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穿越
蓝海星,华国,S市。8o
一个古朴的建筑安静地坐落在这座城市的边缘,看模样
应当是有了上百年历史的教堂,周围古树参天,树茂花香,
炎热的午后,只有几只小雀在枝头欢歌。
周遭一切都是如此自然,只是在这个教堂之中,没有神
父,也没有牧师,更没有修女,有的只是一群孤儿,以及几
位孤儿院的老师。
这里的孤儿自小孤苦伶仃,大多数人都是身染重病,家
中无力负担巨额的治疗费用,从而被父母亲抛弃在世,经过
诸多磨难,流落到此,被院长婆婆收留。
这位院长婆婆倒是神秘,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便是连
院里的几位老师也不知道,只知道这座教堂,是院长婆婆的
私产,平日里无论吃穿用度,还是孩子们的治疗费用,院长
婆婆总有办法弄来。
此时正值午后,明亮的阳光透过古朴的万花窗,斜斜照
在房间里,院长婆婆轻轻将手中的书本合上,饮了一口清
茶,慢悠悠地站起身来,取了一件纱巾披上,拄了拐杖,打
开房门,便走了出去,穿过长长幽静的走廊,这个时间孩子
们还在休息,只有她的走路声慢慢回荡,不多时,她来到
120房门前,轻轻敲了敲门,问道:“小七,我能进去吗?”
里面有个声音回答道:“请进。”
院长婆婆推开门,便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倚在床头,
手里拿了一本旧书在翻阅,少年见她到来,微微一笑,应着
午后明媚的阳光,顺着清爽自然的微风,散发着一股温润和煦的神采,一双星目含光,一对剑眉分明,此刻带着微笑,
就像是春天里初融冰雪的阳光,夏日里吹皱池水的清风。
那少年笑道:“院长婆婆,您来了。”
院长婆婆将拐杖放在一旁,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笑道:
“小七,又在看什么书啊?”
那少年笑道:“一本百年前的老书,讲的是一个少年成
长的故事,我托李老师帮我在书阁找到的。”13
院长婆婆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又问道:“还是少看书,
多休息。”12
那少年道:“我晓得的,院长婆婆。”13
院长婆婆问道:“这两天感觉怎么样?还有没有哪里不
舒服?”
那少年摇头道:“没事了,院长婆婆,您看我现在不是
生龙活虎的吗?”
院长婆婆看着少年鬓角额间的汗珠,以及他那微微颤抖
的双手,心中明白,这孩子正在忍受巨大的痛苦,为了不让
大家担心,强忍着不说,独自承受这一切。
少年名叫唐元,因为后背有七颗痣,像北斗七星的勺子
模样,所以大家也都叫他小七,小七自小被院长婆婆在河边
捡到,那时还不到三个月,便被父母抛弃在荒野,院长婆婆
将他带回孤儿院,才查出来他已患了绝症,活不过十六岁,
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坎坷孤苦的小七从此就在孤儿院住了
下来,在院长婆婆的陪伴下慢慢长大。36
院长婆婆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在一条叫做唐河的河边,自此重获新生,所以给他取名叫做唐元。
唐元自幼时便特别聪明可爱,善良懂事,因为他自小受
到病魔的折磨,性子安静,更能善解人意,由于九岁那年双
腿瘫痪,只能坐上轮椅,为了不麻烦大家,他通常都自己推
着轮椅到院里发呆看书,或是躺在床上看书。
唐元没有什么爱好,就是喜欢看书,孤儿院书阁里的
书,他已经基本看了个遍,有好些书甚至看了五六回,书阁
里的书都是院长婆婆收集来的,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书都
有,唐元来者不拒,看到书籍就如久涸的行人看到清泉,捧
上便爱不释手,一读书就停不下来。26
唐元见院长婆婆眼眶微红,于是笑着安慰道:“婆婆,
我真的没事,您不要太担心了。”
院长婆婆强笑道:“好,婆婆知道你懂事,好好休息,
不要一直看书。”
唐元笑着答道:“好。”
院长婆婆拄着拐杖,出了门去,径直去到医务室,一位
身穿白大褂的青年医生正在办公。
那名医生见是院长婆婆到来,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
来,恭敬地打了声招呼:“院长婆婆,您来了。”
院长婆婆问道:“小安,小七的病情……”
这位名叫小安的医生,也曾经是孤儿院的孤儿,被院长
婆婆收养后,勤奋好学,考上了医学院,毕业之后,志愿回
到孤儿院帮助大家,院长婆婆担心耽误他的前途,始终不同
意,但是小安心中坚定,如何也不肯离去,院长婆婆只得同意他留下来。
小安医生幽幽叹了口气,道:“只怕……过不去秋
天……”
院长婆婆似乎早已接受了这个结果,摇了摇头,无奈地
走了。
时间飞快而过,已经到了十月份。
这天深夜,一道道急促的脚步声吵醒了寂静的夜空,许
多人来到120房门前,焦急地等待着房内的情况,过了不
久,小安医生与几位医生开门走了出来,望着众人急切的眼
神,小安医生摇了摇头,叹道:“不行了,院长婆婆,您进
去吧,小七有话跟您说。”
话音刚落,小安医生撇过头去,身形不住地颤抖,低泣
之声一时间传遍此间。
院长婆婆轻轻推开门,走进房中,见唐元躺在床上,面
色苍白,又透着几缕红润,院长婆婆知道,这是回光返照的
模样,于是他像往常一样,将拐杖放在一边,坐在椅子上,
慈爱地笑道:“小七啊,今天怎么不看书了呢。”
唐元知道院长婆婆是在安慰他,于是也笑道:“婆婆,
今天太累了,想早些睡,就不看书了。”
院长婆婆一听这话,心中有如堤决,却强忍不让小七看
见,于是站起身来,笑道:“是这样啊,那你早些睡吧,婆
婆走了。”
说完转过身去,却始终走不出一步。
唐元叹道:“婆婆,没有您就没有小七的十六年,如果
不是您,小七十六年前就该死了,能和大家相处这么多年,
看这么多的书,小七很满足,很开心,婆婆,帮我告诉大
家,我爱大家,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和大家在一起。”34
院长婆婆听完,两行清泪便如泉水般涌出,她笑道:
“傻孩子,如果有来生,你一定会很幸福,还来孤儿院做什
么。”
边说边转过身去,却见到小七面带微笑,脸上洋溢着幸
福和解脱,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院长婆婆颤颤巍巍地走到床边,轻轻抚摸小七的头发,
眼泪难以止住,慈爱地道:“睡吧,好孩子,好好地休息。”
话说唐元离开了人世,但他却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这
个地方不是别处,正是幽冥地府。
鬼门关前,唐元望着眼前幽暗神秘的鬼门关,心中不禁
感慨,此时他肉身已经不在,如今只是魂灵,生前的绝症痛
苦也已消失,因为常年读书的原因,他的灵魂十分凝实,相
比大多数鬼魂,他如今一点儿虚弱感也没有,仿佛获得了新
生。
唐元看着身旁的两个鬼差,各自戴了一顶高帽,一黑一
白,正是黑白无常,但这两个黑白无常,只是万千化身的其
中之一罢了。
“两位大仙,咱们这是到了幽冥地府吗?”唐元问道。
黑无常答道:“不错,小兄弟,这便是鬼门关了。”14
说来这两位黑白无常化身前往人间接引唐元之时,对唐
元的三魂七魄这般明亮凝实,也有些惊讶,且唐元的魂灵之
中,还有一股浩然正气,诸邪不侵,不过肉身过于孱弱,天
赐之衰,倒是可惜。21
唐元随着黑白无常自鬼门关,途径黄泉路、望乡台,到
了枉死城却不入,不多时便来到奈何桥上。
一路上,唐元倒是觉得新鲜,那黑白无常本是阴间鬼
差,当不会与亡灵交谈,但唐元身无恶业,且魂灵资质过
人,那黑白无常接引他来,有不少功德,心情大好,便与唐
元多说了几句,给他介绍幽冥地府的情况及风情。
到了奈何桥后,见得一位煮汤的老太,唐元知道,若是
料想不差,这便是传说中的孟婆了。
身旁黑白无常不敢怠慢,恭敬地向孟婆行礼,但见那孟
婆缓缓放下手中的汤勺,灶上无火,那锅中的浓汤仍自沸腾
不已,待孟婆转过身来,对着三人笑了一声:“来了一个灵
魂上佳的孩子,此生轮回,定有不小机缘。”
唐元见得那孟婆的模样,心中大惊,脱口道:“院长婆
婆?!”
孟婆见他如此,笑道:“孩子,老身身化万千,承载厚
土,你口中之人,是我,却也不是我。”
唐元不知孟婆话中之意,但也大概知道,眼前的孟婆,
与院长婆婆虽有关联,但却不是同一人。5
说话之间,孟婆已盛好一碗浓汤,递到唐元手中,笑
道:“喝吧,忘情之后,便可重获新生。”10唐元心中期待,虽说他不愿忘却今生在孤儿院中的一
切,那些温暖,那些亲情,但来生一世,也让他有不小的希
冀。
就在此时,唐元正要喝下孟婆汤,却感觉天地剧烈震
动,似有十几级地震,摇摇晃晃,一个不稳,孟婆汤摔洒在
地上。15
孟婆大惊道:“何人入侵幽冥?!”
话方落音,但见天地崩碎,无数人影自天边而来,有听
一道响彻天地之声传来:“天魔所属,杀尽幽冥。”2
黑白无常一听此话,不由齐声惊道:“天魔?!”
唐元虽不知天魔是什么,但也知道此刻危在旦夕,若是
魂灵破碎,那真是魂飞魄散,不入轮回了,转过身去,孟婆
已没了踪影,遥望天上,原来孟婆已御空而起,与天魔生死
厮杀。39
此刻整个幽冥瞬间大乱,唐元身后,也有无数身影御空
而起,两方大军片刻间便刀兵相向,一场战争由此而起。
再看身旁的黑白无常,也已不在,唐元四下看去,有许
多与自己一样的亡灵在嘶吼逃窜,有几个还在逃奔的过程
中,便被几道流光击中,化作碎片消散在天地之间。
唐元大惊无比,他躲在一旁,让自己冷静下来,忽而灵
光一闪,发现过了奈何桥,便是轮回司,只要他逃到那里,
转世重生,就能逃过一劫。
想到此处,唐元二话不说,抬腿便跑,向轮回司死命奔
去。过了奈何桥,轮回司就在眼前,唐元心中希冀更大,就
要冲入轮回司去,谁知就在此时,一股巨大波动笼罩天地,
但听一声悲呼之声道:“生死薄!”
唐元离得较远,波及不算大,但饶是如此,也被震得晕
头转向,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回过神时,他见一页玄色纸张飘至眼前,一面赤色,一
面墨色,浮在身前半空之中,散发着幽幽神秘的气息。14
唐元心生好奇,于是伸手去抓,便在此刻,那纸张“砰”
地一声炸开,化作星星幽芒,唐元还未反应过来,那纸张所
化的点点幽芒已尽数向他冲来,一个不剩地融入他的眉心之
中。
唐元大惊失色,连忙上下摸了摸,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
大碍,这才松了口气,虽然心中奇怪,但此刻还是逃命要
紧,于是转身便要向轮回司里冲去。
谁知异变又起,一道天火从天而降,炸开了轮回司,唐
元被余波高高掀起,还未落地,便觉一股强大的吸力自轮回
司中而来,将自己吸了过去。
唐元大叫一声,便觉天旋地转,万物流转,片刻便眼前
一黑,没了知觉。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