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念有送礼物意识开始,就把何姜的生日蛋糕包了。
到今年已经不知道是给何姜买过的第几个蛋糕。
还记得小时候,小刘念抱着自己的粉色小猪储蓄罐,自己一个人跌跌撞撞的跑到蛋糕店,选了当时最好看的蛋糕,然后站在玻璃外,看着里面的做蛋糕师傅做。忘记时间,也忘记告诉家里人自己出来。
回家的路上,走得很慢。抱着蛋糕盒子,不能它有一点倾斜。回到家的时候,陈静和刘竟明就差给刘念一顿做一顿“竹板炒肉”了,还是怀里的蛋糕救了她。
想到小时候的自己,刘念忍俊不禁。
这次的蛋糕还是一如既往的8寸,不过是心形形状,从内而外一片一片,深粉到白色的过渡。
殷雨逢提着蛋糕,走在刘念外侧,神游:“念念,你说我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啊?”
这个问题倒是有点难。
刘念不知道怎么回答,毕竟好似没人知道殷雨逢真正的出生日期,更不要说阴历阳历了。
刘念斟酌半天词语,最后选择老实回答:“嗯--你的生日我确实是不知道,我见到你的第一面,你就是好几个月了,就算往回推算,应该也算不清具体日期。”
殷雨逢倒是不在意,只是随口一问。
又言:“那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啊?以后你的生日就是我的生日了。”
“我的生日是中元节,七月十五。但是这天也叫鬼节,都说这天生日不好,可我一直是在这天过生日,而且我们这不讲究这个。”
殷雨逢扬眉,另一只手握住刘念的手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坦言道:“我才不管好不好,好也陪你一起,不好也陪你一起。”
本来还觉得没什么,被殷雨逢这样一说,倒是有点脸红。
“你怎么脸红了?是不是冻得,外面这么冷,也不多穿一点。”何姜和付斯祈早就站在门口等着。
何姜听着呼啸的冬风,越发觉得刘念穿的衣服少。
“美丽冻人嘛。”刘念站在台阶下,仰视着何姜,“你怎么不进去?外面多冷。”
一路走过来的刘念深有感触。
“你刚才不是说你快到了嘛,想着出来迎接你一下。”何姜抛弃付斯祈,拉刘念的手。
“拉倒,认识二十多年了,还用你接我。”刘念回握何姜,把手拽到两个人眼前,“看看,通红。”
“你不是也一样,快进去。现在咱俩站在这说话才真的是‘风凉话’。”
这次的吃饭地点就是普通的小餐馆,基本每年何姜过生日都来这,每次都恰好赶上相同的位置。
走进包间,四周都贴着竹子图案的壁纸,乌木色的衣架摆在一角。窗台上还摆着两盆绿萝,郁郁葱葱地垂到地上。屋子里早就开好了空调,暖烘烘的。
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菜,就留中间一个放蛋糕的位置。
正好殷雨逢把蛋糕放在中间。
刘念挨着何姜坐,殷雨逢和付斯祈坐在两边。
把衣服挂在椅背上,刘念开始和何姜唠家常。
“今天早上吃鸡蛋和面条了吗?”
面条是长寿面,把鸡蛋放在桌子上滚一圈再吃代表圆圆满满。
“当然吃了,我妈亲手擀的面条呢。”何姜嘚瑟。
“好想吃阿姨做的手擀面。”刘念边说,边接蛋糕盒子上的蝴蝶结。
“这还不简单,明天来就给你做。”何姜也起来给她帮忙。
付斯祈把生日帽扣好,给何姜带上。
“这个生日蛋糕真可爱。”何姜由衷赞叹。
刘念想翻个白眼反驳:哪年的不好看。可是又不能跟大寿星一般见识,只能说:“我拉上窗帘,殷雨逢点蜡烛啊。不然一会菜凉了。”
殷雨逢照做,数字蜡烛上的火苗刚燃起来。
刘念就拉上窗帘,餐馆的窗帘遮阳性倒也好,一下子屋里就黑暗起来。
何姜闭上眼睛,双手握成一个拳头,抵在鼻子下许愿。
刘念轻声哼唱生日歌,出门前忘了教殷雨逢,他不会。
何姜在许愿,刘念却睁着眼呢。只见付斯祈变戏法般的拿出一捧玫瑰,摆在何姜面前,上面还摆着一个黑色的礼盒,小小的。
“许好愿啦,呼--”何姜睁开眼吹蜡烛,蜡烛还没吹灭,就被娇艳欲滴的玫瑰花震惊住。
“你什么时候买的啊,不是一直跟我在一起吗?”何姜眼底盈盈,感动得说不出话。
付斯祈一幅谦谦君子的模样,温声道:“只要想送,自然有办法。你不让我给你准备生日礼物,但是没有人不喜欢仪式感。当然我也听了你一半的话,没有准备很长时间。”
“快吹蜡烛吧。”付斯祈补充。
蜡烛烧了很久,数字七都快变成数字一了。
何姜吹气,拔下蜡烛放在一边,开始切蛋糕。
生日蛋糕都得是寿星切的,然后分给大家。
何姜切下第一块蛋糕,插好叉子,先递给刘念。证明自己并没有重色轻友。
刘念却一推手,“先给付斯祈吧。”
并不打算和付斯祈争宠,毕竟付斯祈才是陪伴何姜一辈子的人。
八寸的蛋糕并没有多大,四个人也能吃完。而且几个人都不爱吃奶油,蛋糕胚子就相当于餐前点心了。
正经吃饭的时候。
“你俩商量好什么时候举行典礼了吗?”刘念思量着两人婚也订了,家长也见了,嫁妆彩礼都准备好了,连婚纱都选好,应该也快结婚了吧。
何姜正在吃一颗油菜,含糊道:“应该就是春天的时候了。但是具体的月份哪天都没定,你也了解我妈,她是需要算日子的。”
“那也确实需要选个好日子把你嫁出去。”
如果是以前刘念可以说自己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确实有好多现象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
而且何姜和付斯祈办婚礼是个大事,选个好日子,心里也踏实。
何姜虽然嘴上不以为然,但是心里还是顺从妈妈的“好日子言论”,她希望以后都好好的。
刘念和殷雨逢可不愿意当电灯泡,两个人吃完饭就找借口离开。
两两约会,各安排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