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团宠幺叔五岁半(清穿) > 第123章 123

第123章 123(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魔尊总想父凭子贵[穿书] 嫁给豪门大boss 家属楼来了个大美人[八零] 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科举之孙山就好 [原神]雪夜溯回 反派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钓系美人,狗勾独家 直播非遗从榫卯开始

五爷允祺, 乃是先皇宜妃郭络罗氏所出,从幼年起,便跟着仁宪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在慈仁宫长大, 直到二十八年宁寿宫落成才搬迁。

孝惠章皇后出身科尔沁, 论起身份,还是孝庄的侄孙女,可惜却完全不通汉文,多年来甚至一如既往, 完全没有丝毫进学的意思。

这背后, 恐怕是孝庄和整个满蒙朝廷所乐于见到的。

便是孝庄文皇后本人,对于汉文的熟练度也远远比不上满蒙语言。

她曾与苏麻喇姑一同仔细学习过满文,苏麻喇姑更是因为一手漂亮的满文字体,被亲指为圣祖爷“手教国书”, 成为圣祖爷的满文练字师傅。

这种对文化的排异心理,实在太过短视。

完全不足以叫一个国走向长远未来。

胤禛从前没有如此深的感悟, 最近二年, 却越来越深入的感受到了汉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前些日子, 小幺学到了《礼记·乐记》——

“乐者为同, 礼者为异。同则相亲, 异则相敬,乐胜则流, 礼胜则离。”

小家伙不知是否从“仙家”那里听到些什么,专程跑到他面前, 绕着圈子提到了“汉满蒙和家亲”的设想。

“四哥,要是大家都能求同存异, 发挥自己的长处就好啦。”

“四哥叫我看了这么多书, 我可喜欢汉文了, 当然也会喜欢汉人。没有他们,哪里来的连珠铳、御稻米、自动灌溉、汉阳铁厂、四喜丸子、鱼羊鲜、……”

胤禛:“……”

还以为幺弟成熟了,后面就完全变成了报菜名。

不过,小幺这番话确实与他所想不谋而合。

文字中凝聚的前人智慧,是一个国家想要向前的必要力量源泉,更是他们该珍之重之的宝藏。

与其说是他们接纳汉文,不如说……

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力关系。

胤禛收回神思,淡淡凝望张廷玉:“衡臣,你可还记得世祖爷(顺治)走后,向世人公布的那份遗诏?”

张廷玉面色渐渐沉重起来。

他如何敢忘记。

世祖爷的遗诏内容,完全就是一份罪己诏啊。

张廷玉不敢多想,庄严跪地,将脊背挺得笔直答:“老臣记得。”

胤禛这回没阻拦他,起身踱步到宝座前,背对张廷玉。

他径直诵道:“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因循悠乎,苟安目前,且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①”

雍正负手而立,仰头看着养心殿上的“中正仁和”匾。

“遗诏虽是如此书,朕却不觉得,皇玛法心中当真认为……习汉俗有罪。”

张廷玉一瞬便听明白了。

皇上这是觉得,世祖爷没能成功推行汉俗,与孝庄文皇后脱不开干系。

万岁爷不明说,自然是顾念着这位曾经的太皇太后的颜面。

斯人已矣,往事已过,如今往后所行之道,才是真理。

而从五爷开启,就更像是一种与满蒙老臣的宣战。

似乎是明白了雍正的决心,张廷玉道:“万岁心中欲行之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或许一时不能看出,但若真能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惠及的便是子孙万代。微臣愿以微末之力为皇上分忧。”

胤禛转过身,亲自将张廷玉扶起:“有你这句话,朕总归是安心的。”

张廷玉又问:“只是,不知万岁可有想到如何叫五爷再习汉文?”

听到这话,胤禛忍不住弯了唇。

他重新坐在宝座上,笑道:“朕那个幺弟,近来学问进步不小,朕瞧着要叫老五开始学汉文,这个小老师最是合适。”

张廷玉手一抖,差点没把御赐的茶水撒出来。

咸福宫阿哥?

那个昨儿刚刚被朱轼痛批一顿,马齐提起就头疼,就连他这个最会周旋的都扳不过来的小阿哥,您确定?

胤禛用微笑向张廷玉表明,他心意已决。

张廷玉一噎,只好在心中为五爷默默捏了一把汗。

等待允祺的,徒剩下无法预知的玄妙。

*

胤小祕这位新上任的教书先生,反而是最后一个才知道此事的。

彼时,五爷已经完全被雍正说服。他不知被灌了什么迷魂汤,满心觉得自己的幺弟是世间第一小天才,他能跟着补习汉文,就该偷着乐了。

咸福宫内,小家伙已经快乐到要满地打滚了。

银翘在一旁递个眼色,五花便眼疾手快窜上去,将小阿哥拦腰抱起扛在肩头,火速掀了棉帘子往殿中走。

“小阿哥,外头大冷的天儿,您还是在里头火炕上打滚吧,您滚几个奴才都不拦着。”

小家伙钻出脑袋凶巴巴:“你才滚呢,我这叫分享快乐~”

五花是理解不了小主子的歪理,却打从心眼里觉得他们阿哥天下第一好,嘴上哄道:“对对对,您说的都对。今个晚膳想用些什么?”

话音落,胤祕被他轻轻放在火炕,倚着炕桌坐下来。

小团子单手撑着脸颊,双腿就势一盘:“外头大雪天怪冷的,就吃个热锅子吧。五哥待会儿要来,听说他也能吃辣,就不必弄鸳鸯锅啦。”

五花领了命退出去,胤小祕当真在火炕上打起滚来。

一骨碌,二骨碌,三骨碌,咚——

撞在了火炕边缘的长条案上头,脑袋很快起了一个大包。小家伙天天受伤,一点也没在意,趴着身子,伸出一只胳膊使劲儿在案桌上头摸索。

青色玻璃花瓶,不对;

四哥送的万花筒,不对;

一本不薄不厚的书册,就是它啦。小团子抻长了胳膊,脸都憋红了,终于将这本书勾下来,重新躺平在热乎乎软绵绵的火炕上,真舒服呀。

胤小祕蹬蹬腿儿,将鞋子胡乱踢掉,仰头瞧一眼窗外飞雪,这才心满意足的翻开了手上的书。

这本书名叫《孩子们的魔法拼音国,从AOE开始》。

听名字就知道,一定是跟二筒换来的,也算是他开始当小老师的与众不同的教材。

小团子已经提前看过一遍,觉得这个拼音王国十分有趣,配合上另一本注好拼音的《康熙字典》,简直就是学习汉文的最好工具啦。

他忍不住跟盆栽玄烨道:“还是阿玛厉害,我出生那年《康熙字典》就成啦,现在可是推行拼音的好东西呢。”

挪到火炕长案桌上的人参根枝轻轻晃动了一下,微弱到几乎察觉不出来。

小团子半晌没有得到回音,叹了口气:“果然摘了人参须须,阿玛就又得重新养着了吗?”

这回,人参根使劲晃动,连叶片都有了感应。

胤小祕正想问阿玛要不要试试跟他一起泡温泉,外头明间一阵响动,银翘掀了帘子进来:“小阿哥,五爷来了。”

这是胤禛特意吩咐的,叫他们兄弟先碰个面,商定好授课时辰,往后同样在养心殿西配殿见。

老五就比雍正小两岁,却并未蓄须,走进来满身满脸都写着“我很好骗”四个字。

小团子顺着炕头滑下去,鞋子都没穿好,飞奔到五哥面前抱住大腿:“五哥,我要你带的糖葫芦呢!”

五爷笑着,从朝服内摸出厚厚的油纸包裹好的糖葫芦,一层层打开递过去:“这东西可不能多吃,小心吃多了坏了牙。”

胤小祕露出小梨涡一笑:“平日里也吃不到嘛,廖公公虽然能做许多美味,这种东西还是外头的小商小贩做的才有那个意思,宫里就不行啦。”

五爷嘿嘿笑着,分明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眼中却是黑白分明。

小团子满足的吃着糖葫芦,银翘无奈笑着,请五爷入座,叫人上了热茶,熏笼抬到了里间,给这位暖暖身子。

没大一会儿,小厨房递话进来,说锅子已经做成了。

兄弟俩热乎乎用了一顿麻辣锅子。

今岁上贡的四川汉源花椒,配上翡翠辣,咕嘟咕嘟的沸水里煮了片的薄如蝉翼的羊肉片、小鱼丸、虾滑、各种蔬菜等等,闻着就叫人来了食欲。

胤小祕特意给五哥亲手调制了一碟子蘸料,叫老五这个最习惯蒙古吃食的亲王,也哼哧哼哧吃圆了肚子。

小团子边吃还不忘给允祺挖坑:“对啦,五哥,听说你在热河那边也有个府邸呀?”

胤祕说的是曾经的老五爷府。

康熙四十八年,复立旧太子时,允祺与三爷和雍正一同被封赐亲王。

之后,他在热河行宫附近得赐府邸一座,夏日跟着汗阿玛和玛嬷外出避暑时便

住在那头。等到他正式搬到了朝阳门内烧酒胡同的恒亲王府,那地方便被称为“老五爷府”。

允祺不明白幺弟提起这个做什么,但还是老实的点点头。

胤祕凑过小脑袋,压低声音道:“明年夏天我们叫四哥一起去避暑山庄吧,老在圆明园多没意思呀。到时候,还可以去五哥的老府邸去玩一玩……”

说到此处,他不好意思的搓搓小手:“要是五哥能把那里给我玩,我当然也不会嫌弃的嘛。”

允祺:“……”

汗阿玛钦赐的,他倒是想,也没那个胆子啊。

不过,建议皇上出巡倒是可以尽一份力的。毕竟满蒙到了明年,也确实该去巡视威慑一番了。

兄弟俩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允祺几乎完全掉进了小幺挖好的坑中,还傻乎乎乐呵着不自知。

一餐饭罢,大获全胜的小老师总算是想起了正题。

胤小祕随手抹抹嘴,等人撤掉了桌上的锅子碗盘,这才翻出那本书,放在了自个儿和五哥中间。

小团子板着脸,努力做出一副朱轼的老学究样子:“咳,想学好汉文,就得从aoe开始。”

允祺吃得晕晕乎乎,觉得幺弟说的这句话太深奥了,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

他摸了摸后脑勺:“……什么叫……啊我额?”

胤小祕痛心状:“五哥啊,aoe都不会,你还差得远呐~”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龙刺(绝对零度) 帝国雪绒花 我,八皇子,不服来干! 假天子:替身十年,满朝求我登基 大乾驸马:开局被浸猪笼 我靠娶妻纳妾富甲一方 南国风云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水煮宋朝之文华风流 开局惊动武帝:这首诗是你写的?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