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天,夏到处找赵琳儿,当他打电话问朋友时,才发现在山城根本没有什么朋友,与赵琳儿共同的朋友更是没有。她去和赵琳儿一起去过的地方找,也发现根本没有和赵琳儿去过什么地方,更没有那些书上、电视剧里的心有灵犀或者留下的暗示。
他非常沮丧,这时才明白,自己没有用心去爱,也不配去爱。也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爱。他一遍一遍地打赵琳儿的手机,打的自己的手机没电了,就充上电继续打。这样过了一天一夜后,那天深夜,赵琳儿反倒给他打来了电话。问他在哪里?出差回来了吗?说她过一两天回来,叫他不要担心,回来就去找他。
挂断电话后,夏躺在床上沉沉睡去,直到第二天下午二点过醒来。他听见厨房里有人走动的声音,正要起床查看时,赵琳儿走了进来。见他已经坐起来,急忙说道:
“你再躺一会儿,我在给你做鲍鱼汤,一会儿好了叫你。”说完她就出去了。
夏看着走出去的赵琳儿的背影,心里不由涌上甜蜜的幸福感来。
那天,赵琳儿很平静,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关心夏。她给他煲汤,给他做饭,然后把夏的整个宿舍打扫了一遍。她也解释有他宿舍钥匙的事情。原来每个单身员工的宿舍公司人事部都留有钥匙,一是说不定哪天员工就换房舍了,二是单身员工大都有掉钥匙或者马大哈忘了带钥匙的情况,那时也好去人事部拿钥匙解决问题。
她回来后给夏打电话,打不通,问了营销部的同事,说大概在宿舍吧,都没有看见他出去,她就去人事部拿了钥匙自己开门来了。
那天,他们一起在夏的宿舍里吃了晚饭,因为已经过了中午很久了,他们就算吃晚饭吧。赵琳儿讲了她的童年,讲了她长大后参加工作,也讲了这几天去了哪里。她讲了很多,夏就那样默默的听着。赵琳儿也喊他讲自己的童年,大学的生活和最近出差的见闻。两人这次发现,他们的人生轨迹确实有很大的不同,理想和追求也不一样。就这样,夏还是感受到了赵琳儿的爱。
赵琳儿走后,夏没有再出门,他把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做为日记的形式记了下来。
后来,赵琳儿再也没有来营销部上班。倒是经常给夏打电话,嘘寒问暖的。春节前夕,赵琳儿打电话邀请夏再去" Y火锅",她说有人请客。夏愉快的答应了。
到了" Y火锅"后,看见还是那么多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拿号。他们进到大厅,赵晓丽过来了,今天她没有穿工资装,外穿一件中长黑色的羽绒服加笔挺的西裤,既漂亮又干练。她带着赵琳儿和夏来到上次那个雅间,对他们说道:
“你们俩先坐一会儿,我安排服务员马上上菜,我去一会儿就来陪你们一起吃饭。”
等服务员上菜和赵晓丽的时间里,赵琳儿告诉他说:
“姐姐比我大三岁,今年29了,家里人说她从小就很叛逆很有想法。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去读书,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这么一个火锅店,目前是山城最大最好也最火的火锅店。爸妈想了许多办法迫使她不要开火锅店,让她去读大学,她怎么也不去。她还对爸妈说这个社会普通大学生没用,凭她的高中文化就可以闯出一片天了,如果去大学了浪费三四年时间,太不值了。后来爸妈和外公看见她的火锅店这么火爆,也就拿她没办法了,任由她发展。”
正说着,赵晓丽就回来了。坐下后就招呼他们俩开吃。一顿火锅吃的酣畅淋漓,大家也没聊别的,就聊火锅和目前的改革浪潮。他们三人,唯有赵晓丽对目前的经济有独到认识,也对政府有许多辩证的认识。当晚,夏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多么的自以为是,多么的像极了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