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石文炳在家中病了, 太医瞧过之后说是气急攻心,朕已经传了口谕, 让他不用记挂公务, 好生养病。”康熙说道。
这得夺笋啊。
郭宜恨不得给康熙竖个大拇指,论心黑,还是您更胜一筹, 杀人又诛心,“您这是怕他装病?”
想到石文炳要拖着病体起来谢恩的场景, 郭宜心中一阵痛快,这是罪有应得啊。
若是没有石文炳在后面撑腰,巴刚科怎么会如此嚣张?
依照巴刚科行事风格,平日纵容奴才欺男霸女、为祸百姓,恐怕早就被人套麻袋拖到小黑巷揍一顿。
所以石文炳今日所受的苦楚,都是他前面犯下的罪孽导致,巴刚科等人也是, 怨不得旁人半句。
“朕是那样的人吗?”康熙横眼看了过来,显然对于宜妃的回答很不满意。
“是臣妾误会了。”郭宜笑道,不过康熙真的没有这个意思吗?
康熙顿了顿, 细想起来好像的确是有那么点不信任的感觉, 但是,他指派太医的时候确实没有想这么多, 也确实出自于一片关爱。
他看了一眼屋外, “梁九功。”
“奴才在。”梁九功从外面快步走进来。
“朕问你,先前朕派人去石文炳的府上去诊病, 旁人怎么说?”康熙问道。
这宫中对流言了解最多的就是梁九功了, 先前几次后宫的流言都让他查办的, 石文炳之事虽关乎前朝, 但是梁九功未必一点风声都不曾听说。
梁九功的神色稍微迟疑了一下,神色为难,“这……”
而后,立马打了马虎眼,笑着说道:“自然都是称赞您宅心仁厚,关爱臣民。”
就是那么一点点的迟疑,就让康熙看出了端倪,他笑道:“怎地?你也觉得朕好忽悠?”
“这奴才哪里敢呢?”梁九功连连躬着身子,死皮赖脸,不愿意承认,“皇上担心石大人的身体,特令太医前去诊治,这正可谓是天恩浩荡……”
“行了,朕还不知道你嘛,三分都能吹成七分。”康熙打断他的话。
“奴才句句属实。”
“那这话要不是真的,你可是欺君之罪。”康熙开着玩笑,顺手抿了口茶水,吃完涮锅子的之后,总觉得口渴难耐。
梁九功整个人愣住,神色惶惶,“这……”
“说吧,再溜须拍马,朕就让你滚回去做个小太监,天天涮马桶。”康熙骂道,但显然没有真正生气。
“奴才倒是也听过另一种说法,有人怀疑石文炳大人失了圣心,不得皇上待见,所以皇上以为他是以病拿乔,这才故意让太医去上一趟,表面上为探病,实则是警告。”梁九功说道。
且持这种看法的人居多,他们一致都认为皇上是厌弃了石文炳,不好直接的对付人,才用了这么一招折腾人,一边骂石文炳不谨慎犯下这种错误,一边感慨皇上的无情。
康熙闻言,也没有太大的意外,现在连他自己都开始在反思当时是不是真的抱着这种想法了。
“奴才瞧着这些人都是乱嚼舌根,皇上一片真心,竟让他们这么糟蹋了。”梁九功义愤填膺,骂了好几句,啰嗦着这些人眼瞎,不识好歹。
康熙被他念叨地头都麻了,挥挥手让他赶紧下去。
梁九功聒噪的声音戛然而止,“嗻。”
圆润地溜了出去。
“朕瞧着他,真是愈发的油嘴滑舌,一天天没个正形。”康熙看着梁九功的背影说道,言语之中颇为嫌弃。
不过,康熙也就是嘴上说说,实际上他对梁九功十分的信任,这其中固然有多年的情谊在其中,更重要的是康熙很清楚,离开了自己,梁九功什么也不是。
一朝天子一朝臣,梁九功的利益与他紧密绑在一起,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做到哪个份上,梁九功心中门儿清,故而,康熙也对他十分放心。
而且,今日之事,梁九功若是不想说,便不会故意让他看出端倪,勾起他的好奇心的,让他再三追问。
“朕没想到他们会这般胡思乱想。”康熙思索片刻,竟然对石文炳生出了几分同情之心,要不要赏赐点些物件补偿一番,安抚一下臣心。
郭宜说道,“众人有此想法也实属正常,皇上爱民如子,石大人如此行事,岂不是与皇上的指令背道而驰,民怨激愤,若不是皇上及时解决,恐留下祸端。”
康熙想到那些围观的百姓脸上的笑容与感激,心中迟疑,罢了,也该让石文炳长长记性,既然决定约束八旗子弟,那便不能心软。
他喟叹一声,道:“这些人啊,一天到晚,竟琢磨朕的心思,要是把这功夫放在朝廷之上,何愁江山社稷不稳?”
那还不是因为猜对有奖!但凡身居高位者,无论明君还是昏君,都喜欢别人歌功颂德,连她不免俗,偶尔听着兰心她们的吹捧,心情十分愉悦,不然,也不会自古以来都被贬的都是直言不讳良言逆耳之人。
而且她自己也是天天一口一个“皇上英明”“皇上仁慈”,张张嘴就能获得好处的事情,谁不愿意做呢?
郭宜不想回答康熙的话,偶尔拒绝议论政事,免得让康熙觉得自己上赶着干政。
自打与康熙交流过对朝政之事的看法后,郭宜时刻把握着分寸,进一步就要退半步,为的就是给康熙留个好的印象,免得得意忘形,日后阴沟里翻船。
当然,康熙也就是感慨两声,并不需要人附和,他又叹了口气,端起茶碗准备喝口水,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换个茶水吧。”
“内务府昨个送了一罐九曲红梅,皇上要不要尝尝?”郭宜问道,听内务府说这是今年的贡品,她还没有来得及喝。
“那就尝尝吧。”康熙说道。
郭宜让堇姑姑泡上一壶九曲红梅送上来,顺便再拿点果脯、糕点。
昨天,来翊坤宫送茶叶的小太监附赠了一个消息,说皇贵妃吩咐内务府给德妃送的是碧螺春,若无意外,以后每年都会是碧螺春。
碧螺春事件发生时她穿过来没多久,那时候同皇太后的关系紧张,被德妃钻了空子,借着一杯碧螺春摆了一道,好在当然顺利摆平了。
如今看来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德妃被幽禁永和宫,她还是康熙的最为宠爱的宜妃,不知道德妃如今再看到碧螺春是什么感觉。
不得不说,皇贵妃此举颇有几分康熙的行事风格——杀人诛心,这是得到了康熙的真传吗?
新茶泡好之后,康熙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味道绵柔,入口顺滑,赞赏道:“确实不错,回头乾清宫也放上一点。”
郭宜也喝了一口,确实如同是康熙所言,按照她主观且不负责任的评断,她认为九曲红梅比碧螺春好喝,问其原因,就是对德妃的厌恶。
“对了,臣妾想问今年胤祐是不是可以不用去看望戴佳氏了?”郭宜放下茶盏问道,马上就是过年了,戴佳氏还在冷宫,想着她去年如同疯魔一样的表现,实在是不愿意让胤祐同她再见面,“臣妾已经备好了东西,想着让堇姑姑去走上一趟,算是胤祐的心意。”
康熙犹豫了会,还是答应了,无非是觉得戴佳氏还在冷宫之中,胤祐作为儿子竟然不去探望实属不应当。
“若是戴佳氏真心悔改,以后便让胤祐亲自去送年礼,若是冥顽不灵,倒也免得胤祐再受伤害。”郭宜说道,康熙重视孝道,万不能在这上面疏忽大意,免得让康熙心生嫌隙。
听到宜妃后面的说法,康熙才点点头,“如此也好,你让胤祐将东西送到门口不进去就行,免得落人口实。”
胤祐的身上已经背负了太多的东西,所以能攒点好名声就当是积福了吧。
郭宜一听,立马说道:“还是皇上想得周全,臣妾佩服之至。”
不但可以免去两人见面,顺便还可以给胤祐炒作一番名声,何乐不为呢?
得到宜妃夸奖的康熙有几分得意,他喝了口茶,忽而提到,“昨日,胤禛去给德妃送了年礼,德妃说自个生病了,隔着门让胤禛磕过头就算是可以了。”
不会吧!不会吧!康熙突然提到德妃不会是想把她放出来吧???
“德妃如今如何了?”郭宜问道,打探一下情况。
皇贵妃倒是同她提起过几句因着情绪败坏,又常常情绪激动,德妃的胎像并不好,隔三差五地请太医,其中固然有博人眼球之意,但是有几次确实是身子不爽利。
“她要是不钻那些牛角尖,哪来这么多事?”康熙忍不住皱眉,他也曾叫过去诊脉的太医前来问话,答案无一都是肝气郁结、忧思过虑,需得静心修养。
他就不明白了,她闭门思过,如何还能思出这种病来?难道这心中又是在算计毒害谁?
其实康熙会这么想,其中还有皇贵妃的功劳,虽然每次去给德妃诊脉的是不同的太医,但是他们都是谢诚的人。
皇贵妃只要笼络好谢诚,交代他在回皇上的话之时,事实而非几句,便能达到现在的效果。
当然这件事郭宜并不知情,她就算知道皇贵妃在德妃的事情上有所行动,但是具体做了什么,皇贵妃也不会事无巨细全都告诉她,她也很难猜到。
“胤祚没有去探望德妃吗?”郭宜问道,胤禛去看德妃能有什么用呢,德妃的一颗心可都挂在胤祚身上呢。
“太医说胤祚的病情微微有了起色,最好不要再受刺激,所以朕没让胤祚去。”康熙说道,为了儿子的身体着想,德妃想必还是能理解的。
“那倒也是,今年过年之时,皇上要同祖宗念叨念叨,让他们保护子孙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郭宜说道。
康熙点头,就算是宜妃不说,他也会这么做,他好不容易有了这几个儿子,定然是视若珍宝。
他不止要和祖宗说道,还要乞求神明的保佑,希望他爱新觉罗家族以后能够人丁兴旺,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