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 第104章 二更合一

第104章 二更合一(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穿越后发现现代和异界连通了 白月光女配喜提首富老公 我被老婆掰弯的那些年 私有月亮 养成三个纸片人后每天都是修罗场 狗血文女配O换攻了 七零嫁男主病弱发小 为储 穿成替身后撩到白月光 男主为我错拿反派剧本

不过烟花里面也要火药, 还得费钱,最后康熙就决定换成响箭。

这东西便宜,声音还大, 最适合半夜最安静的时候用了!

而且只有声音没有光亮, 压根不会叫人在夜里发现具体的位置, 放了响箭的人只要放完就能拍拍屁股跑了,离得远声音也够响亮, 不用担心人放箭后就逃不掉了。

这一招确实把俄国那些惊弓之鸟一样的士兵吓得不行,每天半夜冷不丁就听见响箭的声音, 就好像箭雨要冲进军营来了。

吓得士兵们都躲在床底躲在桌子底下,一个个瑟瑟发抖。

每天晚上都没能休息好, 不是睡不着就是半夜吓醒, 是人都受不了, 他们白天就只能四处寻找,再用火炮轰掉更远的草地和沙石。

士兵们就跟发泄一样, 拼命开火, 最后账单送回去,沙皇看着就开始头疼了。

火炮不便宜, 被他们当做喝水一样用, 这积累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了。

偏偏沙皇之前允许军营的士兵用火炮,如今又不让用的话,这些士兵只怕要更害怕,一个个更没有斗志,简直让他骑虎难下。

要么烧钱, 要么就只能让人撤退, 然后跟康熙谈判了。

沙皇自然明白, 这些打头阵的是哈尔汗国的人, 实际上在背后操控的却是康熙。

要不能给康熙一个满意的答复,恐怕这事就没完了!

沙皇不太乐意,但是俄国才勉强恢复起来,如果国库这么烧下去,就容易动摇根基了。

他却不愿意跟康熙直接谈,于是就派人跟哈尔汗国的国王见面,然后威逼利诱。

如果哈尔汗国继续骚扰下去,俄国就要对他们大规模进军了。

冬天打仗,那就是俄国最擅长的,哈尔汗国绝没有战胜的希望。

当然,沙皇的意思是希望这事能够就此结束,愿意赔偿哈尔汗国一点金银,这事就如此过去了。

哈尔汗国的国王当然不可能答应俄国的要求,转头就给康熙送信告知此事。

康熙收到信后嗤笑一声,只觉得沙皇想的倒是挺美的。

比起大清,当然是势单力薄的哈尔汗国更好欺负了。

不过沙皇想必还没收到消息,哈尔汗国已经是大清的附属国,他想要谈判,那就得跟大清来。

康熙不给沙皇削一层皮下来,他就不姓爱新觉罗了!

他之前压下消息,这时候对外公布,哈尔汗国正式成为大清的附属国。

收到消息的沙皇顿时明白了康熙的意图,简直咬牙切齿。

他明白这事不好轻易摆平了,对上康熙,这位大清皇帝绝不会手下留情!

沙皇琢磨着这次康熙会要什么,金子还是矿产?

但是康熙派来谈判的人,这些都没要,要的却是俄国新造的两艘大船。

这两艘大船是凝聚了沙皇的心血,是他乔装打扮去波兰后偷师,再回来造的大船,历经了快两年的功夫才做好,是打算充做水师的领头船只。

如今康熙竟然要这个,沙皇不由大惊失色。

毕竟这两艘船的制造是秘密进行的,他谁都没说过,很多人只知道沙皇在海边派重兵围起来,只以为是在建造新的港口。

哪里会知道,他建的不止港口,还有大船?

这个消息竟然被康熙得到了,他是怎么知道的?

沙皇矢口否认有两艘大船的事,康熙总不能派人直接过来抢吧?

康熙确实不能派人过去抢,却直接告知俄国的贵族们,他和沙皇的谈判破裂,以后拍卖会可能无法接待俄国的贵族了。

这就让俄国贵族们十分不满了,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大清的东西,最喜欢拍卖会上独一无二的拍卖品。

如今就因为沙皇的缘故,他们就不能去拍卖会,自然不乐意,于是就纷纷去跟找沙皇,劝说他不要和大清交恶。

毕竟俄国的羊毛买卖还掌握在大清手里,如今国库的进项不多,羊毛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加上俄国其实很多流通的货物都渐渐换成了大清的了,毕竟那边价钱低,质量好。

就跟欧洲一样,很多本地商人的货物价钱比大清高,质量却不如大清好,买的人自然会选择更便宜又更好的货物。

这就让本地商人做不下去了,逐渐就只能进口,比如棉布,比如羊毛制品,既暖和又舒服,重要的是比自己做的漂亮,比本地买的便宜。

本地货物已经毫无竞争力,如果让本地商人重新做起来,就需要国库来补贴。

沙皇和贵族都不可能愿意,因为这个补贴要一直补下去,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在不知不觉当中,大清的货物竟然渐渐取代了本地的货物,让他们依赖颇深,一时半会根本无法离开。

沙皇才明白康熙为何有恃无恐,原来就等在这里!

康熙确实一点都不着急,只派人交代互市关闭,再让拍卖会拒绝俄国人进入。

反正他有其他国家的人可以合作,压根就不缺人,少一个俄国人也没什么。

但是俄国人却是有钱都买不到拍卖会上的东西,更别提是互市上的货物了。

不止大贵族,就连小贵族都依赖大清的货物,自然一个个跟沙皇抗议了起来。

沙皇能怎么办,只能一个字,拖!

他跟康熙派来的使者说是要船只可以,只能一艘,而且现在开始制造,需要一到两年的功夫才能交付。

一两年后,沙皇说还没做好,难道康熙还能派人直接去船厂看吗?

康熙的回应也很直接,什么时候大船交付,什么时候拍卖会和互市重新开。

反正拍卖会不缺客人,康熙也不缺赚俄国人的钱,沙皇可以慢慢造船,哪怕两年做不好,二十年都可以!

这无赖的回答差点没把沙皇气死,这不是让俄国的贵族死命盯着自己尽快交付船只吗?

康熙就是这个意思,与其自己去催,等着沙皇送船只来,还不如交给俄国的贵族们来盯着。

他们自己人盯着,更近不说,也更方便,都不需要康熙另外派人去看着那么麻烦了。

顾凝宸知道康熙对付沙皇的手段,只觉得妙极了。

要真是让他们这边去催,沙皇多的是理由拖下去,那就太被动了一点。

如今沙皇拖多久都行,反正他其实也离不开大清的货物,暂时缺什么都不会缺到他的头上。

等过阵子沙皇就会明白,大清货物对俄国的渗入究竟有多厉害了。

这个渗入不是一天两天做到的,而是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加上如今这边的工坊都添加了足够的机器和人手,货品制造的效率更高,产量也更多,足够国内用,还能远销国外。

如今不止俄国,就是欧洲和日本各国都离不开大清的棉布。

一年四季都能穿的布料,既轻便又舒适,还结实,价格便宜,是平民的首选。

哪怕是贵族,在外边的袍子必然还是丝绸,但是贴身穿的也用的棉布。

毕竟丝绸穿一次要是洗了就不能穿了,棉布却可以反复洗,哪怕穿着不洗,每天换一件也不心疼,丝绸就不一样了,毕竟价格要贵上许多。

如此依赖大清的棉布,各国压根就不敢跟大清交恶。

不然这棉布从哪里来,总不能他们自个生产,虽然可以但是却做不出质量如此高又便宜的棉布来。

尤其英吉利那边,之前还觉得康熙心善,取消关税后都没有提高棉布的价格。

后来发现当地的布料工厂一家接一家倒闭后,他们才后知后觉发现,康熙不是心善,而是早就有预谋。

可惜太迟了,本地商人不是破产就是转行,根本就不愿意再生产棉布,因为压根就竞争不了。

当地生产的棉布质量不如大清的,价格也要高一些,怎么竞争?

总不能让商人赔本生产,哪怕女王愿意补贴,也不过是一段时间,根本不可能一直补贴下去。

再说了,哪怕一直补贴,也是没有多少赚头,谁愿意做呢!

英吉利女王这才明白大清皇帝的阴险,但是为时已晚。

康熙用的还是阳谋,光明正大要了赔偿,取消了关税,当时英吉利女王还跟身边的贵族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就感觉脸颊火辣辣的,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了。

尤其是那些曾经听过她夸赞康熙的人,都恨不得希望这些人磕破脑袋失忆了,忘掉这件事。

但是英吉利女王想忘记,其他人可忘不掉。

法兰西国王开宴会的时候就公然嘲笑过英吉利女王算是开门放狼进来,而且还夸狼的心肠很好,如今是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英吉利女王气死了,却不能对法兰西国王怎么办。

如今法兰西因为吸收了英吉利之前逃亡过来的人才,慢慢蚕食掉身边的国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欧洲的庞然大物。

他还跟康熙交好,要是得罪法兰西国王,也不知道他会在康熙那边说自己什么坏话,让大清跟英吉利的关系变得糟糕就麻烦了。

哪怕英吉利女王再不愿意,却是不敢跟大清断了贸易联系。

毕竟如今她吃的糖都是大清的御糖,手里的扇子是大清做的,头上皇冠镶嵌的珍珠也是大清的,更别提身上的裙子,布料也是大清的。

要真断了,她这吃的用的穿的怎么办?

英吉利女王还想了个好主意,反过来怂恿欧洲各国来谴责俄国沙皇。

正因为沙皇出了馊主意,派人把哈尔汗国的灾民涌向大清,险些给大清造成极大的损失。

只赔偿两条船而已,沙皇竟然还想要拖延了事,这怎么行!

不过两条船而已,俄国竟然拿不出来,还要一两年,甚至两年都做不出来,实在是天大的笑话了!

沙皇何止在大清用这种手段,在欧洲各国也放下了钉子,不知道弄出多少麻烦来。

欧洲各国早就对沙皇恨死了,表面上却不敢得罪,如今借着大清的事,站在道德高点上就能嘲笑沙皇一番,出一口恶气了。

各国当然不是做事不留名的人,赶紧给康熙送信来,表示一定支持他对俄国索赔。

收到各国来信的康熙就笑了,还给顾凝宸看了,惹得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如今已经入冬了,哈尔汗国的人都回去过年休整,跟俄国那边算是暂时停战。

不然大冬天的,哪怕哈尔汗国的人高大强壮不怎么怕冷,总窝在草丛里一动不动还是很容易受冻着凉,倒不如回去暖和的屋里过冬了。

折腾了俄国人一番,哈尔汗国的人出了一口恶气,一个个痛快极了,欢欢喜喜回家准备过年。

在行宫的一行人也开始准备过年了,顾凝宸如今肚子大了,过年的事由几个妃子商量着操办就行。

哪怕是在行宫,过年一样要热热闹闹的,几个妃子在行宫除了见见自家阿哥,做做女红,看看书什么的,就没什么事做了。

难得有个差事,自然要办得妥妥帖帖,一个个都起劲了,务必要办得极为热闹。

顾凝宸看着手里的信笺,笑着道:“欧洲各国这是跟皇上示好,担心以后大清也要断了他们的货物。”

康熙笑着点头道:“确实,如今他们用着咱们这边的东西,断了可受不住。加上沙皇除了坑朕,欧洲各国也没少被他坑过,自然趁着这时候联合起来谴责沙皇了。”

要一个国家发声,估计就不敢当这个出头鸟彻底得罪沙皇,但是欧洲不少国家一起来,那就不一样了。

康熙冷哼道:“他们倒是识趣,要是这时候一个个不吭声,朕就要把西洋那边的拍卖行也关上一段时间。”

反正他如今不怎么缺钱,关一阵子也无妨,难受的也不是自己,而是欧洲的皇室和贵族了。

估计这些人也猜出来了,于是赶紧出来发声,表示会坚定站在康熙这一边,支持他坑掉沙皇的两艘大船。

顾凝宸就好奇道:“皇上真想要俄国的两艘大船?要是他们滥竽充数,弄两条不怎么样的船只过来怎么办?”

毕竟康熙跟沙皇说的是两艘大船,却也没有说是多大,要沙皇弄来两艘破破烂烂的旧船来打发他该如何是好?

康熙就笑道:“要沙皇真用两艘破烂旧船来打发朕,那倒是好事。”

顾凝宸一怔,倒是更疑惑了:“皇上难不成还能因此倒打一把?”

康熙点头道:“不错,两艘大船都给不起,就能换别的了,朕一向宽容,换成船队能装满的金子就行。”

顾凝宸听得笑了,水师的船队如今是越发壮大了,让他们的船只都装满的金子,恐怕能叫俄国的国库当场破产。

康熙握着她的手感慨道:“很可惜,沙皇估计猜出朕的想法来了。”

所以沙皇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宁愿舍弃那两艘大船了。

船只还可以重新造,国库一破,俄国就危险了。

就跟康熙猜的那样,沙皇很快就答应了,派人把两艘船只开到天津港来交付。

这两艘船又大又宽敞,只要稍微改造一下,安装上蒸汽机就能直接用了。

以防万一,工匠们来回在船只里检查了很多遍,就怕沙皇会在里面动了什么手脚。

要船只走到半路出现破损,那真是人命关天之事!

好在检查过后,船只并没有什么问题。

水师提督谨慎起见,在近海的地方操作船只来回走了几圈,离着岸边不远,有什么事也能立刻救援。

不过来回走了好几天,船只都没什么问题,看来沙皇的心眼虽然多,却明白这船只真出什么问题,康熙就有借口要更多,索性就大方点,直接送过来,也没做什么手脚了。

对此康熙很满意,把大船收编进水师里头,跟俄国之间的事就暂时算是了结。

因为在行宫的关系,康熙今年过年没留下大臣们一起过,让他们各回各家。

免得参加宫宴的话,他们再从行宫回去就太远了一点,索性留在京城跟家里人一起过年好了。

康熙如此大方,大臣们连连谢恩,一个个高高兴兴回去跟家里人一起过年。

行宫内,康熙大手一挥,让所有人一起落座,家里人一块儿过年也就不必那么讲究和拘束了。

过完年,六阿哥就三岁了,他跟着去尚书房上课一段时间,适应得不错。

他一向坐得住,又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徐太傅说典故。

而且徐太傅说一遍,六阿哥就能记下来。

还是有一次顾凝宸打算给肚子里的孩子说说故事,六阿哥就主动请缨,然后绘声绘色说起故事来。

六阿哥平时说话喜欢几个字蹦出来,说故事的时候却尤为流畅。

顾凝宸听了一会,觉得六阿哥压根不是在“说”故事,而是在“背”故事。

他把尚书房的时候听徐太傅说的典故都记住了,然后这时候重复说出来。

就连这说话的语气,听着都不太像六阿哥的习惯,顾凝宸猜测很可能是徐太傅的语气了。

她找来四阿哥一起听六阿哥说故事,四阿哥也点头道:“确实跟徐太傅说得一模一样,六弟记得真好。”

六阿哥被他摸着头夸赞,抿着唇不好意思笑了起来:“四哥,一样。”

顾凝宸一听也笑了:“四阿哥夸小六,不也是夸自己吗?四阿哥从小记性就好,大阿哥背过的书,你年纪小小就记得一清二楚了。”

四阿哥也腼腆一笑,心想他和六阿哥果真是兄弟,在过目不忘上几乎是一模一样了。

康熙听说六阿哥跟四阿哥一样都是过目不忘,也是十分高兴,没有哪个父亲不喜欢儿子聪慧的。

六阿哥既然记性好,那么就要认真学起来了。

被顾凝宸和四阿哥一夸赞,六阿哥比之前更专心上课,这就苦了身边坐不住的五阿哥。

他还以为六阿哥年纪比自己小,肯定会更加坐不住,到时候自己这个兄长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出了。

偏偏事与愿违,这弟弟年纪小小不但能坐得住,还过目不忘。

徐太傅上课说什么,六阿哥都记下来了。

这就让五阿哥更苦恼了,因为六阿哥已经开始正式读书和背书了。

六阿哥正慢慢努力背下来,然后再开始琢磨这些背的书究竟什么深意。

五阿哥还卡在第一步,压根就背不下来。

他下课回去的时候闷闷不乐,被宜妃发现,搂在怀里问道:“咱们的五阿哥是怎么了,一张脸皱巴巴的?”

宜妃轻轻捏了捏五阿哥的脸颊,听他小声嘀咕了六阿哥的事,她就笑道:“这有什么,尚书房里过目不忘的除了六阿哥,也就只有四阿哥了。”

五阿哥想了想也对,大阿哥和三阿哥是必然没有过目不忘。

太子的记性不错,虽然到不了过目不忘的地步,却也记住了大半。

大阿哥读书马马虎虎的,每天还是笑嘻嘻,不也跟没事人一样吗?

五阿哥顿时想通了,觉得有大阿哥这个同伴在,就一点都不担忧和郁闷了。

他想起之前自己的自行车也是只跟大阿哥的一样,越发觉得他们兄弟两个真相似!

于是五阿哥去上课的时候,强烈要求坐在大阿哥身边。

见他没有捣乱,徐太傅就应了。

大阿哥还感觉奇怪,以为五阿哥这是喜欢自己,才会黏着他。

他越发做个好兄长,在课堂上对五阿哥十分照顾。

五阿哥也要开始做功课的时候,大阿哥还会带他回去自己的住处,手把手教导。

大阿哥的功课确实比不过太子和四阿哥,但是要指导刚上课的五阿哥是绰绰有余。

还是过了一段时间,大阿哥才得知五阿哥忽然黏着自己这个哥哥的缘故,气得紧紧握着拳头,心里念叨着:这是弟弟,这是亲弟弟,才没把五阿哥揍一顿!

后来五阿哥还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点心送过来给大阿哥,他能怎么办,就只好原谅这个傻乎乎的弟弟了。

过完年,正是元宵佳节。

行宫里挂满了灯笼,上面还有谜语纸条,谁猜中了就能把灯笼带回去。

都是宫里工匠的手艺,灯笼一个比一个漂亮。

有动物的,比如玉兔、骏马、狸奴、虎头,还有狐狸等等。

也有仕女图,旋转的时候,仕女好像提着灯笼在走动,摇曳生姿,极为漂亮。

还有山水画,在转动的时候,能看见明亮和昏暗,仿佛白天和黑夜一样,十分精巧。

顾凝宸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该选哪个灯笼才好。

六阿哥一眼就相中了一个虎头灯笼,四阿哥就牵着他的手过去猜灯谜了。

对四阿哥来说,猜灯谜简直是小意思。

加上这元宵佳节就是为了热闹和高兴,不可能出特别难的字谜,一看他就猜出来了。

四阿哥说出谜底,守在旁边的太监就把这个灯底部已经准备好的谜底纸条打开,确认答案正确,他把六阿哥喜欢的虎头灯摘下来,送到弟弟的手里。

六阿哥十分高兴,一手提着灯,一手牵着四阿哥的手慢慢向前走。

看着不少漂亮的灯,他都很心动。

四阿哥就笑道:“六弟喜欢哪个就跟我说,我都给你弄下来!”

六阿哥的双眼就亮了起来,他的小手指着一个骏马的灯笼,四阿哥就上前去解灯谜了。

这样一路走一路解,不知不觉四阿哥就拿着五六个灯笼,六阿哥手里也有两个,一时都要拿不住。

后边慢慢走着的顾凝宸见两兄弟闷头解灯谜,这灯笼都拿掉了不少,如今双手都快拿不住了,偏偏康熙还不让宫人帮他们两个拿,四阿哥这身上都快挂满灯笼的样子,她就忍不住好笑。

康熙牵着她的手也笑笑问道:“你喜欢哪个灯笼,朕也给你解开谜底拿下来!”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雪中:人在北凉,觉醒败家子系统 末世轮回转世之前世爱人都爱我 把小师弟当白月光,我变强你后悔什么? 上古补天决 重生之不被书写的人生 九零家属院:和闺蜜一起嫁糙汉 医神重生:星际大拯救 猫猫拥有了吃瓜系统 [猎人]充电宝成精后暖翻全世界 逍遥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