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20世纪后,新兴国家的扩张已经变得困难起来,此时的地球已经不想是之前那样辽阔了,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宣布有主。
如果想要扩张就必须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并尽可能的谨慎行动,否则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
在波斯湾这个区域,英国是传统的强国,虽然因为战争的原因他们的势力衰退的很严重,但是相比中国他们依旧是个庞然大物,
战争总有结束的那一天,如果在战争结束前不能够逼着英国人承认中国对这些地区的特殊权益,那么英国人很有可能在战争后使用手段将中国势力排挤出去。
他们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能够很轻易的办到这一点,所以即便在这场交易中英国人是个外人,但是他们依然很重要,中国需要英国在国际上承认对巴林等地区的合法权益。
为此,中国是可以做出一些让步的,因为这些让步实际上中国并不吃亏,英国要求的是价格不要过高,这一点仅从经济角度考虑也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所以即便唐绍仪发火,中国暂停和英国商谈那些战备仓库的出售事宜,最终两国还是要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谈判的,而这些姿态这主要是展现中国的态度,告诉英国人中国的底线。
最终,中英双方还是就巴林等一系列的英国前波斯湾保护国和租借地进行了谈判,而因为英国对物资的渴求,英国主动放宽了条件,
他们不在坚持对这些物资进行监督,但是总量必须要限制,奥斯曼帝国要求的50万吨物资英国不接受,其实这个数字中国也不能接受,因为奥斯曼在其中提出了要有近百吨精炼过的钨等稀有金属。
要知道在和德国交易殖民地的时候,面积更大,对中国更重要的德属新几内亚中国也不过付出了两千吨的粮食和一千五百吨钨精矿就拿了下来。
钨矿石可是世界紧缺又必不可少的资源,以战前中国民元和英镑的汇率,这一批钨矿可价值数百万英镑,顶得上两艘超无畏舰的价格。
也只有德属新几内亚这样重要且中国有把握牢牢控制的殖民地才能让中国一次拿出这么多。
巴林恶劣的战略环境让它根本不值这个价,奥斯曼想要买必须用黄金这样的硬通货或者美元来换,不过奥斯曼显然也是替背后的德国出头,因为能够对钨矿石进行加工并制成武器的国家也就那么几个。
所以在与英国的秘密谈判中,双方很快达成共识,将精钨矿给挪出了交易范畴,同时中国还答应英国将物资总量降至20万吨以下,同时中国保证不谋求波斯湾的领土。
作为交换,英国同意中国来指导巴林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工作,对巴林及其附属海域群岛的资源有开采权,一切都按照英国之前强迫巴林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来。
而巴林将成为中国首个承诺“保护”的波斯湾国家。
此次谈判非常迅速,在解决了一小部分分歧后,中英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随后中国重新开放了在英国本土的战备仓库,与中国商讨购买这些物资的事宜,英国的厌战号也被获准进入印度洋保护英国的航线。
但是与英国达成一致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成功了,相反,从现在开始才是真正困难的时候,从古至今,国家间所有的条约,所有的妥协全部都建立在军事基础上,
如果你的军力不足以保护你的利益,那么那些条约,那些承诺就是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而中国目前对波斯湾的影响力小,在印度洋上的军力也不足。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波斯湾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五千名打着民间建设公司幌子留在法奥港,帮助同盟国完善法奥港建设的一支工程兵部队。
为了掩人耳目,这支工程兵部队除了少量步枪外什么武器都没有,仅靠他们显然是不足以保护中国在波斯湾的利益的,所以中国需要增强对印度洋的军事影响力。
中国海军最终盯上苏门答腊岛以及明打威群岛,这是中国目前最西边的势力范围,短期内中国海军只有依靠这里才能对印度洋施加影响力。
中国海军部很快就拿出了一套方案来,根据这套方案,中国将在苏门答腊岛以及明打威群岛上建立数个空军基地以及海军基地。
其中比较核心的的军港是苏门答腊岛最北端的郑和港(班达亚齐),这里距离英国至关重要的斯里兰卡一千多公里,并且能够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印度洋入口。
中国海军在这里部署一定的舰队,科伦坡军港和亭可马里军港这两大优良军港的英国舰队将不能向以前一样在东印度洋肆意妄为。
不过中国海军认为在这里建立军港且保持一定的军事影响力,那么中国现有的主力舰规模还不太够,海军认为这里必须要保证一到两艘主力舰或者更多的次级主力舰才能让英国感到忌惮。
现在中国海军算上正在开工的战列巡洋舰一共有6艘,1916年还会有两艘开建,战列舰在岳山级确定退役后有4艘,骊山级后新的一级战列舰也批准了两艘的预算。
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美国已经服役了10艘战列舰,正在建造的战列舰有4艘,而英国人的主力舰规模也不容小觑,
如果要考虑战后中国如何保证海外利益,10艘主力舰肯定是不够用的,中国海军在战后是有八九要面对英美两方的敌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态度。
中国海军打算趁着现在欧洲大战,中国大发战争财的好机会多要些预算尽可能提高中国海军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