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体乾这位魏忠贤心腹太监,昌平人,阴柔奸邪,居心险恶,与童歇在宫里被太监宫女称为东魔西鬼,死在二人手中没一千也有八百,以杀人为乐,熹宗初年便是尚膳太监,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一心依附千古第一宦首魏忠贤,为其走狗,是其手中刀。
手握圣旨站在信王坐在的马车前,一袭红衣蛟龙蟒袍,尖锐沙哑声道:“信王殿下,还不出马车跪地迎接圣旨?”
朱由检走下马车,朱元璋留下车上未下车,领着信王府人一同跪听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信王朱由检即刻回京复命。”
朱由检跪听圣旨后,从袖中取出一张千两银票,递给太监王体乾,淡淡道:“有劳王公公,本王就不陪王公公,赶快回京师复命。”
王体乾收下这千两白银银票,阴柔笑道:“信王殿下,来这南京,魏公公命奴才接管南京内守备一职,立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为帝,老奴就先替殿下守着南京城。”
身子靠近些朱由检,在耳边轻声道:“殿下,老奴从乾清宫来时,陛下便昏迷不醒,魏忠贤在您回京师北京的路上安排杀手,路上千万小心,。”
王体乾说完便快步离开,朱由检也立马叫了心腹曹化淳,连夜由北门出南京城,直直往京师北京城赶。
马车中朱由检附身在朱元璋耳边,轻声道:“老祖宗,刚刚接圣旨,太监王体乾这魏忠贤心腹与我说了几个天大秘密,一是皇兄天启帝朱由校已经昏迷数日,二是魏忠贤会在路上安排杀手。”
朱元璋合上谈迁写的《国榷》,闭目深呼吸着,右手食指不停敲着膝盖,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过了许久后,淡淡道:“那太监是魏忠贤心腹王体乾,和你说这些?”
“先不论真假,你登基后必杀此人,墙头草,利益面前一点都禁不住诱惑,没有底线之人千万别用。”
“魏忠贤这太监,竟然敢做出弑君之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九百岁,我还真想见见此人,有何手段?”
“由检,走大道,我还不信魏忠贤真敢,福王这不肖子孙敢?”
朱由检冷声道:“老祖宗,由检那能束手待毙,离京师前与英国公张维贤秘密商议过。”
朱元璋沉声问道:“英国公张维贤?这《国榷》我正看到老四挥师南下,先锋便是张辅,这张维贤可是他的后人?”
朱由检淡淡道:“对,张辅便是首位英国公,张维贤是第七代英国公,在朝廷身居重要位置执掌京营兵权,在大明能与魏忠贤抗衡的少数人。”
“皇兄朱由校登基时,由张维贤亲自抬轿将皇兄从乾清宫抬到文华殿继承皇位,拥立首功之人,我替皇兄来孝陵拜祭时,张维贤与我一同入宫听宣,他在京师是唯一能抗衡魏忠贤之人,也是皇兄防范魏忠贤的杀手锏。”
“张家对朱家七代忠诚,不输云南沐家。”
朱元璋打开马车车帘,看向密林深处,时不时树枝抖动,眼神冰寒。
“护卫我们的是张维贤的人,由检,任何时候不要把自己的性命交于他人,路上找个驿站,你我换上便衣,随着流民前往京师。”
朱由检听这话心一紧,想想老祖宗朱元璋说的对,性命交于他人,自己不就是他人案板上的鱼肉,手中刀握在他人手,我朱由检听老祖宗的要做执刀人。
英俊容貌不输江南贵公子苟月明,脸上棱角分明,挺拔身材,皮肤是那健康麦色,蟒袍之下是那充满爆炸性的肌肉,眼神时有时无透出的些许杀气,正襟危坐时露出王者之风显露无遗。
朱元璋一掌拍在已然出神的朱由检身上,沉声道:“不愧我朱家子孙,有王者之风,不过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屏住呼吸,等你登基后,一个个难题,老祖宗给你建议,决定如何做还是由你自己,记住,连我都只是你的附庸,你回京师后,大明交到你手中,肩膀上的担子会很重。”
朱由检又露出恭敬笑脸,说到帝王心术,说到杀伐果断,自己这老祖宗朱元璋在千百帝王中能排前三,他之言,对自己太重要了。
“老祖宗,现在有您在,有您在身边看着我,这大明定能再创辉煌的。”
朱元璋露出难得的笑意,柔声道:“我看了《国榷》这书,知道老四也不容易,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历代朱家后人也如是做,虽然很多事,很多人做了不好,但我还是很欣慰,你也很好,天下百姓交给你,是要你护着他们的,这样他们才能拥护我们朱家,试问数千年来,能有近三百年连绵国祚的屈指可数。”
“由检,你精神也别绷太紧,天子之位,自有定数,天下一人的位置就是让给有心人坐,他们也坐不稳,你,就是我大明中兴之君,相信老祖宗的眼光,你,朱由检,一定行。”
朱由检听老祖宗朱元璋对自己如此肯定,双腿重重跪地,用力磕头。
“谢谢,老祖宗您如此看好由检,由检定会为大明为朱家守好这大美山河。”
朱元璋满眼慈祥,这眼神当年只在朱标身上见过,一手轻拍着朱由检,嘴里呢喃着,“大明,大明,日月山河。”
马车一连数日,清晨缓缓行驶至宣府的鸡鸣驿,入城时正值旭日东升,金光普照,一束光打在朱元璋与朱由检乘坐马车上,穿过东城墙的东门上的楼阁,露头日轮普照着巍峨的鸡鸣山,布局完善的鸡鸣驿城人声鼎沸,来往行人熙熙攘攘,无处不透着勃勃生机。
鸡鸣驿城,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外有烟墩。城内的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
马车直直驶入城中心的鸡鸣驿署,驿丞杨一清领着一众衙役跪迎,朱由检领着一众信王府人进入,在曹化淳耳边轻声道:“带着吃食,我与十二在屋里吃,你粮草补给好,找个间隙带两个人到屋里,这事你亲自办。”
信王朱由检与朱元璋上楼时,一男子不经意间塞了张纸条,二人到了房间后打开纸条,写着几字见过后的朱由检如遭雷击,那寥寥数字写着,福王朱常洵带着世子朱由崧由洛阳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