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西晋第一纨绔 > 第435章、牛二的好心肠

第435章、牛二的好心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七大灾厄之主 庶女本色 盛宠邪妃 诸天之天外降临者 重生从零六开始 我的六边形模拟器 遮天:从吞天魔罐开始 妙手神医 厉少:你老婆又爬墙了 后宫凶猛:臣妾是卧底

司马遹觉得,买卖不成仁义在,哪怕是我们之间谈不妥,你也不用当即打脸。

那信函是真心实意而写,你同意了咱们按条款执行,你不同意可以再商量,原封不动转给了司马颖,这是几个意思?

石凡不理会他的急躁,平稳说道:“谢谢你的信函,我才有机会救裴逸民。”

这话说的司马遹一愣,听石凡详细介绍,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先帝司马衷之死存在蹊跷,新帝司马颖正是那个幕后黑手,而卢志是他的头号帮凶。别看先帝是个傻子,他却是司马遹的亲生父亲,杀父之仇岂可不报?没想到,这个关头却被石凡利用了,救不救裴頠我管不着,你怎忍心一转脸辜负于我?

石凡不理会他的质问,继续刚才的话题,“裴逸民是必须救的,殿下与成都王之间,原本我还有所迟疑,现在已经拿定主意…… 我帮的是你!”

司马遹的急躁心情得以平复,石凡明确无误的告诉他答案。不过,你既然倾向于我,又为何要将信函交给司马颖?

石凡还是那句话,“救裴逸民是必须的,支持你是我的选择,不能因为后者而荒废了前者,我要的是两全其美。”

世上真有两全其美之事吗?

石凡不管后者美不美,他要倾尽所能先救人要紧,至于如何帮司马遹,还可以从长计议。

……

裴頠以为自己必死,他竟知晓了皇帝的真实死因,人家怎会让他存活于世?

想来也是悲哀,别看帝王外表光鲜,大晋国自从开国以来,第一位皇帝司马炎明明病情好转,却突然暴毙而亡,很多人猜测当时是杨骏在含章殿下的毒手。第二位皇帝司马衷比他更可怜,司马衷没有想害谁,只是每天定时去龙椅上坐着啃肉,却也落了个非自然死亡。

听说,外面有了第三位

皇帝,就是那个经常在朝会上与他拌嘴的司马颖。死不死的先抛在一边,裴頠有些心灰意冷,司马家的子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遥想宣皇帝(司马懿)当年,无愧于人中之杰,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同样优秀,可谓虎父无犬子,于是才有司马炎顺利的登基称帝。

司马炎这人怎么评价呢,裴頠觉得,大概算是恰到好处吧!他没有那么多雄才大略,却赶上司马家两辈三个人的积累,国力已然比邻居强出一头,蜀汉早早的落败,刘阿斗来了中原“乐不思蜀”。攻灭东吴更是个意外,大军以压倒性优势扑向羸弱的孙家,赶上坏天气已经是最大的不高兴,结果仗打得别别扭扭,各路将领互相不服气,司马炎都打算撤兵了,结果战报说建邺城已经攻陷,他没怎么费力统一了全国。

于是,司马炎是开国之君,还一统天下,这份功劳足以让他与前朝明君相提并论,哪怕他的才能并不超凡绝伦,却受了父辈的福荫,恰到好处的完成任务。这份工作需要他,并不需要聪明绝顶的司马懿,司马炎应该被赞颂,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这就是水到渠成。

不过,裴頠觉得,大晋国要想长治久安,单单一个司马炎是不够的,如果第二任、第三任还是这等水准的,大晋国将渐渐的平稳下来。很可惜,从“痴帝”司马衷开始,败亡之相已经呈现,他当政短短的三四年里,大晋国的基业败坏的差不多了,虽然不是他所愿,司马衷更没有亲手干过坏事,却与他的无能脱不开干系。

从杨骏开始,到汝南王、楚王,然后是贾后相对平稳的一段,继而是河间王、东海王、齐王,然后是今天的成都王。三四年的时间,他们中坚持最长的贾南风也不过一年

多,其中大多数已经身首异处,连累到家人宗族。最惨的还不是他们,大晋的百姓们跟着遭殃,战争频繁发生,壮丁充军不返,灾荒时而出现,流民遍布各处,所谓“民不聊生”大概如此吧!

将罪过全部归罪于司马宗室有失公允,但裴頠觉得,司马家的子弟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裴頠想不明白,为什么世家大族每一代都有杰出人物,无论琅琊王家、太原王家,还是他们河东裴家,亦或是弘农杨家,偏偏是司马家的传人出了问题。

一个在牢房内看守他的年轻军卒反而道破实情,他负责伺候裴頠的起居饮食,没事陪着裴頠聊天,当然主要工作还是看守他不要轻举妄动,包括逃跑或者自残。裴頠对他有种亲切感,喜欢与他聊天,聊着聊着谈到这个话题,军卒说:“合适的人,未必做合适的事。想当初,若是武皇帝(司马炎)选的不是先帝,而是楚王,或者是今天才当政的成都王,相信大晋国不会是今天这个状况。”

裴頠频频点头,一个年轻军卒能有这样的见解,已经很了不起。司马炎错在选了不该选的接班人,他的二十多个儿子随便哪个都好,不用英武不凡,不用聪慧敏捷,但凡有司马炎一半的功力,足以让帝国平稳运转下去,唯独年纪最大的“痴帝”不行。

痴帝是武皇帝皇后杨艳的儿子,是弘农杨家的外孙,他能登上皇位靠的不仅是嫡长子,更多是武皇帝对杨艳的疼爱,是弘农杨家在朝中的影响。大家都为自己或者家族的前途考虑,却无人关心帝国最佳的选择是什么,最终酿成这样的苦果。

军卒对裴頠说道:“裴尚书,你有大才,世人尽知,对荆州石浩然如何看?”

裴頠笑了,“石浩然是我的好友,也是我在

年轻人中最看好的佼佼者。他绝顶聪明,却并不老于世故,他有着奇思妙想,却不纠结于口头,他爱好武艺,却并不推崇暴力。他在荆州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如果朝廷能够重用此人,而不是与之为敌,也不至于有今天的遭遇。”

军卒听后跟着笑,牢房内暂时只有他,他看了看房外,并无他人主意。裴頠也看了看,清楚两人所谈的话题有些敏感,弄不好可以据此叛他的罪。

想到这里,裴頠苦笑着摇头,没人会叛他的罪,他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只可能被人偷偷摸摸的杀掉,怎会有公开的审判?

负责守卫裴頠的有十几人,年轻军卒是其中最忙碌的一个,别人在外面看守,闲得无聊随便做点什么,唯有他在裴頠身边忙前忙后。

裴頠不再说那么沉重的话题,问道:“我裴頠一个阶下囚,你为何这般殷勤?”

年轻军卒以前与裴頠靠的很近,但只是礼貌客气,每件事做的认真仔细,偶尔聊几句也很正式。两人从这几天才聊得欢快,没想到裴頠对年轻军卒很器重,但同时很意外,一个人对别人好一般是有原因的,行伍里的人见惯了生死,很难有单纯的热心肠。

年轻军卒如实答道:“三个原因,第一个是确实钦佩裴尚书为人,您是今日的朝野之望,理应众人景仰,何况我一个普通军卒?第二个原因……说出来您别笑,人家都说裴尚书必死,但我不觉得,而且我认为做的这点事没什么,每天板着脸也是一天,与裴尚书愉快的闲谈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能在裴尚书人生落寞的时候,能与你做个朋友,换个时间我也不配啊!”

这几句是掏心窝子的话,裴頠感动的不是年轻人的好,而是他的话语虽平凡却睿智,充满了人生的大道理。

意思很简单,你又打又骂,又能得到什么好处,你平心静气,自己心情还好,别人也舒服,为什么不能选择后者呢!

“还有第三呢?”

年轻军卒继续道:“第三嘛,我们中郎命令我们保护裴尚书,如果有人谋害,他让我们拼死相搏。”

裴頠奇怪,“你们中郎是谁?你又叫什么名字?”

年轻军卒如实答道:“我姓牛,家中排行第二,因此别人喊我牛二。至于我家中郎,他今天刚对我说,并且让我转告裴尚书。”

裴頠奇怪了,“他不能亲自来吗?为什么让你转告?”

牛二想了想,说:“中郎说他是谁不重要,但他听命于荆州石浩然,今天荆州会有人登上朝堂,当着文武百官要求带走裴尚书。他说荆州的消息是,此事十拿九稳,请裴尚书放宽心等待。”

荆州来救我?裴頠昂头看着房顶,此事当真?

牛二重重的点头,我就说了,裴尚书未必会死,你我算患难之交吧!裴尚书若是出去,可要提携于我!

裴頠欣赏他的直率,拍了下他的肩膀,说道:“放心吧!你说的很对,换任何一个时间,我都不太可能把你当交心的朋友,但此时此刻,你是我最好的兄弟,以后也是!”

牛二显得很高兴,丝毫没有伪装。

裴頠却有点疑问,“你们中郎是石浩然的人,你呢?”

牛二摇头,“我不认识石浩然,但我是中郎最放心的军卒,虽然没有什么职务,但他什么事都安排我去做。今天中郎也说了,他相信我能在裴尚书面前能做好事,而且绝不会向外人透露消息。”

外面有叮当的声响,一群手持刀剑的人闯了进来。

裴頠与牛二都是一惊,很显然,这不是负责看守裴頠的人,难道是紧急派人杀他的?

牛二抽出腰间的长剑,护在了裴頠身前。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打造最强边关 天命败家子 红楼之江山多娇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三国:王业不偏安 论恋爱游戏与虫族的适配度 神明,但十级社恐[西幻]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