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涯国记》
余与潜交游,好赴险奇。晋太元中,识渔人武氏,颇为相合,以为向导。缘水行船,过落英涧,舟楫百余步,至桃花源头,乃现一山。武氏遂弃舟引路,入山而行。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山道狭窄,约可过人,仰穹宇之间,如劈山成涧。复行千余步,出山口,现汪洋,天地洞开。寻渡有舟,复乘往,乃有村落。密网布而鱼驰,宏罗张而鸟飞,耕夫悦而田沃,窈窕柔而桑青。
见有外人,俱惊,问所从来。武氏称余与潜二人乃山中隐士,慕世外之属。便要客城主侯府,设酒摆宴,所问俱答之。云此地隔世,尽属一国,名曰涯国;所规之法,皆遵涯律。城主又要入涯宫,帝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因与外人间隔,惑于方外之事,乃秘奏秦汉之史,帝亦叹惋,不复赘言。
余与潜皆慕涯国之风,然国律有明,不收外人。故停月余,辞去。帝乃赐金绸两面,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潜高雅之士,恨不能留,又恐世外兵戈染指,便作文假记渔人寻志之事,以谣做记,世人皆然。故后虽无问津者,然桃源轶事亦存,幸之甚也。
~~~
读罢,二人惊坐在车里。
一切仿佛都明白了!
文章所说的“余”,自然是著文者——刘子骥,“潜”,则是陶渊明。原来,当年陶渊明所写的世外桃源,不过是一片彻头彻尾的假文章!有武陵渔人是真,发现桃花源也是真,可真正发现桃花源的却是刘子骥和陶渊明,发现的桃花源也不过是山外的一片桃花林,进入的也不只是一个小村庄,而是隐于世外的一个国家——涯国!甚至陶渊明通过文章,还把刘子骥编入其中,以假乱真,以真作假,以达到后世果真没有人问津的效果。
所以,桃花源其实真实存在!这刘先生正是刘子骥的后人。
想到这里,李斯仁也不禁叹息道:“刘子骥和陶渊明如此高尚的隐士,谁能想后辈为了谋求一些名利,竟然会拿这么重要的锦帕招摇过市呢。”
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楚川也叹道:“从陶渊明所在的晋朝至今,时隔这么多年,恐怕涯国早就没了,他真要是能拿出来,重新填补人类历史的一片空白,倒也是好事。”
李斯仁也道:“好在有一点倒是真的:涯国先人确实是秦朝避祸来此,说他是‘世外桃源’倒也不假。”
楚川点点头道:“当初,国历馆的马馆主曾说过,涯国的两个祖先,便是乘着一叶扁舟,驯服鸟兽,教化世人,想来,正是来着蛮荒之地躲避兵祸,只是后人传说,逐渐神化罢了。”
李斯仁不禁叹惋,道:“或许,你真的是穿越了,你跟一千多年前的涯国公主通感了!搞不好是你的脑电波突然跟某个磁场融合,而这个磁场跟涯国公主的脑电波也同频,于是你们就跨越千年通感了!”
楚川笑了笑:“你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也挺可爱的。”
李斯仁不禁也笑了笑。
楚川叹道:“不过这篇文章明明是刘子骥写的,又为什么要用涯文流传呢?”他百思不解。
李斯仁笑道:“没想到啊,背了那么多年的课文,也会是假的。可惜,到了也不知道这个涯国在哪儿,就算考古都没有个线索。”
楚川突然一惊,道:“你说什么?线索?”
李斯仁道:“是啊!你说这个刘子骥是不是也很奇怪,都把这张纸留下来了,为什么不想着把地址也留下来呢?”
读者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楚川叹道:“对啊!既然都已经写了,为什么不把地址留下呢?难道只是想纠正一下陶渊明的谎话吗?”
李斯仁也惊坐了起来:“除非!他就是想要告诉我们,涯国在哪里!”
“对!”楚川道,“如果根本就没有渔人迷路这件事,那就说明,根本就不难寻找!刘子骥既然要写下这篇文章,自然就是想把真相大白于天下!”
李斯仁不禁叹息道:“又是一个难题!一千多年前的事情,现在要从何说起啊!”说着不禁吟诵了起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你说会不会就在武陵啊?”
楚川道:“历史上的武陵郡在湖南常德,如果他们真想隐藏事实,又怎么会把武陵写在纸上呢?况且刘子骥这篇文章说得很清楚,渔人名叫‘武氏’,如果我猜的不错,这渔人应该就名叫武陵。”
李斯仁沉吟道:“有些牵强,倒也有些道理!”
楚川笑道:“怎么牵强了,这篇文章说得很清楚,有海,常德哪儿来的海。我说李主席,你能不能说点儿有用的?”
李斯仁道:“要我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答案一定还在这个盒子里!”
二人于是又反复搜索,发现还是没有其他资料。
无奈之下,李斯仁张开那张黄色的纸笺摊在脸上,仰望天空。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忽然,他竟然在白纸上发现了两个小洞!原来,正是在刚刚被挑开的锁扣连接轴扎破的!他乘着灯光,隐约仿佛看到了纸笺上还有浅色的暗纹,他赶忙摊开,发现两个小洞口竟然被暗纹连接。
楚川细看之下才发现:这些暗纹共有三种,一种深色,一种浅色,一种纸张的橙黄色,顿时悟到了其中的玄机:“我知道了!这深色的是山脉,浅色的是水系,橙黄色的是平原!”
李斯仁道:“有道理!山脉不能串联,故需水系参照;水系容易随着历史演变而改道,所以也需要山脉参照。如此看来,这真的是一张地图!可是哪儿是哪儿呢?”
楚川眉头紧锁道:“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两个洞,一定是我们想知道的两个地址!”
李斯仁道:“两个地址……到目前为止,如果一定有两个地址需要知道的话,那一个是‘涯国’,也就是桃花源的地址,还有一个——”
二人异口同声:“武陵!”
楚川惊喜道:“没错!”说着捡起刚刚挑断的连接轴,找到了左侧的中央的一个小洞,立了上去,道:“这个小洞,左右都没有山脉,只有一条江河,如果我猜的没错,那这条江便是沅江!这一片浅色,便是洞庭湖!”
李斯仁道:“刘子骥心思真是缜密啊!”他赶忙看向另外一个洞口,道:“这张纸呈狭长形,照着它这样一路往东的一条线,恐怕已经进东海了!”
楚川也不禁有些失落,另外一个圈果然已经插到了海面以内,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眼下又是在这么小的一张地图,更是无从谈起。
李斯仁叹了口气,道:“这恐怕不好找啊!”他一抬头,看到楚川满脸笑意,不禁疑惑:“老楚,你怎么了?”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楚川缓缓叠好了那张纸,又把锁钩和盒子全部收好,眉宇间不知道何时已焕发了神采,道:“无论如何,我已经知道涯国已经是真实存在了!哪怕它已经过了千年,哪怕它早已不复存在,哪怕它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我都要去找它!
李斯仁有些诧异。
“如果涯芷真的是千年前的涯芷,那至少,我们一同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这头上的明月,只要它也曾照过她,我心里也会觉得安慰。能让我有所牵挂,那就够了!”楚川深情地说。
李斯仁望着面前的楚川,莫名心潮激荡:那个“心有所念”便“义无反顾”的楚川,貌似已经回来了!
~~~
今天的天气尤为清朗,古籁山迎来了少有的喧闹:须臾书店正式开业了!
小钱早早的来到了书店,做好了一切准备。然而,就在他收拾前台的时候,一封信留在桌面上,上面压着一本书,小钱打开信封,只见一行飘逸的行书:
~~~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离开的原因不太好说,就当我是去冒险了吧。
相信自己!你一定是须臾书店最称职的好店长!
读者身份证-563743675
~~~
小钱立即惊慌不已,她看着桌上的那本书,书名《如何当好一个老板》,顿时流下泪来。她慌忙拨通了楚川的电话,只听到话筒里传来反复的提示音:
“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您稍后再拨……”
~~~
车站,离别。
楚川彻夜未眠,他即将奔赴一个未知的远方。
李斯仁更是连夜让商场开门,所有楚川会准备的东西都带了一份,谁知最后楚川只是带了一只手机、手电筒、以及一只轻便的航拍。
他们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楚川虽然比他要小五岁,可楚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无比老成而聪明的人。楚川很少犯错,父亲生气的时候,他却总是冲在前面,把错误揽在自己身上。那些年,李斯仁与大哥为了争权,家里鸡飞狗跳,外面也是凶险万端,都是楚川帮他排解那些不愉快。回想一起度过的无数个日夜,想来还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可正是如此,分别才更让人心酸。
李斯仁心里很清楚,除了楚川,他没有什么朋友。坐到他这个位子,走心的人本就不多。他心知,楚川此去可能无功而返,也可能会遇到极大的风险,可自己拦不住他。
离别之际,只说了一句:“就当旅游吧!放轻松!”说着拍了拍楚川的肩膀。
身份证-563743675
楚川不舍道:“嗯!”
李斯仁道:“哦,对了,还有一样东西要给你!你应该会喜欢。”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枚芷兰镖!“我通过你画的图案和你描述的颜色、形状,找了个在剧组做道具的朋友,尽量还原,当然,没有开锋,不然连高铁都带不上了。”说着递到了楚川手里。
楚川看着这一枚芷兰镖,心中顿时涌出无限的愁绪。他突然一把抱住了李斯仁的头,含泪道:“谢谢你,二哥!”
这一声“二哥”,李斯仁好久没听到了。
浮生渺渺,聚散无常,这个世界上若还能有一个亲人值得自己牵肠挂肚,便不辜负人世间难得的温情。
~~~
山川路远,烟波浩渺,茫茫无期。
岁月漫长,水道可改,山川难移。楚川一路向东,沿着山的曲线,一座座岛屿地寻找。
他去过最荒蔓的孤岛,那里荒无人烟,只有野兽与枯木。他曾经用一只小小的火机燃起了漫天的大火,逼退了眼放青光的野狼。那里,死亡是触手可及的感受,生存才是时间不朽的象征。
他漂泊过最浩瀚的海域,茫然地眺望什么也没有的远方。那些笼罩在星空与大海的黑暗现实中,他决绝的内心和对涯芷的思念,在天地间闪闪发光。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他曾被未知的岛民深情款待,岛民因风俗而衍生出对于神明与生命的敬畏,让他感动不已,因为山川大海而对内心世界的觉醒,让他永生难忘。
这漫长的旅途,让他的内心也有了无数的顿悟。当无限的孤独与失望常年漂泊着无垠无际的大海,生死变得无足轻重,心灵的恐惧终归会荡然无存,而“初心”是他活着的唯一意义。
哪怕整整找了近一年,一无所获。
~~~
这一日,他一人漂泊在海上。
这已经是他离开的第九十八座海岛,也是他沿着刘子骥留下的地图能够找到的最后一块岛屿。涯国他亲眼见过,地大物博,如果只是隐藏在某一座小岛,自然不可能,光是他看到的那座一线崖,便远比一座岛屿大的多。他心中已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或许涯国早已经在古老的历史上被外族入侵、夷为平地了吧!
此时正值暮春,阳光温暖而柔和,晒着他宽阔、赤裸的身体。他仿佛已筋疲力尽,躺在小船上,不知不觉竟睡着了。
潮湿的海风卷起层层的海浪,吹动着船只在海面飘荡。
等他睁开眼,阳光早已退散,乌云遮面而来,暴风已至,一场大雨顷刻间就要落下。
他环视四周,自己已经栖身于一片茫茫的大海中间。他慌忙启动了小艇,准备靠岸。然而,风高浪急,瞬间已经卷了过来!楚川只感觉现在的自己寄生于这一叶扁舟,当真微不足道,小船一刹那的功夫便被海浪掀翻,自己也落在水中。幸亏他的背包有自动鼓气的装置,他迅速打开,背包便好像一只气球,吹鼓了起来。他抓紧系上包带,紧紧抱住,任由暴风骤雨的拍打,飘荡在茫茫的大海中。
首发:塔&读小说
风越吹越大,浪越拍越急,风浪肆无忌惮,天旋地转,他几乎睁不开双眼。隐约中他仿佛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卷集,等他努力眯着双眼时才惊叫了起来:漩涡!他正被狂风卷集在一片漩涡里!就好像大海里的一只黑洞,将自己吸了进去,然后便毫无直觉。
~~~
也不知过了多久,楚川在朦胧中醒来。
他仿佛一条被搁浅的鱼,倒在一片洁白的沙滩上。海水湛蓝,海风柔和。
他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经过这一番海浪的拍打,全身仿佛快散架似的。他放掉背包里的空气,背包又恢复如初。他遥看水面,远处有一个巨大的旋风卷动海面,漩涡呈螺旋状,接天连海,楚川正是被这样的漩涡卷过来的。
他忙打开背包,解开防水袋,取出手机,想要看一眼自己的位置,发现手机已经没有了信号,他并不吃惊,毕竟这一年来,这样的事情,他已经见过很多次了。趁着正午的阳光,晒干了衣服。不远处有一条小河,他过去洗了洗身上的沙子,又喝了些水,这才回去收拾背包,握着手机,准备上岸。他包里没有粮食,他需要尽快找一找当地的居民,同时也要找到手机的网络。
沿着小河走了一个小时,隐约闻到一阵清香,他穿过一片密林,拨开一层层的青草和树枝,眼前的图景让他简直要惊出魂来!
他看到一大片的桃花林!
这些桃树无不身形巨大,生长在河流的两岸,遮天蔽日,密密麻麻。一阵风吹来,枝丫拂动,桃花如雨般飘落在青草上,恍如仙境!
楚川无法形容此刻的感受,慌忙拿出手机记录这一幕,可当他看到屏幕上的画面时,突然心中一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他脑海中瞬间涌现了《桃花源记》的全文,立即加快了脚步:如果陶渊明所述不假,这片桃林约有数百步,走到尽头,便是溪水的发源地——果然!桃花林的尽头便是水源地,眼前便浮现出一片大山!山中间有一条小路,年深日久,早已布满青草。
楚川沿着山道继续前行,山道极为狭窄,简直要侧着身子往前,楚川心中的惊喜也不断涌来:这或许就是刘子骥所说的一线天!
然而,仅仅是行了一百米,山道便变得极其细小,就算是侧身也走不过去了!楚川心想,必然是年代久远,地壳运动或是其他原因,山脉也有些微弱的变化。于是他索性后退数步,张开双臂双腿,撑着两侧的崖壁而行,果然越往上,崖壁的距离越大,顺利从山间穿了过去。
可出去之后,却完全不像桃花源记所说,即刻便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而是一片汪洋,隐约能看到远处的山脉。他突然想起刘子骥的“复行千余步,出山口,现汪洋,天地洞开。寻渡有舟,复乘往,乃有村落。”当下惊喜万分!便沿着这片海岸寻找渡舟,终于在一片草丛中,找到一个布满青苔的木舟,可年代已如此久远,木舟也早已腐朽,哪里还能乘人呢!
他茫然无计,只得在海边继续寻找,绵延的海岸线,竟空无一人。
傍晚时分,他隐约闻到一阵恶臭,便循着味道过去,原来是一直野猪的尸体。大自然物竞天择,一定是受了其他的野兽攻击。他捂着鼻子刚要离开,却隐约看到了一条小路,这小路虽然崎岖,但却纵深极长。他便循着小路继续前行,竟然在密林中发现了一间小屋。院外只剩下一个门板,上面写着三个字:武氏桃院,这四个字行笔飘逸,仿佛不滞于物,竟然是正宗的繁体汉字。
楚川心中疑惑:这到底是谁的屋子呢?
走进庭院,已布满杂草,零落地散布着一些织网、木桨、木桶等用具。小屋显然也早已荒芜,楚川推开门进去,发现小屋里还留有一些碗碟桌椅,床榻上放着一只箱子,箱子里放着一些衣物,虽然早已布满灰尘,但却完好保存。
他随手翻看了一件衣物,竟然发现了一面锦帕!楚川大惊——这面锦帕和刘子骥留下来的那面锦帕,一模一样!上面也有一枚图腾!“帝乃赐金绸两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衣物中间,一封信落了下来。他不禁打开,发现也是一篇涯文信,不禁倍感惊喜,随即念了起来:
~~~
扣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涯葻朝二年,识陶氏、刘氏二人,高士也!遂引其过桃源出海,入涯国宫。
帝闻世外之事,颇惊,后各赠锦绸一面,着辞出海。复有谏,恐二人引兵戈而归,殃及百姓,生滔天祸患,乃暗命人于桃花渡屠之。
此计为我所知。余心知二人高尚之士,故引从他路归而避祸。陶公感佩余恩,恐归而落难,要余同出。遂留锦帕,三人立誓曰:必不为外人道也!
帝遂从谏,令海禁,世代相传。
~~~
楚川读罢,不禁心潮翻涌,无数个迷惑都解开了。
原来,渔夫带他们进来之后,便引来了杀身之祸!
当初他读桃花源记的时候,也觉得有些蹊跷,一个外人误入了世外桃源,怎么可能又轻易放出去呢!皇帝就不怕他们带来祸端吗?果然,皇帝没有放过陶渊明和刘子骥,派人在桃花源伏击,却不小心被渔夫撞见,于是带他们从小路离开。陶渊明感恩渔夫,担心他回去也有性命之忧——毕竟人是他带进来的,所以邀请他一同离开。
即便如此,三个人还是留下了文字和锦帕:
一则留下文字,表示自己来过,这是文人的套路,信虽然是渔夫所写,但写信这一出,恐怕还是陶、刘二人的建议——如果楚川所猜不错,门口的“武氏桃院”四个字,必然是陶渊明或刘子骥的真迹;
首发:塔&读小说
二则把过程真相说清楚,希望有一天能真相大白;
三则,也是表一下决心,如果有一天书信被发现,也告诉涯国女帝,“我们是不会对外说的”,以此表示陶刘二人名士之流的风骨。
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便刘子骥后来留下一份传世的书信,也没有把暗杀的事情说出来,甚至还用了涯文记载,陶渊明更是写了一篇彻头彻尾的谣言来掩盖真相,可见二人是真高士!
当然,楚川也发现,海禁的真正原因原来正是因陶刘二人入涯国所致,并不是因为人们捕鱼等原因;三人也不是误入桃花林,而是一个涯国的捕鱼人主动带他们进来的;甚至这个人并不是生在武陵,而是他的名字,果真就叫“武陵”……
楚川看着这一页纸,长舒了一口气。一个穿越千年的故事,此刻终于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