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穿成早死罪妃的古代发家生活 > 第32章 第 32 章

第32章 第 32 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离开五条家后我端掉柯学便当 柯学世界到处都是我前男友 全天下都在看历史讲座 糟糕!宿主又不正常了! 每天都想离开远月 青鸾 每天都在和剧本组玩猜猜乐 乌托邦测谎侦探 我在地府做兼职 震惊!波本爱玩洋娃娃

第32章

闻氏一脉如今住在源宝镇东街, 当初被陈副尉一行官兵送至饶州城,得知想要在饶州城落籍需要每人一百两银子,闻家从老到幼差不多三十来人, 闻老爷子的子孙辈很旺盛,三千多两银子倒也拿得出, 但饶州城五进的宅子也不便宜, 想要住在好点的位置, 五进宅子起码也得二千两银子朝上。

当初闻家虽没被抄家,但暗地里也拿了不少银钱暗中打点。

等到被流放之前,那些官差更是如蝗虫过境, 抢夺了他大半的家业。

其实当初庶女没进宫之前,安平公只是安平伯, 没甚家业,后来庶女进宫,慢慢到妃子,再到皇后, 期间他也跟着受人敬重,积攥下不少家业, 但这些家业,新帝跟伏贵妃岂会真的让他全都带走, 所以那些侍卫拿走他几乎快全部的家业也是上头授意的, 闻老爷子不敢说甚,等到被流放时, 闻家全部家业不过就万两银票。

这万两银票,路上打点又用去几百两, 等到了饶州城, 得知这里的落籍费还有买宅子的钱都不便宜, 便有些不想在城内落籍。

闻老爷子知晓坐吃山空的道理,家中现在也没铺子跟营生,全家都没半点进项,家里也没人会做生意,家中的奴仆,还有京城那些铺子的掌柜都没办法跟着他一起走,全部被发卖的发卖,遣散的遣散,真要在饶州城,他身上剩余的几千两怕也不够看,所以就选了源宝镇。

也是想着慢慢来,源宝镇落籍每人只要十两,挨着衙门这边的五进宅子也比饶州城便宜一半,所以最后选择距离饶州城最近的源宝镇落籍,落了籍买了宅子,再买些田地跟铺子,看看做什么营生。

要是赚的多,以后把营生都转去饶州城也是一样。

哪怕士农工商中,商人是最低贱的,闻老爷子也没打算放弃经商。

他心里清楚,没有银钱傍身,哪怕是读书人都得挨饿过的不如意,还不如多赚些银钱,起码吃喝不愁,奴仆成群。

至于读书科举,闻家跟竖王那一脉,三代内都不允科举,读书怕是不成。

甚至闻老太爷还想着让孙女闻蕴灵进宫给新帝做妃子,他是有这个信心的,闻老爷子还未出嫁的孙女中,大房的闻蕴灵长的最是明艳,只是边城距离京城上千里地,怎么把孙女送进京还是个问题,都要慢慢的运转。

闻蕴灵今日出来,她身后跟着的是大房的另外个庶出女,也是闻蕴灵庶出妹妹闻蕴香,穿着打扮自然不如闻蕴灵。

另外两个少年,许沁玉记得他们好像白姨娘的两个孙子。

白姨娘就是闻老太爷的另外个妾氏,生育一女一子,女儿自然早就出嫁,儿子就是闻老太爷的三子,也是庶子,也已经娶妻生子。

白姨娘是良家女,当初被闻老太爷看上,白家父母又已经病逝,就被兄嫂做主给了闻老太爷做妾。

白姨娘生的貌美,当初的闻老太夫人怕白姨娘独宠,于是才把身边的婢女也给闻老太爷抬做了妾,也就是闻氏的生母桂姨娘。

两个姨娘之间倒没什么,这些年一直和和气气,闻老太夫人因为这个,对桂姨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觉得桂姨娘是自己抬起来的妾,就应该跟她一起打压白姨娘,直到闻氏进宫后做了妃子,闻老太夫人才不敢再对桂姨娘有什么脸色,恭恭敬敬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年恭敬,等到闻氏出事流放,闻家也被牵连流放,闻老太夫人对桂姨娘痛恨,欺负的也更加狠了。

许沁玉并不是很确定后面跟着的少女和两个少年是大房庶女和三房的两个。

因为闻家一脉,那子子孙孙真是多,想到闻家这一脉的子子孙孙,她脑袋就有点嗡嗡作响,因为是真的人多。

闻老太爷有两嫡子一庶子,这还好分辨。

可这两嫡子又娶妻纳妾在生子生孙。

也就白姨娘生的三房庶子只娶了房媳妇,不愿纳妾,因为娶媳妇娶的晚,也有两儿子一闺女,都还不到成亲的年纪。

好像就是这两少年,就是三房的两个儿子,白姨娘的孙子。

因为流放路上时,那次大石头躲雨之争,闻蕴灵想要带着人过来跟她干架,这两少年不在,站在远处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闻蕴灵,所以许沁玉对他们也有点印象的。

因为闻家人数太多,许沁玉也就是从原身记忆里知晓,她分辨不出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闻蕴灵,还是因为闻蕴灵流放路上一直找事,特别招人烦。

许沁玉都不明白她怎么想的,家族都落了难,怎么还喜欢招惹是非,真是脑子有病。

见闻蕴灵自己凑过来,虽嘴上是打着招呼,语气却有些洋洋自得。

许沁玉一点面子也不给她,扯唇冷笑声,“好狗不挡道。”

裴嘉宁瞧见闻蕴灵过来,面色就不太好起来,她讨厌闻蕴灵,并不想跟她打交道,结果听见四嫂这么一说,她没忍住,噗嗤笑出声来。

果然还是得四嫂,上去就直接打脸。

闻蕴灵瞪了裴嘉宁一眼,她身后又传来两声噗嗤笑声,回头去看,是三房两庶弟。

闻蕴灵气得不行,喊道:“闻顺成,闻顺功,你们两个是不是有毛病,没瞧见这人欺负我?你们跟着笑什么?还有她说好狗不挡道,你们可是跟着我一起过来的,在她口中也是狗,笑什么笑你们是猪吗?”

“本来就挺好笑的。”两兄弟嘟囔。

也不知大房这闻蕴灵怎么想的,非常穿这样一身画着妖妖艳艳的妆容出来逛,他们根本不想出门,是被老太夫人叫着跟上的,说的是,“我们家蕴灵生的貌美,这般小地方的人没什么见识,怕他们有什么坏心思欺负蕴灵,你们也一并跟上守着蕴灵,蕴灵要是受点伤,我唯你们是问。”

还有狗就狗呗,在闻家,他们三房不就跟狗一样的存在。

两兄弟目光沉了几分,倒是收敛了嘴上的笑。

闻蕴灵冲两个庶弟发完脾气,又回头冲许沁玉冷笑,“我不过好心好意跟你打声招呼,想着毕竟都流落到此地,两家又是如此亲近的亲戚,自然该同心协力,之前流放路上的确有些误会,那时候大家心情都不好,难免有些争执,但如今都在源宝镇,怎么也该相互扶持,四嫂,你这般说是不是过了,你该同我道歉,我便也能原谅你。”

许沁玉觉得她就算想要两家结交,也是不安好心有利所图。

所以更加不会搭理她,“你到底是好心还是别有用心,我有眼自己能瞧得清,瞧你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她这话就是骂闻蕴灵是黄鼠狼。

闻蕴灵到底世家嫡女,在京城跟人吵架也不是这样吵的,都是绵里藏刀,哪有这么上来说人是黄鼠狼的,她不会这种吵架方式,竟一时不知怎么反驳,气得她脸都白了,手都有点哆嗦。

她尖叫,“许沁玉!”连四嫂也不喊了。

许沁玉看她一眼,叹口气,“你别叫这般大声,我听得见,那我先走了。”

她实在不想跟闻蕴灵说话。

闻蕴灵见她油盐不进,转身就走,越发生气。

自己现在就带了个整日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的庶妹,还有两个平日里就不对付的庶弟弟,想要让他们上前揍许沁玉,她也觉得三人不会帮自己。其实她没打算亲自动手揍人,她披着兔毛斗篷,画着明艳妆容,又岂会当街跟人撕扯头发,太难堪了,她更擅长指挥其他人帮她。

何况,她不能真的跟许沁玉打起来。

她今日出来的确是闲逛,碰见姑母一家纯属意外。

但也的确起了点心思,是她自己的小心思。

她知道闻家现在的情况,也知祖父选源宝镇没有选饶州城落籍是因为恐怕没多少银钱,所以才选择源宝镇,她一开始也不太愿意住在镇上想住城里,后来也想通了,留在镇上也好,先找到可以赚钱的营生就行。

但是来到镇上也有快三个月,家里坐吃山空,没有任何进项。

祖父在东街这边买了两个商铺,自然是空的商铺,他们也不知道做什么营生,两个商铺也只能先空着,每天一大家子三十多口人的开销都是一大笔,不仅祖父祖母愁,她也担心,担心以后没银子花,过苦日子。

现在家中为了省银钱,都没买奴仆。

家中家务都是三房的人做,就连桂姨娘和白姨娘也都需要干活。

还有姑母,姑母在她家浆洗衣物,她也知道姑母来家里浆洗衣物是为了想跟桂姨娘身边照顾着,其实她对姑母在不在家里干活没甚感觉,大概是祖母觉得姑母做皇后时自己受了很多气,所以现在让姑母留在家里浆洗衣物也能出出气。

这次出门见到许沁玉,她想到前两日听见闻顺成闻顺功两兄弟偷偷说的话。

两兄弟躲在后门说南街那边有好吃的鱼肉吃食卖,好像是闻姑母的儿媳做的营生。

两个兄弟一个十三,一个才十一,还是半大孩子,嘀嘀咕咕,想起自幼生活在闻家,以前京城时候虽总被老太夫人责骂,但吃喝不愁,现在连吃喝都愁,大房二房还能吃的不错,他们三房都只是吃豆粥和煮菜,因为祖父跟老太夫人说要节省。

知晓四嫂能够做吃食赚银钱,不免带上几分羡慕的语气,还说也想出去找活计做,想养家。

所以闻蕴灵知道许沁玉大概自己做吃食摆个小摊子,具体卖的什么还不清楚。

她想起流放路上,许沁玉给那些官兵煮的吃食闻起来的确又鲜又香的,心里就有个想法了。

拦下许沁玉就是想跟她讲和,试试她做的吃食到底如何,要真是跟两兄弟说的那般美味,她是想打算两人一起开个酒楼,她让娘出银钱,许沁玉出手艺,还想着自己这也算便宜许沁玉,等把酒楼开起来,让她做大厨,一个月给她二十两银子。

她根本不知道许沁玉鼓捣的那些吃食,随随便便一个月就能赚上二三十两,这还是自己一个人弄的,要真是开食肆酒楼,不知能赚多少。

谁知许沁玉根本不搭理她,还骂她是黄鼠狼!

骂完还跑啦!

见到许沁玉转身就走,头都不带回的。

闻蕴灵又气又恼的,立刻回头指挥两个庶弟,“闻顺成,闻顺功,你们给我把她拦下来!”

两人翻了个白眼,没搭理她。

然后闻蕴灵就被气哭了,眼泪豆子顺着脸颊啪嗒就往下掉,她主要是被许沁玉气得,又见庶弟不帮她,更加生气,就没忍住。

见她一哭,闻顺成闻顺功拔腿就跑,打算晚上天黑在偷溜跑回家,不然白日回,闻蕴灵跟闻老太夫人一告状,又要罚他们跪上半天,不如晚上偷偷回,白日在偷偷跑出去,几天不着家,看老太夫人怎么罚他们。

留下的大房的庶女闻蕴香弱弱的说,“姐姐,你别哭了。”

闻蕴灵哭得脸上妆都有点花了,见周围有人指指点点的,她气得跺脚,捂着脸,转身往家里跑去。

闻蕴香叹口气,慢慢的跟上。

许沁玉遇见闻蕴灵倒也不觉得坏了心情,她就没把闻家一家子放在心上。

她只是没想到闻老太爷会让一家子在镇子上落籍,还以为他们会留在饶州城,之前想着要是闻家人都留在饶州城,那婆婆生母桂姨娘岂不是也要留在饶州城,婆婆想见上一面都极难,何况闻家人也不会好好善待桂姨娘的,现在知道闻家都在源宝镇上,她就有点别的想法。

桂姨娘是婆婆的生母,血浓于水的亲情割舍不掉的,婆婆肯定也日日惦记着。

但这里跟现代不同,不想在一起生活,或者没感情,被家暴被欺负了可以起诉离婚。

这里和离难,桂姨娘就算是平妻其实也就名头好听点,说到底还算个妾,妾不管想和离还是去衙门义绝都是难上加难,除非闻老太爷愿意写放妾书。

回去的路上,许沁玉都忍不住琢磨这事儿。

闻氏自打见到闻蕴灵就心不在焉,回去路上也总走神。

到了家,许沁玉把衣裳跟布料皮毛的边角料都放在一边,准备炒瓜子花生。

桂姨娘的事情,她现在还没什么头绪,而且她不清楚桂姨娘愿不愿意离开,毕竟古时候很多女子的思想跟现代女子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也是因为大环境使然,不能怪桂姨娘这样的人,就跟罗老婆子的儿媳林氏一样。

许沁玉打算先把瓜子跟花生炒了。

她炒的五香瓜子,加了盐巴跟少许的香料在铁锅里炒,这样炒出来的瓜子咸香好吃。

她炒瓜子的时候,让家里人把买的花生米剥出来。

她买的是带壳的干花生,这种带壳的花生都要八文钱一斤,也有专门的花生米卖,更贵些,买带壳的回来自己剥划算些。

花生米她打算做成五香花生米,五香花生米更好吃。

这边普通的炒瓜子炒花生都是不加盐也不加香料的,什么味道都没有,吃的也算是个原滋原味。

但五香的肯定更好吃。

五香花生米做起来比较麻烦。

剥出来的花生米要浸泡两刻钟,把表面泡软。

之后就是煮,她没浪费之前炒瓜子的香料,用来煮五香花生米用了。

花生米加香料煮个七成熟,捞出控干水分,在起锅炒这些已经煮得七分熟的五香花生米,火候差不多时,把之前炒瓜子的盐倒入,用盐彻底炒干花生米里面的水分,使其变得干脆香酥就好了。

炒好的五香花生米用漏勺捞出,她一锅炒的多,盐巴没剩多少,剩下的丁点盐巴她也舍不得丢,过滤干净自家人炒菜吃的时候用。

炒出来的五花花生米吃起来又香又酥的,适合当零嘴还有下酒菜。

给两小孩一人吃了颗,许沁玉还千叮咛万嘱咐的,“凤哥儿跟芫姐儿吃花生米一定要注意,吃慢些,在嘴里多嚼会儿,是不是更香了?”

两孩子都三四岁了,是可以吃一些颗粒状东西,但肯定还是得小心点。

两小孩点头,又跟许沁玉要了几颗。

许沁玉又端去给闻氏还有四哥和宁姐儿都尝了尝,都说好吃。

她这次炒了不少,保存好,吃个几天没问题,还能给夏家嫂子和徐孔目家送些去。

其实这个五香瓜子和五香花生米要在东街西街那边卖,卖贵点,就过年这几天恐怕就能赚上不少,许沁玉很心动。

却听见四哥突然说,“玉娘这几日好好休息吧,身体会吃不消。”

许沁玉看了四哥一眼,四哥好像看出她想做什么,但四哥说的也对,她的确怕身体吃不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副好身体才能想别的,从流放到此地,她就连轴转,几乎没好好休息过,也是想着趁着过年好好休息几天的。

罢了,不多想,这十日就好好休息吧。

银钱什么时候都能赚,钱是赚不完的!

哎,她要是能找几个有天赋的徒弟就好了,现在就能教徒弟炒花生米卖钱去了。

裴家人做吃食都不行,之前偶尔她太忙,闻氏跟裴危玄也掌过勺。

明明她把手教的,火候食材调料,全都看着,做出来味道也不咋地。

这炒花生又是个技术活,真要给他们炒,也怕炒出来味道一般不好卖,那就浪费了。

她还知道一种咸干花生的炒法,要从地里才拔.出.来的新鲜花生,清洗后连壳一起煮再晒干,得八九月份,那时候正好也是收花生的季节,这种咸干花生能保存的更久,所以的确不急这一时。

中午时候许沁玉随便做了点焖饭吃。

下午又忙着做鸡蛋糕,绿豆糕跟枣泥米糕。

枣泥米糕需要先把红枣蒸熟,这里没有料理机,没法把只去掉枣核的带皮枣肉打成泥,有枣皮会影响口感,所以剥枣皮取枣泥的任务就交给裴家人。

揉糯米面跟白面的时候,她还给加了点红糖,吃起来口感更好。

等把醒好的面柔好擀平,铺上一层枣泥卷起切块上锅蒸熟,满屋子香甜的味道,蒸好的枣泥米糕吃起来甜甜的,糯叽叽的。

裴危玄都连吃了几块,看样子四哥其实更喜欢甜食一些。

但是刚出锅的枣泥米糕真的好好吃,又甜又糯的,许沁玉也吃了好几块。

等晚上柱子上门来端邵哥儿的暮食时,许沁玉包了两包五香花生米跟一些枣泥米糕给柱子,让他带回去给夏家嫂子尝尝。

吃过暮食,也没什么事儿做了,明天再做点炸萝卜丸子,炸鱼,炸瘦肉丸子,还有藕夹过年吃便没什么活儿了。

大扫除的事情自然不用许沁玉,都是婆婆小姑子跟便宜夫君干的。

吃过暮食,大家都还待在厨房,等着烧好水洗漱,也正闲聊着。

闻氏突然说,“玉娘,玄哥儿,宁姐儿,我有些事情想告诉你们。”

许沁玉道:“娘,有什么事您尽管说。”

闻氏攥着手心鼓起勇气说了出口。

“其实这些日子,我一直在闻家浆洗衣物。”

她知道家人不愿意她在跟闻家打交道,可桂姨娘是她的生母,是生育她养育她的人,她没办法对自己的血浓于水的至亲做到置之不理。

当初她去东街西街那边找工。

也只有那边住的人才舍得找人做工洗衣服。

她见一五进的宅子外贴着招浆洗工的告示,就敲了敲门,没想到开门的正是苍老的桂姨娘。

她才晓得闻家也来到源宝镇,还让桂姨娘就住在宅子的耳房当门房。

她气得不行,才想留在闻家看看能不能想法子让桂姨娘跟她爹和离义绝。

桂姨娘又哪里真的愿意留在闻家,纵使她是闻老太夫人的婢女抬做姨娘,可她从来没想过给老太爷做姨娘的,后来女儿进宫,她也拿到卖身契,不再是老太夫人的奴婢,之后又经历流放,来到源宝镇还继续被磋磨,更加不想待在闻家。

可是闻老太夫人留着她就是想要磋磨她,根本不愿意放她走的。

她知道自己离开闻家的希望渺茫,也不想女儿留在闻家被闻老太夫人欺负,让闻氏离开,不要留在闻家浆洗衣物。

闻氏又哪里真的不管。

闻氏见玉娘忙,又想不起其他法子带桂姨娘离开,就这样先在闻家浆洗了两个多月的衣裳,每日陪伴桂姨娘。

许沁玉的确不清楚婆婆去闻家浆洗衣物。

因为她今日之前根本不知道闻家人也在源宝镇上。

不过以婆婆的性格,这恐怕是实在没了法子才告诉她们的。

许沁玉倒也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想法子把桂姨娘给从闻家弄出来就是。

但是到底怎样才能让闻老太夫人放人。

其实还是闻老太夫人不愿意放人。

闻氏叹口气说,“姨娘她其实不是闻老太夫人家里的家生子,她也是被拐卖后卖给牙行的,后来被闻老太夫人家挑中,买去给闻老太夫人做丫鬟的,闻老太夫人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做闺女时性格都不好,经常打骂奴仆。”所以桂姨娘的苦头是从小吃到大的。

桂姨娘被拐时才四五岁,哪里能记住很多事儿,辗转那么多地方,连家乡在何处都记不清楚的,只记得自己是被拐的,其他事情都是模模糊糊的。

许沁玉听得忍不住叹口气,古代的拐子可比现代的还多。

但不管是哪个时代,人贩子都该死!

许沁玉使劲想着法子,正想着,听见坐在灶台那里看小白蛇的阮姐儿突然咳了声。

许沁玉脑瓜子灵机一动,看向裴危玄,有了个不太成熟的主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三国:王业不偏安 论恋爱游戏与虫族的适配度 神明,但十级社恐[西幻]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天子宁有种 清末1895看观你好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