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事了,但是这一段时间也是人们最担心的,这知道鞑靼人会什么时候来。
这段时间安子珝回来过一次,但只是吃了一顿饭就匆匆走了。
魏林夕已经有十多天没有见过他了,发现他比之前瘦了一点了,但身上的肌肉却越来越明显了。
她只来及匆忙之间给他准备一些吃的用的,两个人连都没多说几句,安子珝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后来偶尔有消息传来,说鞑靼人抢了那家的运粮队,抢掠了哪个镇子······
但这时候也是军队最谨慎的时候,除了哪个运粮队被抢得一干二净,其他的几次都提前收到了斥候的消息,出兵抵抗。
双方互有伤亡,但基本没有平民伤亡,鞑靼人没抢到粮食,还死了人,只能悻悻地离开。
鞑靼人也知道,这时候粮食充足,但却不是个抢粮食的好时候。
最好
的时候就是像去年那种,出其不意,攻破一个县城,将县城的粮食女人都带走。
去年那一仗出现了点意外,女人奴隶没能带回去,但粮食却带了回去。
想通这一点的鞑靼人彻底安静了下来,平时只派几个小马队出去骚扰边境村庄,但大队人马再也没有动过。
北地的士兵们没有放松警惕,他们害怕鞑靼突然反扑。
但安稳久了,却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松了一口气。
魏林夕的月饼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家里的烤窑已经增加到了三个,除了最开始的那个另外两个都是放大版的。
魏林夕就带着钱氏她们,每天烤三次,那就是九窑,能出一百多块月饼。
馅料就是传统五仁还有豆沙,山楂三种馅料,这是魏林夕对比食材之后选定的,算是馅料食材里相对便宜一点的。
其中山楂的最便宜,因为都是后山采下来的野
山楂,魏林夕花了很少的钱就能买一筐,虽然小又酸,但做馅料没影响。
但就算如此,一整个月饼的价钱也不便宜。
在去镇上的点心铺子买了几款尝鲜问价之后,魏林夕和三老爷就给月饼定好了价格。
若是全都从市面上买材料,那每块月饼将将能赚到一文钱,但在魏林夕这儿,糖的本钱就节省了很多,所以一块月饼里能赚一文半。
就是松树村的甜菜都快让她收完了,让村民收获了一次意外之财。
至于销售,那就是三老爷的事了,由他带着村里的几个小伙子出门,去周围的村镇叫卖。
每人每天五文钱,若是卖得超过了十五块,每多两块多给一文钱。
不要小看这几文钱,这些人一年到头可能都没有个赚钱的机会,干两天就等于赚一斤粮食,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能多一斤粮食填饱肚子。
知道这个消息
的时候他们机会是抢着干的。
但要用的人数毕竟有限,最后还是挑了几个身体素质过硬的年轻人,毕竟这工作要挑着担子走很多路。
其他人虽然失落,但并没有多纠缠,只是热情地招呼,下次再有这种事别忘了他们。
魏林夕看着那些脸上掩饰不住失落,但却没多说什么的人走出安家大门,心里盘算着另外的主意。
第二天,她就找了老村长,让他帮忙再挑几个人,需要一个男人去别的村里收甜菜,还需要三个女人去家里帮忙。
安家的人虽然多,但这些家事上毕竟不如这些农户出身的女人能干。
她做月饼可不只是做月饼就行了,还要磨豆子,挑山楂熬山楂泥,切甜菜熬糖,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才能做月饼。
就连用的柴火,二老爷一个人砍得都不够,每次都要叫上安子康和安子明一起去砍柴捡柴。
只靠
安家几个女人,忙得手忙脚乱也顾不过来,而且魏林夕预料,每天卖的月饼会只多不少,她们会越来越忙。
这三个女人也只让她们干基本的活,真正动手的还是魏林夕她们。
第一次出去,三老爷他们只带了一百块试水,结果下去他就驾着车回来了,因为完全不够卖。
这次去了是周围了几个村子,大的有三四十户人家,少的也有十几户,结果才走了四个村子都卖完了。
其中多是花几文钱买一个给全家尝尝鲜的,但架不住基数大,这样一个两个的,居然给卖光了。
“快让我喝点水,都快渴死我了,子珝媳妇啊,明天要多带点了,刚刚粮食丰收,很多都舍得几文钱买一个尝尝。”
“我看咱们把周围这些村子走遍了,再往镇上去,镇上走完了再去黑水城,去更远的村子。”
三老爷咕咚咕咚喝了一杯水,笑眯眯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