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瑾睁开双眼,果然又穿越到了北宋,当下也就证实了他的猜想,水运浑天仪真的变成了一台时空穿梭器。
徐怀瑾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自然也就没有像上次那般惊慌了。
徐怀瑾为了不被再骂,立即起床后向外走去,正碰到徐灵修在正堂里泡茶。
徐灵修见徐怀瑾这么早就起床,说道:“今日起的倒是尚早,你过来坐下,每日忙的都没有时间来检查你的功课,近来医学典籍温习的怎么样了。”
徐怀瑾淡定的心又慌张了起来,想道:“惨了,惨了,这下要露馅了,我是冒牌的徐怀瑾啊,根本就不会背什么医学典籍,不然也不会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了。”
徐灵修见徐怀瑾犯难的样子,愠怒地说道:“一问到这些你就不说话,定是没有好好温习典籍,我且考你一考,若是回答不上来看我如何罚你。”
徐怀瑾想用缓兵之计拖延时间,商量地说道:“阿爹,我现在肚子痛的很,要不下次吧。”
徐灵修严肃地说道:“不行,懒人屎尿多,一要考你功课就找各种借口,你先去如厕,我就在这等你,今天非要考你不可,限你一刻钟的如厕时间,不可躲懒。”
徐怀瑾挠了挠头无奈地向厕所走去。
徐怀瑾蹲在厕所里,想道:“上大学的时候都不会背,现在这么久都没碰过书了恐怕更是忘的没边了,我且想想看能不能背出一两句来,到时不行就勉强胡乱应付一下吧,大不了就是责罚一顿。”
徐怀瑾从《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开始默诵,不禁朗朗自语道:“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徐怀瑾竟然一口气把“上古天真论”完整地背诵了下来。
徐怀瑾惊讶地不敢相信,因为他在上大学期间也只会背开头的几句,毕业后甚至连《黄帝内经》都没有翻过,怎么可能突然就能背诵整篇“上古天真论”了呢。
徐怀瑾又尝试着背诵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依然能完整地背出来,后直接跳到第八十一篇“解精微论”,还是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徐怀瑾突然想到定是他的这个附体的功劳,他把全本的《黄帝内经》背诵了下来,然后自己穿越到他的身体里后就获取了他的知识,否则凭他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背不出来整本《黄帝内经》的。
徐怀瑾又把《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在脑中过了一遍,依然能清晰地复述出来。
徐怀瑾兴奋地想到这不相当于开挂了么,要是能早点获取这样的能力何愁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何至于连累母亲一起被人戳脊梁骨。
原来现代人穿越到过去附体在一个人的身上时,若是附体的那个人跟穿越者长的一模一样,穿越者不仅可以控制附体的身体和意识,还能俘获他的知识和技能。
徐怀瑾穿越到北宋时恰好就附体在一个跟他长的一模一样且名字也相同的人身上,所以他已经俘获附体的所有中医知识,否则他也不会拿着徐灵修的药方就能熟练地抓药了。
徐怀瑾发现自己能完整背诵中医四大典籍后心情顿时放松了下来,胸有成竹地从厕所里走了出来。
徐灵修见状说道:“我还以为你不敢出来了呢,既然出来了那就好好地坐那吧,准备好了我就开始抽查了。”
徐怀瑾占着意外获取的知识,自信大胆地说道:“阿爹你尽管问吧。”
徐灵修看到徐怀瑾轻浮的表情,严肃地说道:“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做人要含蓄,喜不露色,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要是等下答不出来看我不加倍地罚你。”
徐灵修本来只是想抽查下典籍背诵的情况,看到徐怀瑾的状态决定提升难度,直接考他对典籍的理解,于是问道:“你且先谈谈看《素问》的精微大义是什么?”
徐怀瑾答道:“《素问》的精髓在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把人放在整个宇宙中,融合阴阳五行的学说,以此来研究藏象经络和病因病机。”
徐灵修点了点头说道:“虽然还不十分完整,但还不算偏题太远,那你再谈谈《灵枢》中的精气神?”
徐怀瑾答道:“精气神乃人身三宝,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之用,此三者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精充足气方能充足,气充足神才能旺盛,相反,精亏损气就虚弱,气虚弱神也会不足,精气神是生命之根本。”
徐灵修大为惊叹,一段时间没有抽查徐怀瑾的功课,想不到他竟然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忍不住地点了点头。
徐怀瑾又举出了《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些经方,让徐怀瑾说说他的用药道理,徐怀瑾也都一一回答了出来。
徐灵修严肃的表情也缓和了下来,说道:“孺子尚可教,还算有几分进步,那接下来你就跟着我一起诊治病患吧,反正早晚也要走上这一步,早日接触早日受益。”
徐怀瑾点头答应着说道:“都是阿爹教育的好,我定当好好学习。”徐灵修摸了摸胡须故作嗔怪地说道:“别耍嘴贫,大丈夫要时刻保持着稳重端正,先去吃饭吧,等下就会来人看病了。”
徐怀瑾吃过早饭就跟着徐灵修后面一起问诊,每个病人徐灵修都会先让徐怀瑾问诊,开出一个药方来。徐灵修再根据徐怀瑾的药方核实一遍,有误就增减几味药,无误就直接照方抓药,就像现代的师傅带徒弟一般。
徐怀瑾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徐灵修都没有改他的方子,直接交给他抓药,这也极大地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徐怀瑾美美地想道:“要是能再次回到现代说不定能开个中医诊所了,本来中医就是古人发明了,传到现代大多都已经失传了,也许古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医都比现代中医院里的主任医师还牛呢。”
徐怀瑾的想法不无道理,每个朝代都有其擅长的领域,如唐人会作诗,宋人会作词,元人会写曲,明清人会写小说,若让现代人去跟他们比这些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此外,中医经过古人几千年的传承,非但没有一代更比一代强,反而是愈来愈弱,很多救命的药方和技艺都已经失传了,今人的医术自然也不及古人的厉害。
徐怀瑾度过了一个充实的上午,吃完午饭又央求着要去外面走走。徐灵修见他进步很大也便欣然同意了,只是嘱咐他早去早回。
徐怀瑾愉快地答应着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