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金庸城的也是禁军,大概有个二三十人,不过带领他们的是卢志。
而守卫此处的只有十余人,牛二是第一个拔剑的,其他人问讯赶来,将刀剑指向对方,其中很多人还是老相识,咱们要自相残杀,至于吗?
卢志看来,当然至于,他犯下的是弑主的重罪,一旦放裴頠出去,消息会不胫而走,他卢志将成为万人所指。这个罪名很像是大晋开国前的贾充,他指使成济用长矛刺死了当时的皇帝。
贾充很幸运,在朝中众人纷纷要求将其斩首灭族的时候,司马家为他撑腰,只是将成济当了替死鬼。卢志有贾充那般幸运吗?他犯下的罪过不是个人能够承担,说不定会危及他的范阳卢家。
因此,今天在朝堂上,皇帝司马颖可以说放人,太傅乐广更是建议放人,唯独卢志做不到。你们当然无所谓,我卢志的身家性命与家族命运全押在里头呢!卢志带人闯进了金庸城,他计划的是立即将裴頠当场斩首,至少先帝死亡的原因不会被泄露,至于因此闯下多大的祸事,荆州方面又会如何,卢志已经顾不上了。甚至可以说,卢志今天是带着必死的决心,他宁愿身死此处,也要换取范阳卢家的安然无恙。
在他的对立面,十余名禁军拦阻,他们听自己长官的命令,为人犯安危誓死相争,虽然都知道卢志是成都王身边的红人,却看起来不准备卖他这个面子。
卢志喝道:“至尊口谕,即刻处死人犯,旁人休得拦阻!”
见同伴似有所动,牛二一名普通的军卒,却在关键时刻发话,“刘中郎说过,让我等在此保护裴尚书,无论谁来都不可松懈。”
这句话打消了守卫军卒的疑心,你卢志厉害又怎样,我们只听上级军官的。裴頠对牛二投过去感激的目光,就觉得他不一般
,原来本领也是可以的,有了这十来个人保护,虽然数量不多,却够对方啃一会的。
卢志心急如焚,他在思量,如果让带来的禁军动手,他们会不会拼死一战,那意味着禁军内部手足相残。大家平日里常见面,其中大多是一起喝过酒的,称兄道弟的时候难免出现,突然间动刀动枪,总归有些不太好。
见到此情此景,裴頠站起身来,对军卒说道:“各位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们不是一般的军卒,是禁军,而且是禁军中守卫皇宫的精锐。你们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宫廷,最重要的是执行皇帝的旨意,这个不错吧?”
军卒们虽然没有表示,但还是认可他的说法的。裴頠见效果还好,继续说道:“我裴頠大小也是个尚书令,朝廷并无旨意将我罢免,你们杀我能够仅凭卢子道一句话,难道不需要看看圣旨怎么说吗?就不怕事后被追究责任吗?”
裴頠的道理讲的通顺,当年成济听了贾充的蛊惑,用大矛扎死了皇帝曹髦,最后落了个诛灭家族的悲惨下场,难道你们不怕?
卢志见军卒被他说动,不觉笑出声来,“裴逸民,你以为你是谁?哪怕你是尚书令的时候,管的也是尚书省,与禁军无关。我今天来是代表至尊的旨意,杀你天经地义,各位勿要迟疑,若是误了至尊的大事,你们头上又有几颗脑袋可以砍?”
这些禁军是卢志调来了,他们的长官吩咐过听卢尚书指派,如果出了事也是卢志,或者是他们长官的,一个个又恢复了常态。不过,裴頠不是说杀就能杀,中间还隔着十几位与他们同样的禁军,难道需要大家先火并吗?
卢志不想再等,喝道:“动手!斩杀裴逸民者,我卢志担保,提拔为殿中中郎,封关内侯!其余人皆有重赏!”
卢志是新皇帝最信
任的人,又是新任的尚书令,禁军们相信他的承诺,纷纷举起了兵器。对面,牛二手持长剑毫不相让,他的伙伴你们也坚定的守护,大家都是禁军,谁也不比谁差,这个时候不能做让人瞧不起的怂货!
恰在此时,一声呼喝从入口方向传来:“圣旨到!”
声音很尖利,听起来像一名宦者。军卒们放回了刀剑,圣旨到了,听上面怎么说照办即可,用不着拼杀了。
卢志一下子懵了,圣旨怎么可能这么快?司马颖会为了裴頠单独下旨吗?圣旨不需要中书省批准后发布吗?
卢志催促禁军动手,却没人听他的了,还是先听完圣旨再说。
裴頠看到,脚步匆匆前来传旨的是熟人,郑爽展开后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故尚书令裴頠速赴太极殿偏殿议事,钦此!”
卢志想骂人,这他娘的算圣旨吗?还青纸诏书,就是喊人去开会而已,骗鬼呢?
郑爽还就是骗他了,圣旨任由他看,绝对没有造假嫌疑,签字完全属实,连大印都是真的。
禁军们看完,任务完成,他们可以走了。卢志很无助,留下来只是个笑话,他急匆匆离开。
裴頠看着郑爽,深施一礼,“感谢郑内官救命之恩。”
要说这圣旨的真伪,恐怕在场每个人都知道是假的,哪有圣旨只是喊人走一趟的,一道口谕即可,犯得着吗?但郑爽还就是有圣旨,提前盖好了印的青纸诏书,文字是他刚填上去的。
皇宫里主政之人更迭频繁,为了便利都准备好多盖好印章的青纸诏书,你们都可以有,为什么郑爽不能?也不用太多,就这一张,关键时刻救了裴頠的命。
事不宜迟,裴頠要立即前往太极殿,只要见了皇帝司马颖的面,卢志便再也没机会杀人灭口。
郑爽一把拉住裴頠,“裴尚书,你得带
我走!”
裴頠问:“郑内官,你想去哪?”
郑爽一脸无奈道:“除了荆州,我还能去哪?刚才伪造圣旨,足够脑袋搬十次家的,不走的话安有活路?”
裴頠又看了眼牛二,你呢?
牛二道:“荣华富贵,全指望兄长了!好不容易结识一个大人物,我怎舍得让他飞掉!”
裴頠笑了,他喜欢牛二的坦诚,也感谢他与郑爽的救助。
……
卢志终究是行动迟缓了,张宾顺利带走裴頠,出皇宫后遇到溜出来的郑爽与牛二,裴頠的家人也早已被接出来准备好。大家片刻不敢停留,过了城门后向荆州军的大营行去。
路上休息片刻,牛二说:“我有个故事,不知大家想不想听。”
众人都惊疑,歇个脚而已,还有人讲故事?
牛二开口了,“今天能跟随裴尚书,乃是我三生有幸,以后的饭食有着落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曾经救过另一个大人物,他甚至爱比裴尚书权势还要大。”
这个开头很吸引人,大家猜想什么大人物,纷纷询问。
牛二很自得,说道:“楚王攻陷汝南王府,大家还记得吗?”
这个更吸引人,大概三四年之前,牛二比现在还小那么多,那时候你是干什么的?
牛二说道:“我是楚王卫队里的一员,不过因为年纪小,平时只是负责洒扫应对,帮着烧饭倒水。”
大活明白了,一个伙头兵,或者是打杂的,属于军队里较为下等的人。
牛二继续说:“可是,在楚王攻陷汝南王府后,我终于接触到大人物,也就是汝南王。”
众人惊呼一声,汝南王司马亮,曾经的宗室领袖,在杨骏倒台后主持朝政。牛二说的没错,这是一个权势大过裴頠的人。
“我记得很清楚,汝南王须发皆白,被绑在一颗歪脖子枣树上,两只脚悬空,兀自在
哪挣扎。我看到后于心不忍,于是做了一件事。”
什么事?大家都很好奇。
牛二道:“我拿了一块砖头垫在他脚下,那是一块烧焦断裂的砖头。但是,我清楚的记得,曾经位高权重的汝南王在对我笑,还问我叫什么名字。”
裴頠在金庸城问过相同的话,他能理解汝南王那一刻想什么,这不止是一块砖头,更是汝南王的救命稻草,他的双脚有着落了,他感觉舒服多了,他可以思考接下来怎么办了。
这便是典型的雪中送炭,这时候砖头不再是砖头,烧焦断裂并不影响他的效用。汝南王如果不死,甚至于重掌朝政,相信牛二就不止是一名军卒,他可能已经过上富贵生活。
对一个人而言,危难时刻哪怕轻轻的一扶,那都可以感激不尽。牛二说的很对,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场合,他永远没机会认识裴頠,但是他抓住了,获得了裴頠的喜爱。你不能简单说他有心机,牛二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哪怕是另有所图,他至少在别人危难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样是值得称赞的。
而且,好心真的有好报,汝南王感激他,但是随后被乱刃分尸。牛二此后又做了很多好事,他顺利成了禁军一员,因为人品好被上级军官信任,从而有机会在裴頠落难时相助。现在,属于他的春天到来了,裴頠到了荆州仍是栋梁之才,他牛二的生活境遇岂会差了?
大家听完牛二的故事,内心很受触动,看他的目光也变了。
而牛二,从身后背着的包袱里掏出一样东西,上面血迹已经发黑,这是一块烧焦断裂,又沾了汝南王血迹的砖头。
对牛二而言,这块砖头意义非凡,它提醒自己好人终得好报,哪怕上天对你的赏赐没来,也不要放弃自己的善良,继续努力做个好人,你会如愿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