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无忧愣住了。
独孤明上前夺下她手里的刀。“他一定是知道了齐王来访秦王,王妃有何打算?”
“你怎么知道是陛下?”
“除了他,长安城中还有谁敢说出大野山河这四个字?”
长孙无忧惊呆了。
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曾经被赐过鲜卑姓,正是大野。
大野山河,岂不就是李氏江山?
“陛,陛下,为什么来后厨房?”长孙无忧话都说不利索了。
“几位亲王的一举一动,难道还逃得出他的耳目?”独孤明冷笑了一声。“他是来暗访秦王的。该如何应对,王妃尽早拿主意吧。”
说完他转身就走,长孙无忧一把拉住了他。
“我,我现在该怎么办?”长孙无忧手足无措的看着他,仿佛在这一刻,他不是个卑微的宦官,而是她唯一的指望。
独孤明沉吟了一下,看到长孙无忧的脸,他心里叹了口气。
“李渊乔装前来,一定是想和秦王密谈。说不定就是为了军权之事。”
“那我命人去通知秦王。”长孙无忧张口就要喊,独孤明伸手捂住了她的嘴。
长孙无忧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他……好大胆,竟然敢如此对我?
“不能相迎,也不能不迎。”独孤明沉吟着。“他乔装前来,你不能揭穿他,又不能让他认为你无识人之智,还要想办法让他知道秦王统兵比齐王更适合,这件事只有王妃出面最合适。”
他忽然伸手抓过墙上挂的厨娘衣袍,一笑凑到长孙无忧耳边说了几句。
长孙无忧觉得他口中的热气不断喷入自己的耳朵,这种异样的感觉让她浑身酥麻,险些踉跄跌倒。
“请王妃务必按我说的去做。”独孤明说着放开她,转身飞奔而去。
跑到门口他一回头,看到长孙无忧还愣在原地。
他皱起了眉毛,几步冲过来,伸手拽住她的衣襟,用力一扯,撕开了她的孺衫和半臂,露出了里面雪白的肌肤和绛红色的围胸。
长孙无忧吓得魂不附体,刚要尖叫,独孤明再一次捂住了她的嘴。
“性命攸关,你再如此惊慌,天神也救不了秦王!快换上衣服!”
说完,他跑出了小厨房。
长孙无忧失魂落魄的脱去三色束裙,换上了厨娘的白裙布衣。
她觉得头晕目眩,浑身忍不住颤抖,勉强拿起青菜胡乱切着。
脚步声响,独孤明的声音传来。
“阿翁可千万别坑害咱家,要是这鱼不像您所说的鲜美,咱家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他的声音沉稳,笑意盎然。
“小哥儿只管放心,用我这鱼做了鱼汤,秦王殿下必定重赏你,到时候,小哥别忘了分老汉几文酒钱。”
一个头戴斗笠的健壮渔翁和独孤明说笑着走了进来。在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同样戴着斗笠的渔婆。
“阿姊,卖鱼的阿翁我给您带来了。”独孤明来到长孙无忧身旁。
长孙无忧神吸了口气,然后转头看向那渔翁。
渔翁垂首似乎不敢和她对视。
“你这鱼当真鲜美绝伦吗?”长孙无忧皱起了眉头。“大……大野山河是哪里的河流,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渔翁低着头说道:“小娘子身处富贵,哪里会知道这些山野地方。”
“阿翁您这鱼是垂钓所得,还是网捕的?”长孙无忧慢慢稳住了心神。
“垂钓如何,网捕又如何?”渔翁笑着问了一句。
“网捕涸泽,垂钓仁恩。”长孙无忌说完,双手从渔翁手里接过鱼。“如今寒汛刚过,春潮未起,大野山河,想必也需要休养生息,阿翁若是四面垂网,只怕……”
说到这里,她忽然一阵心慌。
她当然认出来了,对面站立的渔翁就是当今皇帝李渊。
她口中的每一个字,都将决定秦王乃至千万人的荣辱生死。
独孤明教她说的话,当真能说吗?
“四面垂网,又如何?”李渊追问了一句。
“西面垂网,只怕难逃鱼死网破。”长孙无忧咬着牙说完,心里仿佛落下一块大石。
终究还是说出来了,接下来就听天由命吧。
“我若是阿翁,断不肯做这等,这等……”她想说傻事,但终究还是不敢说出口。
“小娘子不肯做这等傻事,你可知大野山河两岸,还有无数渔者持网相待眈目,只要老汉手慢上一慢,这河中的鱼儿就是别人家的了。”
他缓缓抬头,看着长孙无忧的眼睛。“小娘子若是我,该如何应对?”
长孙无忧没有逃避他的目光。“我若是阿翁,必定指派仁善之人执网,与其他渔家周旋。
阿翁自己厚待河中的鱼儿,给它们一个休养生息的庇护之地,如此大野山河的万众生灵仰慕阿翁,
阿翁所在之处,必定万众归心,就算其他渔家勉强下网,也只能落得一场空。”
李渊脸上露出了微笑。“我若执意先下手为强,命人持利刀巨剪,毁了他们的网,凿沉他们的船呢?”
长孙无忧深吸了口气。“大野山河大半已在阿翁指掌之间,其他渔家不过跳梁宵小,阿翁何不等他们自相倾轧之后,再坐收渔利呢?
利刃巨剪虽能破网沉船,何如收天下之网,聚天下舟船尽归阿翁家?
山河俱在,如何让亿万生灵归心,只怕才是阿翁心头当务之急。”
李渊看着她,忽然哈哈大笑,甩掉了头上斗笠。
长孙无忧见李渊自曝身份,慌忙跪倒,一边口称臣妾万死,一边给李渊行礼。
独孤明也慌忙拜伏在地。
李渊笑着亲手扶起了长孙无忧。
“朕本就说过,诸多王儿府中若有一人能识破朕的身份,只怕就是秦王妃了。你果然聪慧过人,不愧是长孙晟将军之后。”
长孙无忧本已经起身,听到李渊提起自己先父的名讳,赶忙又跪倒谢恩。
李渊让她起身,然后看向了拜伏在地的独孤明。
“你这阉狗,聪明伶俐,胆大心细,是内侍省指派给秦王的?”
长孙无忧慌忙把独孤明的前朝宦官身份,以及他沦为偷儿,法场自救等事禀明了李渊。
李渊笑着点了点头让独孤明起来。
“你是炀帝身边的侍材?那可巧了,阿丑,你可曾见过他啊?”
那一直垂首的渔婆,摘下了斗笠,露出一张白净脸庞,看着独孤明冷冷一笑。
看到那老妇人一般的宦官,独孤明心神大震!
丑无名?当年朕身边的贴身内常侍?他竟然还活着,这下要露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