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丈夫下乡后[七零] > 第94章 小乔觉悟

第94章 小乔觉悟(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情书 我原来是个精神病 穿成残疾反派 耳边苏音 阴间地产,荣耀开盘 你这不是耍无赖么 热潮 我在网球部里不断社死 仙门小师妹叛入魔宗后 将太子错认成竹马后

市里的生意不好做, 而且还要评估一下今年的产量。

乔茗茗思索半天,也没有理清什么头绪,干脆又把这事儿扔一边, 等和姜书记商量过后再说。

夫妻俩前段时间给首都寄去的东西早到了, 甚至回信都来了。

最近公社里有了送信员,他们算是县城邮局的临时工,平日负责把县城里三日都还没人来拿的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

寄信也能够托他帮忙寄, 还算便利。

就是寄东西不成,不过这也没问题,如今谁家东西都金贵,就是一袋瓜子儿都金贵, 没了算谁的呢?

人家邮递员的工资每个月就那么些, 又没保险,所以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项业务就不要开了。

阳里公社的送信员叫小宋, 乔茗茗今天一大早起来帮着芸芸忙里忙外,属实累的不轻,这会儿正让宁渝给她按摩按摩呢,就听到围墙外头有人喊。

“乔茗茗, 乔茗茗在家么?”

“在呢在呢!”回话的是宁渝, 说完宁渝起身往外走。

小宋笑笑:“我这次来找对了, 直接从你们村口的小路进来的。”

乔茗茗半点不想从桂花树下的竹床上爬起来,只笑笑道:“那你这次可走错了, 必须得从村里大路上来才行。”

“为啥?”

乔茗茗调侃:“因为我们村儿今天有人结婚办喜酒呢,您这送信的刚好经过, 人家不得塞给你块喜饼吃吃让你带喜送喜啊。”

小宋恍然:“呦, 你要没说我真不晓得, 谢谢乔同志啊,待会儿我就拐过去走一圈,我还找不到媳妇呢,也好沾沾喜气。”

宁渝说笑:“你这条件还能找不到,只要想找估计都能被媒婆踏破门吧。”

多少算个临时工,还是邮局里的,往后转正了就是正式工,是能够在县里参与分房的。

“那哪里能啊。”小宋把布袋里的信递给宁渝,“首都来的。”

紧接着继续说:“我上有老下有小,爷死了爹死了,只剩七十多岁的奶,五十多的妈,加上十二三的妹妹以及七八岁的双胞胎弟弟,就这,谁家乐意把姑娘说给我。”

得,这还真是。

宁渝也是有闺女的,将心比心,谁乐意把闺女嫁给这么一个家庭的人。

妈都50多岁了,还能有个七八岁的双胞胎弟弟,那肯定是高龄产子了。

奶奶大概率没工作,高龄产子还是双胞胎后的母亲身上怕是落下点病。

加上底下的三个弟妹,别看小宋是公社里的人,而且还有正经工作,可一样苦。

宁渝叹气,问:“你现在住在公社?我在公社都没见过你。”

“没呢,我早搬县城去了。我家情况复杂,我爹原来是印刷厂的,有分一套小房子,还好是只有他的户口在县城,我和我娘几个的户口都还在乡下。他这么一走,留下我家那些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厂里也算仁义,没有把房子给收走,四年前我们就搬到县城住去了。”

这其实也是为了把那房子占住。

别说他们贪小便宜,家里这种情况哪里还要什么脸面啊,所以他们户口还在公社,算是阳里公社的人,但在县城却有房,能够参与邮局的临时工招收。

厂里网开一面,公社看在他们家孤儿寡母的面子上也愿意睁只眼闭只眼。这也算“左右逢源”吧,小宋说着都自嘲地笑了笑。

乔茗茗怪心酸的,琢磨片刻道:“你这每天在乡下跑来跑去,往后要是有什么没用到的票完全可以攒起来,下乡的时候瞅准机会换换,别的不说,乡下鸡蛋总比城里便宜。”

以前是家家户户都没有余粮,如今大白米或许还是没有多余的,但地瓜土豆和蘑菇干这些肯定有,送你一袋都没关系的那种。

小宋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自己反正都要跑的,跑一次办成两件事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其中可操作性大了呢,自己换来的东西若有剩余,还能和同事邻居换。

接着再把和邻居同事换的票拿来村里换,自己赚的就是倒手钱。

即使是两个鸡蛋赚一分,但也能薄利多销啊,自己这完全是顺手做的,利人利己。

小宋笑容更加真诚了,小幅度地弯弯腰:“姐,小乔姐,你往后要是有什么东西需要我送,小弟指定帮你送到邮局去寄。”

乔茗茗:“……”

这态度转变的,咋就让她那么想笑呢?

宁渝拿着信封进来,乔茗茗指了指旁边竹桌上的喜饼和糖:“给人家小宋几块吧,咱们家太多了,吃不完得坏了。”

喜饼是猪油做的,放了许多糖,里头甚至还有肥猪肉粒,放久了会出现异味,乔茗茗真不爱吃。

乔茗茗本来就不喜甜食,衡衡是受不了这种又油又甜的,宁渝更是如此了。

只有乔小弟,小弟觉得到山上干活时带一块这种饼去,饿了吃吃挺顶饱的。

但小弟一个人哪能吃那么多,如今天气渐热,小宋往后会帮你寄东西拿东西,还不得谢谢人家。

除了喜饼还有喜糖,要不怎说芸芸这场婚礼办得大方呢,单是喜饼喜糖就让好些村里人欢喜。好几年了,村里婚礼上才出现喜饼。

小宋欢欢喜喜地接了过去,这种玩意儿一看就是村里人自个儿做的,外头难买呢。

他真就转悠到了村里去,果然被程连虎看到拦下,然后又被塞了一块饼和几颗糖。

程连虎甚至问:“有没时间,要不要停下吃顿饭?”

小宋心说自己怎么能连吃带拿,他也不好意思做人做到这个份上。

于是连忙摆摆手,笑眯眯地说了几句“百年好合”的喜庆话后就摆摆手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记起他奶让他记得在家里的菜园里捎带些菜回来,于是就又拐到公社的家里去。

他奶和他娘每年又会回来住上两三个月,主要的目的就是捣鼓捣鼓自家的菜地。

城里什么都需要买,连青菜都需要买,还不如自己家种呢。

所以才说公社大方,不仅把房子菜地都给他们留着,连人头粮也没少了他那上了岁数的奶奶和几个没成年的弟弟妹妹。

像他家这种情况,也真是遇到好人了才能安生活下去。

开了门,进了院,隔壁没一会儿就探个头在院墙上。

“娘嘞,董小叔你吓死人了!你咋回来啦?没在县城呢?”

小宋吓得往后退了一步,瞪着眼睛看着院墙上的人。

董望飞抹了抹脸:“老子就等你,啥时候去县城啊,坐你车去。”

走要走多久啊,他心里琢磨着小宋指定得回来摘菜,所以干脆守株待兔。

小宋点点头:“你等我,我马上就好。”

他的隔壁住着董家,当年那赫赫有名的董家榨油坊的董家。

董家的老大老二都在县城,董老三原本是在榨油坊里工作,后来被劝退了,就在县城里做着临时工。

董老三那种临时工和自己这种临时工还不一样,自己这种是可以转正的,完全是替自己做的。

而他那种属于帮别人代工,谁要是没空又请不了假,就找他这种临时工便好。

董老三长得人高马壮,脑子灵活啥都会,学啥都特快,所以在县城里混了几年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临时工了。

他现在还能吃得消,但等以后岁数大了,爹又走了,没法补贴他了,他难道还能跟着哥哥姐姐过活吗。

公社人都比较怀疑,但想想人家也就一个儿子,没啥负担,也就不多嘴了。

董老三当年在公社里惹的事比较大,直到如今他回公社还是偷偷的回,不敢大张旗鼓。

小宋和他比较要好,才不管他当年犯下的那些事儿,两人倒也能说得来。

摘完菜后洗干净,然后骑上车,董老三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两人就往县城而去。

路上,董老三嗅了嗅:“啥味儿啊,我怎么闻到一股香味?”

“您鼻子还真灵,这可是喜饼的味道,好多年没吃过了吧?”

小宋笑道,心说完全就是狗鼻子。

董老三惊讶:“不得了,好几年没看到这玩意儿了。你这是去哪送信回来?赶上人家办喜酒了人家给你的?”

“对嘞!”小宋道,“刚从上阳村来呢,上扬村的程家会计您还记得不,就是那一家生了四个男孩,老二是当年在整个公社调皮得都出了名儿的程连虎。”

董老三想了想,还真记了起来。

“上阳村啊……”他似乎想到什么,“去年老叶还找我说……”

他声音越来越小声,好似在自言自语,小宋后来就没听到了。

好半天,董老三才好奇问:“上阳村日子过得如何了,听说他们把山柚油卖得不错,今年年初全村都杀鸡宰羊的放开肚皮吃?”

哪有那么夸张!

是嘞,他也觉得夸张。

老叶说上阳村想请他,他没答应老叶,就是因为村里有啥好去的。

自个儿当年原本是要在县城里发展,工作都找好喽,结果最后的关头因为自己多嘴嘚瑟没了。

后来只能来到公社,在公社榨油坊里工作也算干回自己的老本行吧。

谁知又出了那事儿,于是榨油坊的工作也没了。

如今呢,难道他还得去村里?

退了一步又一步,这被那狗孙子知道,不得笑死他!

而且自己临时工做的挺好,每年能干上五六个月,每个月能有30多,也算凑合。

老叶虽然说愿意给开工资给盖房,但是砖头房自家能没有吗,他爹住县城里,他又住他爹家,住的就是砖头房。

至于工资,董老三琢磨着每个月能有十块钱都悬。

榨油一年才榨几天,工资又能拿多少,所以他拒绝了,还是别去折腾为好。

他这人一折腾,总能出事儿。

自己也是有妻儿的了,不能让妻儿也跟着受苦受罪。

回到县城,董宋两家在同一条巷子里,相隔不远。

小宋一把喜饼拿回家,那欢喜的声音都能传到董家来。

董老三又挨老爷子一顿骂,这么大岁数了比不上人家小宋,还嘻嘻哈哈的没个正经样,丢不丢人。

你不丢人,他这六七十岁的老头子还嫌丢人呢!

董老三就不理解了:“我又不是整天闲着,又不是天天吃您老本儿。”

他昨天还去竹厂干活了,背了一整天的竹子,差点没累死!

“这算什么正经事!”董老爷子破口大骂,“有本事就去找个工作,跟小宋一样都行,临时工不临时工的都无所谓!”

“哟,老爷子您真看得起我。”董老三惊得跳了起来,难以置信道,“人家小宋年轻,人家邮局要的就是年轻人,你让我去人家也不收啊对吧?”

董老爷子拐杖敲得咚咚响,气道:“我是让你去邮局吗,你就是随便哪个厂搞个临时工都行,总好过这么浑浑噩噩的。”

是,钱是有赚,吃也够吃。

但终究不长远,而且没有归属感。你东家干完西家干,为了点活整天哈腰点头低声下气的,脊梁骨就会这么被磨弯了的!

董老爷子气得捂着胸口直咳嗽,差点倒在地上,把董老三吓得半死,简直是连滚带爬地爬了过去。

他忙倒水拍背:“您您您老悠着点,我找,我找还不成吗!”

也是难为老爷子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要替他这个不孝操心,要是气出什么好歹来,他就真该死了。

他大哥大姐也得揍死他。

“去,给我滚!”董老爷子指着门外,“小锐是不是在收购站帮忙,你去把孩子找回来。”

“行行行,您别气,我去找。”

说着董老三就出去了,找啥啊,他儿子指定是在收购站里翻旧书看呢。

他在墙角蹲半天,难得静下心来想了想,听到宋家的笑声,忍不住走了过去。

刚刚路上小宋怎么说来着?

上阳村很不错,村里人心眼好还富裕,能搞出喜饼才能给他这过路人一块,换作穷村子可干不出来。

“小宋,你最近几日会再去上阳村么?”

董老三把小宋喊出来问。

小宋摇摇头:“这我不知,得看看上阳村有没有信。不过我想是有的,就是上阳村没有,隔壁黄庄和山羊岭也有。怎么,你想回公社?”

董老三踌躇道:“也没什么,就是想跟去上阳村看看。”

关乎自己后半辈子,总得亲自去瞧瞧。

小宋没多问,只笑笑:“那行,我要是有去我一定喊你,大约就……”

“大哥大哥!这饼真好吃,好甜好香啊,娘说里头的油都能炒几碗菜啦!”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从家里冲出来的小弟抱住了双腿。

小宋笑笑,怜惜地摸了摸弟弟的脑袋:“好吃你就多吃点,有四块呢,你放心吃吧。”

董老三奇怪:“给你四块喜饼呢,程家这么大方?”

小宋道:“没有,就一块,另外三块是上阳村的小乔姐给的。您晓得她是谁不,她就是把那山柚油搞起来的能人。前段时间我听人说上阳村还卖了山葵,山葵也是她搞的。”

他说着感慨:“上阳村也是整个村子的祖坟齐齐冒青烟,有贵人相助,这才扶摇直上。”

董老三愣了愣,拉着他低声问:“来,你跟我说说这位小乔姐是何许人也……”

*

上阳村,旧牛棚。

小宋走后,乔茗茗就开始读信。

谁寄来的?是乔家。

“我妈肯定又得在信里骂我。”乔茗茗看了看信封是乔家,还没拆开看呢,脸上立刻就瘪瘪嘴苦哈哈地说道。

赵琼花女士估摸着是被她和小弟这对不孝子女气的,骂人的功夫蹭蹭往上涨。

如今就是没有面对面骂你,人家也能把骂意跃然纸上,和隔着电话骂也没差了。

果然!

上回寄了那么多东西回去,赵琼花女士觉得她太过大方了,深觉得自个儿闺女就是散财童女,光长岁数不长脑子。

“……家里一应不缺,吃穿都足够,你自己留着吧,没得这么把东西往娘家扒拉的。这也就是你没有公婆在身边,要是有,你这日子哪能舒坦……”

乔茗茗无语摊手:“我妈这方面的思想上还比较封建呢。”

下回就该跟她说这些都是她闺女儿挣的,有宁渝一份更有她一份!

宁渝笑笑:“说到底妈还是关心你。”

上次那波东西是真的多,他丈母娘估摸着也被吓到了。

可不吗!

赵琼花收到这么一堆东西时,愣是不敢搬回家,只能偷偷找上谢善文家,想先放到他家里头。

自己家和闺女家都是筒子楼,人来人往的放个屁都能被整栋楼知道。

要是让人看到小妹从乡下寄了这么一堆东西来,是要闹出些风雨来的。

于是赵琼花每天晚上偷偷出门,今天拎几袋,明天拎几袋,整整拎了三天才拎完。

为啥不一次性拎?

因为家属院有看门的老头儿,老头还养了两只狗,其中一只就是当年把宁渝撵到狂跑的那只。

老头儿自个儿会待在小房子里休息,门只会在十点关。

但那两只狗警醒着呢,夜里谁来都叫,狗叫多了也是引人注意的,所以赵琼花只能一天拎一回。

拎完,东西能摆满整张桌子。

赵琼花看了心里直突突,恨不得立刻跑到上阳村,瞧瞧她闺女儿过的到底是什么日子!

乔茗茗瞧着信,读不下去了,太长了读得她口渴,匆匆看几眼完事儿。

她合起信纸说:“妈过段时间估计又会寄点东西来。”

要强了一辈子的人,连闺女的便宜都不愿意占。每次自己寄点东西回去,她也得寄些来才行,不管多少都是尽最大能力搜寻来的,重在这份心意。

她说完话,宁渝没接。

乔茗茗这才发现宁渝没给自己按摩了,转头看这人蹲在了院子角落的那棵橙子树小树苗边认真看。

“看啥呢?”乔茗茗问他。

宁渝:“瞧瞧这树苗,这阵子我好像没怎么收拾,长得也挺不错。”

乔茗茗看看门外,低声问:“你们那果园拾掇得怎么样啦?”

宁渝:“怎么,你想去看看?”

乔茗茗瞪眼:“我能去?”

宁渝笑了:“这又不是什么机密,怎么不能去呢?”

间谍难道还能有功夫探究你种橙子种水蜜桃吗?资料搜罗来干嘛,没道理啊这是。

乔茗茗立刻坐起身,眼睛发亮:“那就去看去看,我怪好奇的。”

程芸芸对橙子桃子特别上心,乔茗茗不难猜出来这两样东西往后估计在村里发展得很不错。

去也不能现在去。

宁渝施施然地起身:“改天去吧,还要再等等。”

等啥呢,乔茗茗也没问,她特别关心今年能不能吃上心心念念的橙子,明年能不能吃上思念已久的桃。

然而“改天复改天”,乔茗茗又要开始忙了。

油茶树得除草,然后追肥。反正事挺多,忙完这个又得去看顾看顾山葵。

她还拄着拐杖,跟随村里人和宁渝、孔帆老师一行人进山,又找到个适合山葵生长的山谷,然后忙着让人开垦出来。

村里人喜欢这种忙碌,见识过山柚油和山葵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后,恨不得把这两样东西种满附近的山。

终于告一段落后,乔茗茗又被周主任喊走去隔壁四个同样种植了油茶树的村中视察了。

是的,视察。

她都有点懵,叫上她干啥?

周主任心说,宁渝是脚踏实地的孩子,但乔茗茗却是天马行空的性子。

找小乔一起到处走走,她说不准会再度“语出惊人”,能一秃噜嘴给这几个村说出几个致富的道道出来。

乔茗茗反正是万万没想到周主任打的是这个主意,她反正就装鹌鹑,惹得周主任不停瞅她。

怪哉,今天嘴巴是冒泡啦?

怎么忽然这么安静?

乔茗茗眼观鼻鼻观心,点点头:“对的,这几日吃上火了。”

谁晓得你周主任打啥注意!

哼哼,她乔茗茗才不傻呢,扛个上阳村都怪累的,哪能再把包袱扒拉到身上来。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利姆露今天拯救世界了吗 什么叫做斗傩大陆啊 当豪门假少爷穿成雄虫[虫族] 三十而婚 我怀了你的孩子![穿书] 虐文,但是发疯文学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 位面最强中间商 普通人如何在御三家生存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