标的声音,就问清微是不是段永标找她有事。

清微才想起来之前跟段永标说过想买小鸡仔。于是就出了院子。

段永标看清微出来了,笑着说到,“杨知青,我家小鸡仔孵出来了,我给你送来。”说着把提篮拿给清微看。

清微一看,提篮里面挤着十五六只小鸡仔,叽叽喳喳的叫着。

“永标哥,谢谢你啊,刚好想养几只小鸡仔呢。”说完拿给段永标一块五毛钱。

段永标摆摆手,“用不了这么多,给一块行了。”说完从清微手上拿了一块钱。

虽然今天在黑市买的小鸡仔是八分钱一只,但是那里是黑市,在村里一般一块钱是可以买十五六只小鸡仔。所以清微没继续给了。

把提篮交给清微,段永标说道,“那杨知青我回去了,有什么事还是来找我就行。”

清微就笑,“那当然,有事肯定找你帮忙啦。”

听到清微回答,段永标跟清微道了再见就走了。

清微把小提篮里的小鸡仔分十个送进空间,留着六个准备在知青院养。

之前知青院也养了鸡,不过春耕时太辛苦,都进了肚子。现在知青院一只鸡没有。

看到清微抬了小鸡仔进来,吃完饭的都过来看。

李援说道,“清微你买了小鸡仔了,我还说明天去村里问问哪里孵小鸡呢。”

听她这么说,清微就道,“不用去问了,之前我问段大婶了,她说她家小鸡快孵出来了,那里应该可以分我们几只,再加上这几只,够了,不然养多了好像不行。”

田叶茂说道,“也对,就算我们知青院有十四个人,最多应该只能养8只鸡,这样好了,我们把钱补给杨知青。”说完准备去拿钱。

清微阻止他,“不用了,这小鸡仔我买就行了,就是我最近对中医感兴趣,想看一下书,可能没时间喂它们,你们喂,我就等着鸡下蛋吃蛋。”

听清微这么说,几人也不再矫情,反正也就几毛钱的事。(虽然几毛钱相对他们而言也很多。)

几个男知青把南楼一楼柴房整理了一下,分了一点位置做了鸡圈,又给小鸡仔做了草窝,把小鸡仔放进草窝里面,清微把小提篮交给田叶茂,请他还给段永标。

李琼芬也吃好饭,带清微去拿包裹。

把东西带到二楼,清微拆开包裹,里面是一床棉被和一套衣服,清微打开棉被,发现里面还夹着一封信。

信是二姐杨清月写的,表示已经收到她的挂号信。

信里说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天,但是对于她私自报名下乡的事,钱女士还是很生气(这是钱女士三令五申好让写的)。

因为她私自报名下乡,又挑了短时间内就走的地方,所以走之前没来得及做好的棉被这次就寄过来。

如果能收到这个包裹,让清微记得回一次信,这样家里人就知道这边能收到东西收到信,下次会多寄东西过来。

因为不确定能不能收到,这次信封里就只寄了十块钱,如果能收到,喊清微不要省着,多跟村里人换点鸡蛋补充营养。

另外家里会想办法争取回城名额,平时有时间尽量多看书,因为回城名额或许要考试。

实在不行钱女士表示可以提前内退,让清微替她的班。

不过无论回城名额还是替钱女士的班,都必须是在下乡一年后再办,让她不要着急。

家里一切都好,就是担心她在农村吃不好喝不好。

另外大嫂怀孕了,所以家里以后要开始攒肉票布票这些,可能这些票以后不能给她寄了。

如果清微能收到包裹,以后家里每月会给清微寄三十块钱,让她都花完,不用省着。

看完信,清微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杨家对小姑娘的疼爱了,也算是放在心尖尖上宠着的了。有点羡慕小姑娘,虽然现在自己变成了她。

也不知道小姑娘是怎么想得,为了那么一个男人,那么几句花言巧语,就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清微觉得还是不要让他们汇钱过来了,毕竟杨家其实也算不上太宽裕,而且这次下乡他们也换了好些票预支了工资。

再说现在清微已经有挣钱的途径,还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那种,就不要再去扣杨家的钱了。

想到这里,清微立马让大哈二哈把空间里另外四亩地收拾出来,然后全部种上大米,反正已经决定把灵药挖起来了,而且大米在灵泉水的帮助下,七天左右就成熟,完全可以种一茬。

命令完大哈二哈,清微开始回信。

首先写来到这里,已经慢慢适应了这边的环境。

滇省的天气四季如春,特别是彩云县,即使是夏天也没有很热。

这个确实,彩云县夏天不闷热,只要在有遮荫的地方,大树底下或者房子里就会很凉快。但是如果直接在太阳底下的话,还是会热得汗流浃背,当然这个清微不会和杨家说,说彩云县四季如春清微自认没有骗人。

彩云县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山上都是吃的,之前寄回去的菌子是自己在山上采的。

村里给知青分的院子很大有三栋楼,听说之前是地主家盖的房子,每个人住的地方都很宽敞,而自己直接住了一层楼。

当然,自己单独住一层楼并不是被排挤不合群,而是自己不想跟人合住,让家里人不要担心。

农作物也生长得很好,知青院自留地里的菜吃都吃不完,所以才会让知青们做成菜干寄回家。

知青院里人都很好相处,老知青像大哥大姐一样带着新知青熟悉环境,适应生活。

村里的农活一点都不苦,现在自己每天能挣六个工分,听说年底还能分钱。

知青院还养了六只鸡,每天都能吃到鸡蛋

不用给自己寄钱,这里有吃有喝生活比京市还好,不用太担心自己。

另外最近是滇省野生菌菌期,除了上工,自己都会去上山采菌,等菌采得多一点,又把菌和知青院吃不完的菜干寄回京市。

唠唠叨叨写了三页纸,清微决定哪天请个假去寄信。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出宫失败,陛下为她遣散后宫了 团宠四岁半,但仙家掌门 谁教他这么修仙的? 娶个老阿姨做媳妇,我乐疯了! 穿梭两界,我的身后是钢铁洪流 等我有空把你们全杀了 小新的搞怪校园时光 在北宋靠摆摊 星际:序列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