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高层会议在金谷城召开,关于对皇室的安排,石凡做了简要说明。
首先,宗室还是宗室,享受各种政治待遇与经济待遇,但是在军事方面权力被收回,王府治安交由地方治安局负责。荆州的楚王、长沙王,加上其他州郡的六七个,大家按照王爵等级享受不同待遇。
其次,即便是经济待遇,全部折算成具体钱粮,不再与百姓发生关联。也就是说,你名义上是长沙王,食邑一万户,那么国家拨给你一万人应该供奉的粮食,但是王府并不直接管理这一万户百姓,甚至不需要明确谁是王府管辖的人。此举可打破王府与百姓的隶属关系,进一步让王府只是尊崇所在,并不天然具备政治声望。
第三,王府设置属官,但属于王府自行养活,只要不是军队,你有钱可以多养一些,没钱不养也行,侍卫参照郡县长官,有几个人保护你安全就好了,不允许以前动辄三千、五千的配备。
众人吃惊不已,尤其是行政院祭酒张华,像石凡这种做法他早先便想提,但怎么可能撼动宗室的利益? 相当于剥夺了他们的军权,也剥离他们与百姓的关联,除了楚王几乎都搬了家,王爷们同意呢?
石凡答道:“近两年的发展,尤其是荆州与南面的龙编与番禺,大家都看到金钱带来的好处,你只要腰缠万贯,一样出入富贵场所,一样结交高层人士,与王爷们又有何异?我虽然拿走他们一些东西,但同样给了一些,比如钱财与田地,这些人可以选择富甲一方,岂不是更好?”
与会之人纷纷点头,近三年多的发展显示,荆州人的价值观念确实不同了,从金谷书局最近发行的两本书便能看到。第一本叫《胭脂球》,描写了一个豪门贵妇,却因为家族没落最后沦落红尘,但一直坚持自己贵妇人的做派,因
此处处被人嘲讽,一个低贱的妓女,还要事事讲究排场,丢人不丢人?
这部作品是石凡亲手所为,不过没有署自己的名字,而是借用了“兰陵笑笑生”的艺名,目的是通过小说告诉大众,现在的价值观不同了,没有钱还老想着地位,那是很荒唐的。
紧接着是第二部作品,这次倒不是石凡所为,作者是荆州的首任史官兼图书馆馆长干宝,他写了一本《有钱人》,说的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江夏有个世代做行商被人瞧不起的年轻人,突然之间因为一笔买卖发了财,于是开始走入上层社会,结果对新环境下的种种礼仪不清楚,也不知道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连说话都总是不到点上,因此爆发出种种笑料。
这本书很畅销,成为干宝继《搜神记》后新的代表作,目的是讽刺那些乍富的人,不能因为只是有钱了,便企图拥有别人几百年积攒才有的东西,你在赚钱的同时,也要多读读书,也要自身修行。这本书的出现引起极大共鸣,虽然旨在讽刺挖苦,客观说明社会上类似的人很多,不少人抓住商机一举发财,几乎是一夜之间境遇天翻地覆。
人们嘲笑“有钱人”,也嘲笑那些曾经有地位却没钱的人,社会处于一个过渡期,旧的秩序被人唾弃,新的秩序并未完全建立,也许要十年八载,甚至几十年来缓和。石凡这时候对皇室做出的调整,力度不可谓不大,既然楚王府与长沙王府都欣然接受,荆州高层会议并无什么意见。
尤其是让长沙王做珠崖太守的提议,众人暗竖大拇指,对长沙王而言,这是他的世外桃源所在,对荆州而言,却是与皇室骨干友好相处的新尝试,如果珠崖能够成为一方乐土,对荆州乃至整个大晋国意义重大。
石凡在会议上表态,各项政策向珠崖倾斜,修个桥
过去暂时做不到,但水路交通方面要考虑,重点是把珠崖的经济搞上去,让珠崖的人口多起来。只要大陆上有人稀罕珠崖的物产,只要那里的风景足够奇秀,相信珠崖会成为一张新的名片,大家都表示支持,参加今日高层会议的有,行政院张华,律法院刘颂,治安局长苏悠,襄阳书院华裔,监察院傅咸,刺史府石崇,将军府杨奕,以及元老会的召集人王济。
这其中,除了石凡与杨奕是年轻人,其余都是老成持重之辈。在第一个决议方面,大家没有意见。接下里的第二个议题,大家以为应该是三路大军攻荆州的事,但是很遗憾,石凡似乎没把打仗的事放心上,而是提议设立专门的财务大臣,独立于现有的刺史府与行政院,负责所有军政及商贸、民政的财务管理,重点是关于财务方面的规划与审计,石凡要引入的是预算会计与审计工作,他认为荆州现阶段到了恰当的时候。
随着石凡详尽的讲述,大家才知道财务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财务预算管理的模式与以前完全不同,其中益处显而易见,需要克服的困难也有很多。而审计工作旨在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整体环境,属于人心贪利、社会开始“腐化”后的必要手段,首先从官府做好,然后是各大家族、各类商贩,在事情没完全变糟的时候提前制定规范。
大家一开始还很疑惑,听了石凡的整体套路,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举手表决后通过决议,由行政院提出候选人后,在下次高层会议上讨论。轮到第三个问题,石凡因为征战在外,待在荆州的时间很短,这次回来后发现各方面发展的很好,在座的石崇、张华等人配合的很紧密,又有律法院的监督,元老会的制约,基本出不了大乱子。
石凡很高兴不用忧心日常事务,他提到的
第四个议题关于军务,准备设置四大元帅八大将军,虽然是荣誉称号,却可以树立一个标杆,激励将领及军卒奋发向前。四大元帅的候选人是石超、陶侃、岐盛与杨奕,都是可以独自统兵一方的英才。八大将包括跟随他很久的许彪与北宫纯,三位异族将领郝度元、姚柯回与杨茂搜,镇守关中的将领李肇,水军都督暮冲,以及在这次洛京之行中帮了大忙的祖逖,正好八人。
除了四大元帅、八大将军,还有不少优秀将领落选,比如在河间王攻伐期间守卫江陵的张椒,比如两届仕考的武科状元干宝与张昌,以及襄城公主身边的赵妮,还有石凡将军府的主簿荀灌娘,以及年青一代的姚戈仲与杨无敌等,全部授予准将头衔,除非四大元帅、八大将领有空缺,否则寻常将领能够到达的最高峰只有准将。在这个头衔之下,还有种种级别设置,为普通军卒上升提供通道,只要努力干,战场上奋勇杀敌,你可以是伍长、什长、百夫长,然后是校尉、都统,再向上便进入准将级别。
除了四大元帅与八大将军是新设,这样的军制已经在荆州施行两年,在级别方面看起来很多,但是真正的军权等级很简捷,去除了很多不必要的设置。而且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需要在军权掌控与军队战力之间的平衡,都统掌握三千人,校尉掌千人,这已经是手中实际兵权最多的人,再向上准将、大将、元帅,平时除了护卫之外并没有兵权。
石凡的真正用意是奖赏军中人士,在面对河间王、成都王、匈奴人的战役中屡立奇功,设置的四大元帅与八大将都是现役军人,其余诸如文鸯等老将有其他荣衔,已经是荆州骨灰级的军中元老。
大家基本没有疑问,现如今正是三路大军猛扑荆州的时候,只要他们高兴,能够
代表百姓打跑侵略者,哪怕都是元帅又如何?
石凡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问:“你们是要问我打仗的事?”
众人都点头,你可真能沉得住气,三十万大军压境,你一点都不急?
石凡不说不行了,还有好几项重要的事情要讨论,那就朝后放放,先说这次的战役。石凡的第一个问题是,“诸位觉得,名为六方诸侯,这些人的心思能凑到一起吗?”
大家都摇头,成都王与东海王掐过架,豫州便是成都王生生抢走的。王浚与东海王也掐过架,东海王的豫州是从王浚手里夺走。东海王与苟晞之间,更是曾打得鸡飞狗跳。刘琨与王浚地盘离得不远,两人也经常起纠纷,还各自找了异族的帮手。而且刘琨与成都王、石凡都是朋友,他是铁心攻打荆州吗?
这一系列的疑问之后,大家都觉得,盟军就是个笑话。但笑话归笑话,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啊,那就是他们有同一个敌人,那就是我们。大家讨论讨论,如何让他们换个敌人,问题自然解决了。
石凡此前曾有两条计策,第一条是弄死当今皇帝,因为争夺皇位,司马颖承诺的事成之后尊司马遹为主的谎言,自然便不攻自破,他们相杀相爱去吧!第二条是立小楚王司马范为皇帝,荆州另起炉灶,用官位与利益离间各路诸侯。但石凡都自我否定,弄死皇帝不仁,让故人之子做傀儡不义,他完全可以有第三条路可以选,那就没必要做不仁不义之事。
有人说了,弄死皇帝就弄死吧,想想战争而死的将士们,想想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死他一个人,幸福全天下啊!这就是对忠君思想的拨乱反正,而且有些矫枉过正,把皇帝的命等同于百姓与军卒。
当然不行…… 皇帝哪能随便死!
大家都一起看向石凡,既然这么沉着,你有何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