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念和殷雨逢两人唯一的通讯设备响了,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没有第四个人知道这个电话号码。
虽然用殷雨逢的手机加上了何姜的微信,但是何姜总是觉得殷雨逢的手机就是殷雨逢的,只有打电话才是真的刘念。
何姜:“这两天都去哪玩了?”
刘念:“布达拉宫,宗角禄康公园,南山公园,八廓街还有好多。”
何姜:“行程挺满的嘛,有没有去五十元后的背景图打卡?”
“哎呀,你不说我都忘了,一会就去。”刘念语气懊悔。
“准备好什么时候回来了嘛?”何姜问了这次电话的目的。
“不知道,玩够了就回去呗。”
得,白问。
“那你好好玩,我先忙了。”
刘念都听见电话里传来陈沉的声音,在喊何姜处理事情。
这场旅行是说走就走的,有充足的时间,那么计划是被允许不完善的。可能上午还在计划,下午就已经在去某个景点的路上了。
再次来到布达拉宫前,爬上药王山。
刘念拿出五十元和现在的风景合影,接着是殷雨逢。又把五十对折,照片的一半是钱,一半是布达拉宫实景。
两个人站在一样的位置,一样的姿势,照了许多照片。
拍完照片,直接给何姜发过去。
殷雨逢:【喏,你要的照片】
殷雨逢:【照片×2】
听说这有个邮局,可以写信给明年的自己。那么那封信,带着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两个自己对话。
天上西藏主题邮局。
殷雨逢和刘念都拿着信纸。
殷雨逢看着刘念奋笔疾书,好像考试时答文科卷子,笔耕不辍。自己则呆呆地坐在那,拿着笔不知道写什么好。
现在自己已经认识好多字了,日常生活能用到的字基本上都能认识,不认识的也能大概猜出来,但写信还是有困难。
殷雨逢一边用手机查字,一边写,又慢又认真,可是字还是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他不懂写信的格式,直接开头。
[你是明年的殷雨逢,希望你现在还在念念身边,一直陪着她,永远陪着她。还有希望念念平安健康,永远开心。再也不要相亲。]
殷雨逢写完了,刘念还在写,虽然坐在她旁边,但是他只是盯着刘念,不看她写的内容。
刘念有很多话想对自己说。
[亲爱的自己:
你好啊!
我是一年前的你。写信的我是因为不想相亲和父母大吵一架,又不被父母理解,逃离兴城,才来的这座神圣的城市的。
你现在还在相亲吗?都二十七岁了,如果实在没遇到对的人,就自己过一辈子得了,可不能委屈自己。不然我就白来这里了。
这段时间,殷雨逢一直陪着我,总感觉在心里他已经不再是一直小狗了。他现在还在你身边吗?他现在学会了多少知识了?能不能支撑他独立生活了?你可得记着:殷雨逢只有你,你可一定要管他啊。
还有,你身体不好,一定得注意身体了。以前我总嫌别人唠叨,但现在是你自己在嘱咐你。作息规律一点行不行啊。我刚刚复盘一下,似乎有了汤汤之后,作息就稍微正常一点了,现在怎样了?
还有啊,姜姜现在还和付斯祈在一起吗?他俩结婚了吗?结婚的时候你哭了吗?如果没在一起了,一定要劝姜姜放下。“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但还是希望有好结果。
………………
………………
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哦。
永远爱自己的刘念]
把信装进信封里,邮递给明年的自己。
来拉萨不能错过的美食还有酥油茶。
刘念昨天在网上看了好多推荐,找到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小馆。
点开两份西红柿阿杂热和酥油茶。
西红柿阿杂热是装在绿盘子里的,绿盘子白米饭红色西红柿汤汁,看起来就有食欲。
酥油茶是咸咸的,甜甜的,茶香很浓,奶味也很弄。有一股独特的回味。刘念喝不惯,喝了两口就放下茶杯。
专心吃饭。
扎基寺,它是色拉寺的属寺,是西藏历史最悠久的财神寺,为吉祥天母本尊——扎基拉姆佛殿,藏人都说扎基寺供奉的扎基拉姆护法特别灵验,因此这里的香火十分鼎盛。到了拉萨,我们也入乡随俗,去拜一下这位财神,保佑未来财源广进。
画面一转,两个人来到扎基寺。
到了拉萨,入乡随俗,去拜一下这位财神,保佑未来财源广进。
清晨,扎基寺的桑炉会准时升起大团白色桑烟,信徒们手捧高香虔诚参拜,院子里烟雾缭绕。
刘念喜欢这股香味。
带着酒来,像其它信徒一样参拜。
扎基寺的财神爷,在藏语里称为扎基拉姆,据说她是拉萨的护法神。
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这里进供的贡品是酒,据说是因为扎基拉姆神好酒,人们才会带着酒和酥油壶来参拜。
出了扎基寺正好有报团去羊湖的。本来羊湖就在计划之内,刘念和殷雨逢提前了羊湖计划。
羊湖的湛蓝似乎可以洗涤心灵,远看中间是黄色的岛屿,遥望时可以隐隐约约看见远处的雪山,淡淡的雾气笼罩着雪山。
不同于海边的海天一色,这里的湖与天空并不是一种蓝色。一朵朵的白云挂在蔚蓝的天空中,悠悠飘动。
在四周漫步,看到一座用红泥砌成的寺庙。在蓝黄白三种颜色中,寺庙的那抹红为景色填了重重一笔。可它又孤孤单单,只有一个守门人。
时间确实在流逝着,这里却看不到时光流逝的痕迹。
旅行团很负责任,晚上把两人送到民宿门口。
这趟旅行结束了,领略了北方西部的风光。布达拉宫的雄伟庄严,大昭寺的圣徒转经,纳木错的圣洁,羊湖的治愈……
刘念七零八碎的心情在这里一点一点缝合好,踏上了回家的行程。
焕然一新的不只是心情,还有潜意识里对殷雨逢的信任和在乎。
明明知道有一种事不能发生,但还是在心里潜滋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