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朱由检眼角流出一行清泪,抱着谈迁接着道:“大明你想要的官位,由你挑?”
谈迁微微推开朱由检,看向骆养性与卢象升二人沉声道:“二百年前手握重兵仍旧让南宫复辟的于谦于少保有过一句话,草民记得很深。”
“红衣官袍,是百姓血染,身穿蓝袍,图个干净。”
“草民谈迁自知无法与于大人相比,也甘愿做其门下走狗,穿个八品、九品的绿袍便可,俸禄能有三餐温饱再要上一壶喝不完的酒,有这便可。”
朱由检环视众人后,放声大笑道:“呵呵,谈迁,你爱的不是朱家,是大明天下的百姓,不过朕允了。”
“好,将一片废墟,建成军武堂一事,你做得超乎朕的想象,你再说说刚刚写下的开源、节流、钱、粮,这朝廷四大务。”
谈迁又缓步走回屏风前,用毛笔在地图上画下几个圈。
谈迁对着朱由检拱手,看向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苟月明,缓缓道:“陛下,容臣说完接下来说得话,开源、节流、钱、粮这四大务,草民的三弟比我更有发言权。”
“这几个圈,陛下看出何来?”
朱由检那能会不知这几处是何意?天启年间到如今的发生农民暴乱之地。
捂着心口的朱由检,缓缓道出,“爆发几地百姓叛乱,以陕北、中原地区、湖广、西南地区为主,各地叛匪以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为代表,农民乱匪已经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这就是我让卢象升前去以乱匪练军,练出能抵挡建奴女真与蒙古各部的大明铁骑,这便是卢象升即将就任天雄军主帅的原因。”
谈迁用毛笔将几个圈圈连成线,拱手道:“陛下有准备便好,将来的军武堂会源源不断的给各地大军军队输送人才,连成线后又发现何问题?”
崇祯帝朱由检摇了摇头,真不知谈迁要表达何意?
谈迁继续自顾自的说道:“白莲教白莲教从宋元到现如今,经历了三大阶段的变化,元末以前为早期信奉净土阿弥陀,结莲社做佛事以求往生净土,反叛性不强,能被统治者容纳;元明之际为中期,引入了弥勒信仰,弥勒是未来佛,弥勒下凡意味着明王出世,要变天,很容易成为民变的旗帜,成为反叛的宗教,元后期的统治者开始镇压它,太祖爷借助明教打下天下后,深知民间宗教对统治者危害,一纸令便禁了白莲教与明教等大小宗教;大明中期时嘉靖时期,民间宗教被有心之人利用,加上民生凋敝白莲教扩张极快反叛性强,受到了朝廷高度镇压,但是白莲教也延伸出众多门派,突出了“三期末劫”之说,有了无生老母这一自己的最高神,反叛性和凝聚力都大大加强了,这便是草民想说危害,这种教义对凄苦百姓的蛊惑性太强了。”
“草民把白莲教铺垫这么多,其实想要说的是接下来的话,由江南生组成的三一教,三一教是由知识分子社团演变而成的准民间宗教,显示了士子与民间文化的整合的趋势,属于雅俗两大文化系统的交叉互渗,创始人是万历年间的福建儒家学者林兆恩,壮年时期结交了王阳明学派的传人罗汝先、何心隐等,深受三教合流思潮的影响,开始收徒讲学,探究三教精义,同时广泛施行救助、慈善活动,四十岁建“东山宗孔堂”,讲论古礼,后立“三纲五常堂”,讲授三教,人称三教先生,形成学术社团,他也只以声卓著的学者广受士林推重,晚年渐渐以教主自居,把学堂变成了教堂,后来在他七十岁的时候三一教正式形成,教徒称他为三一教主,在各地如春笋般在各州府建立起三一教堂。”
“陛下,江南士子可是天下舆论的风向标,东林党人的控制下已经能左右朝局,人心是最容易诱导的,这是陛下留下魏忠贤一大原因吧!”
“草民谈迁总感觉有股力量在操控着大明各地叛乱,通过官商在各地贫瘠之地煽动百姓揭竿而起,而这幕后之人极有可能与皇太极的势力勾结串联。”
“陛下,这些才是草民想与陛下说的,控制白莲教掌控天下舆论导向太重要了,与京营兵权同样重要。”
朱由检听谈迁这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听得后背直冒冷汗,皇兄交给自己的大明真是危机四伏,对着骆养性沉声道:“养性,三一教给朕好好查查,是否与东林党人有关系,还有再查查各地叛乱之地是否有人推波助澜,是否有商人助建奴女真?”
骆养性冰冷的点了点头,今天太多震撼消息了,有点难于消化,先是陛下带着皇后亲临东厂锦衣卫收服人心,接着视察神机营,再至英国公府夺兵权,接着来到这归心酒楼大堂听谈迁气势恢宏的一曲《定军山》,谋定军武堂,分析大明内局困顿,总之牵扯太多,自己的大脑真是团浆糊。
还有就是眼前的谈迁还是人吗?在锦衣卫多年,见过的才子众多,从未见过有其心智,能见如此之远的人,大智近妖说的便是此人。
谈迁一手将江南第一富少苟月明拉出,对着朱由检沉声道:“陛下,草民谈迁、袁崇焕、苟月明三人成为异姓兄弟时,便立下誓言,兄弟三人此生以匡扶大明为己任,让天下山河再次清明。”
“兄弟三人中,苟月明对陛下,现如今最有用,能解陛下燃眉之急,开源、节流、钱、粮,他说的,做的,会比草民好上千百倍。”
朱由检一眼看向这江南翩翩贵公子,就凭他这身皮囊,就能京师那些花痴的名门闺秀疯狂,想想一个有颜、有钱、还有才的人,到那不是瞩目的焦点,为什么这般出众的人甘愿为谈迁蛰伏。
再看向一身寒酸缝补布衣的醉酒谈迁,试问在辽东气吞万里如虎的袁崇焕,也不过是其二弟。
朱由检看向醉酒的谈迁,总感觉在他身上裹着层纱,叫人看不清。
这异姓三兄弟,为大明会带来什么?为朕自己带来什么?朕也拭目以待,希望他们都能成为自己的左右手。
其实朱由检最看重的谈迁,除了一身才气外,只是个情伤的落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