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芸确定:的确是李易决定造城。这一言既出,在地上气呼呼乱转的李胜勇当时就蔫了,一屁股坐到太师椅里不说话了。他偷偷望一眼崔芸,恨恨的想:大师兄做的决定你崔芸不早说,害得我瞎放炮。李胜信这厮就不是个好东西,当年就蔫儿坏,他就一声不出,看着我出乖露丑,怕还要在师兄弟中大肆宣扬,说我不懂装懂,瞪眼胡说,这下可丢人到家了。怎样想个主意,让大家忘了我胡说过才好呢?
沈足道见李胜信、李胜勇、李汝华、任月这些李易嫡系都把头低了下去,不再言语,暗暗感觉这李易影响也太大了。明明大家不认同,可是听说是李易决定的,就都闷头认账了。看来只有自己出面表达大家心声了。
沈足道咳了两声,看看大家都望向了他,才道:“那啥,崔芸,李易造这个城,我觉得吧,这不是烧钱吗?我们是需要一个城,可也不用这样铺张啊。”
崔芸见大家都紧紧盯着她,就放下手里的银两测算单,道:“我看了他们的测算,实际造价要不了这样高,要低很多。”
王吉急道:“我们可是认真计算了的,怎么会出错?”
崔芸微笑着解释道:“不要急,不是你出错了,你是按正常计算的,可是你的用度里,最多的开支是人工。如果用灾民呢?恐怕工钱立刻降低了吧?”
王吉点头认可,道:“那倒是真的。”
崔芸对大家道:“其实这个城早晚得建,这个时候建城,可以节省许多钱,我看了,大概3000多万两白银就能拿下来这个城市。”
王吉嘟囔道:“3000多万只是修了码头、路面、商场、城主府、保险公司、银行、绿地……这些公共的设施。个人住宅什么的还没包括呢。”
沈足道叹了口气,道:“3000多万两也不少啊。加上其他一些建筑,不就5000万了?这城造的这样奢华,目的是什么呢?枉我经商许多年,也着实看不出根底。”
崔芸也叹息道:“其实我当时也这样问李易,李易回答很简单,就是为了花钱。”
“啊?为了花钱?”所有人都傻了眼。这也是理由?
崔芸郁闷道:“李易就是这样说的。他说现在大明的危机,不是缺人、缺物,是缺流通的钱。我们把几千万两白银花出去,百姓就能赚到钱活下去,商人就能赚到钱扩大生产,这样周转下去,带动的是所有产业,都兴隆起来。等大家都有钱了,又会来买我们的地盖房住,又能在这里经商给我们纳税,我们又能赚到钱。他管这个叫拉动经济。”
沈足道张口结舌:“这这……还有这样道理?”
崔芸脸红红的道:“李易的许多思想,我得思考许久才能明白。我自认不笨,可是李易站的高度,根本和我们不在一个层面。我最开始也有许多不服气,可是到后来是打心里服气。他说的现在我们不懂,不过不要紧,我们先去做,以后慢慢的都会懂。”
得,看来李易又多了
一个狂信徒。
崔芸又对李汝华说道:“再说,李易已经准备了这笔钱,我们只管去花就是了。”
李汝华这守财奴听了大喜,赶紧追问道:“崔总裁,真的不用动我们这笔钱?”
崔芸肯定道:“不用。南京城那边,存着200多万两金沙,应该已经制作成金条了,还有海军第一师送回的货品,这个不知道销售怎样了,沈叔你给说说吧。”
沈足道拿出一个小册子,翻动着看了看,回道:“那些货共销售白银1150万两,已经清库了。”
崔芸道:“那钱就差不多够了。我们这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会盘活大明经济这一潭死水呢。”
任月有些不愿意,噘嘴道:“大明对我们不好,和我们刚打完仗,我们为什么还要帮它?”
看大家都暧昧的笑了,任月就有些脸红。她知道自己有些小家子气了。屋子里坐的这些人,恐怕已经把大明当成自己家来经营了。
崔芸岔开了任月的尴尬,转头对王吉说道:“如果我们缩短工期,各项工程,同时施工,需要多少工人,多久完成?”
王吉思索了一下,回道:“这就是个施工人员和工程进度的比例了。比如这港口的清淤、平整土地什么的,5万人就得两年,10万人一年就可以。当然也不是无止境的提高。如果想在一到两年内完成这个伟大的工程,施工人数肯定要过百万。”
崔芸道:“李易和我提过他的设想:所有工程拆分承包,比如20条主路,就包给20个工程队。当然有能力的也可以同时包两条路,三条路。我们面向大明所有商人,公开招标,招标的意思就是招愿意接这个活的商家。我们给出预算造价,大家公开竞价,报价最低者得。但是无论是谁,都必须保证工程质量。这个监工就由王吉组织人手负责。按事先议定标准验收。
如果有舞弊行为,一律不仅不给钱,还严惩不贷。这些都要在招标前交代清楚。王吉你看看,如果按一到二年陆续完成,怎么来设计一下,尽量把工程分拆,当然有能力的商家,可以同时承包几个工程。利润就按你原来说的预算来做,要让大家都有利可图,这样他们才不会偷工减料。他们会知道雇佣灾民施工是最划算的。这样就变相救济了许多灾民。这也是李易的初衷之一。”
王吉激动万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梦想之城居然真的要开工了。这可是有史以来,空前浩大的一个工程。作为设计师,这是最大的荣耀啊。
王吉尽量压抑住自己的兴奋,回道:“给我10天时间,我们30人仔细核算一下,应该在月底,可以拿出标单”
崔芸对沈足道说道:“那就麻烦沈叔,你把这个消息尽快发布出去,上海国际贸易城,欢迎大明所有商人来投标建造。咱们就从六月初一起,陆续开始发标。”
沈足道点头道:“我立刻发布消息,这可是大好事,商人们谁都会珍惜这个机会,肯定闻风而动
。5000万两银子,也就咱们这辈子听说了这样大的工程。这里面商机无限。更何况能参与建造,本身就是荣幸呢。”
崔芸又对李胜勇道:“胜勇,你要抽调至少500人来上海,维持工地秩序,不能出现各种斗殴一类事件。而且还要继续训练人手,未来的上海城需要许多保安人员。”
李胜勇拍着胸脯道:“崔芸,我办事,你放心,保证不会出一点儿问题。”他可要积极表现,挽回前面的不良印象。
崔芸对李胜信道:“胜信,这里军队那边,数你职权高。还得麻烦你们海军派兵,镇守长江口和吴淞江口,保护上海的安全。”
李胜信道:“放心吧,所有宵小,胆敢窥视上海的,打什么歪主意的,一律没有好下场。我回去就安排这个事儿。”
崔芸对李汝华道:“李行长,您的担子最重,要负责所有银两的统筹支付,支付要随着王吉那边的工程验收走,合格就给钱,我们可不能丢了中华联邦的信誉。”
李汝华保证道:“崔总裁这个你放宽心,我们银行的工作绝对不会打脸。”
崔芸最后看向任月,说道:“任月姐,数你的活最累了,我们所有人的吃喝存住,一应问题,都得拜托你了,你可是咱们的大管家。”
任月笑道:“我做不好大事,这些打杂跑腿儿事儿做惯了的,不会饿着你们。”
大家都笑起来。李胜勇赶紧叮嘱一句道“任月,你可要记住!不光是吃饱,还要吃好!”
任月瞪了李胜勇一眼,叱道:“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就你话多。再多说话,罚你晚上不许吃饭。”李胜勇涎着脸,嘿嘿笑。惹得任月又瞪了一眼才老实。
王吉在旁边看得有些糊涂,他见这么一大群开荒团的人,除了那个李汝华是年纪大的,一个比一个年轻。尤其是那个保险公司的总裁崔芸,更是让他看不明白。这些人里好像数她最小,可是大家偏偏一切以她马首是瞻。这美貌小女孩随口吩咐,这些巨商、将军、江湖大哥都一一答应,完全是接受命令的样子,全没有异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不都同样是各方面最有权势的人吗?至少和那崔芸一个级别吧?怎么都听这个保险公司总裁的?他是左思右想,不过最后还是不想了,他是真心搞不懂。
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李易是被默认为开荒团的家长的。当然实际也是。而且是最强势那种家长。崔芸既然已经和李易定亲,那么就有资格当半个家。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大家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王吉只是不知道崔芸和李易的关系罢了。
李易投资5000万两白银,建设上海国际贸易城的消息,插上翅膀一般,传遍了大江南北。
大明内宫东暖阁,万历帝和方从哲这君臣,正研究着江南传来的李易投巨资建城的密奏。
万历帝满心疑惑,问方从哲道:“这可是5000万两白银啊,这李易哪来的这样多钱?银行不是就剩11
00万两白银留给他吗?是不是李易好大喜功,胡吹大气?”
方从哲摇头道:“万岁,这事换别人说出来,当然不可信。不过李易有点金手,倒是不可不信。”
万历帝拍着龙椅扶手,恨恨道:“李易这厮,果然是怀巨资不肯报国恩啊。”
方从哲不认同,分辨道:“老臣觉得不尽然。这城工程浩大,但是谁都知道,李易现在根本用不上这样大的规模,这样做纯粹是在浪费银两。听说李易的那些部属,也都反对建这样一个大城。不过据说李易建城只给了一个理由……”
万历帝接口道:“明眼人谁不知道,这就是烧钱,有反对声音不奇怪,不反对才奇怪。就是不知李易是什么理由,要建这样一个靡费巨资的城市呢?”
方从哲感慨道:“李易的理由是:建这个城就是为了花钱。他认为大明经济窘迫,原因就是太缺流通的钱了,他要把这5000万两白银投进这一潭死水,激活大明经济。让民富商富,最终国富。”
大明缺钱,这话别人也许不懂,万历帝可懂。大明的银子,来源都是和日本以及西洋人贸易所得。根本补不上市面流通的巨大缺口。铜钱制作本身就是亏本的东西,因为铜镜、铜盆等物品,价值甚至高过了铜币,所以如果用好铜,就会有人收集铜币,融化了做镜子一类物件。铜钱参铁多了,又不耐久存,很快烂掉。再说大家也不愿意收这样的钱。至于金子,汉朝以后,金子都被王莽这混蛋不知道藏哪了,1000多年来,金子稀缺,根本就不再流通。大明也想过发宋朝交子那样纸币,结果宋朝搞得一塌糊涂,大明也重蹈覆辙。纸币在这个缺乏国家信用的时代,根本就行不通。
万历帝有些不信方从哲的话,哼了一声,道:“这么说李易还是存着好心了?他要把这钱交给朝廷,我们可以养多少兵,还怕什么努尔哈赤?还怕什么林丹汗?还愁什么四海宾服?”
方从哲直直的看着万历道:“万岁,李易怕努尔哈赤吗?怕林丹汗吗?如果李易把这5000万两白银不建城,而是自己养兵呢?那不更糟?”
一语惊醒梦中人,万历帝激灵灵打个冷颤,他暗思:难道真的错怪李易了?这李易难道真是一心体国的忠臣?大明怕林丹汗,怕努尔哈赤,可是这两人怕李易怕得要命。李易把钱花在大明,肯定是又救了灾民,又富了百姓的,要换成自己,就直接养兵,那大明可就危如累卵了。现在自己就不明白了:这李易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京师巨商胡德旺,这两年可是春风得意。自从买了辽东10万亩地,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因为这银子赚得实在是轻松,也成全了他的舅舅,四品的大理寺少卿李肱。毕竟他把地分给舅舅一层。不过胡德旺不后悔。自己可借舅舅太多的光了。自古以来,这商要离开了官,生意就没个做大。
他现在正和舅舅李肱对酌。
李肱道:“你确定举家
南迁上海了?胡家这百十年的京师基业都不要了?这事体可大。”
胡德旺道:“李易投资5000万两白银,建造上海城,这是泼天的银钱,里面的生意就不知道有多少。不用说拿下一个工程,就是这百十万建城民工的吃穿用度,那就是做不完的生意。我已经把家族产业都出手了。可惜出手晚了些,减价了快一层。这几日,京师许多巨商都纷纷脱手各类产业,打算南迁,以后大明的经济中心,肯定是上海国际贸易城无疑。京师的房子和地,会更不值钱了。舅舅您也早作打算才好。凭您这才学,如果到那边必受重用,难道您还看不出这大明末日景象吗?您这大理寺少卿位置,虽然位高权重,不过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李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抹了把嘴道:“我也早有了这个心思。我和李易、崔芸、李汝华都熟识,那李汝华就是我辈榜样。他那二品尚书位置就舍得,我这四品大理寺少卿,有什么舍不得的。听你这一说,更坚定了我的心思,明日我就辞了这官,也往上海去。”
胡德旺道:“我的好舅舅,您怎么还这么迂腐,您看看崔景荣,挂印就跑掉。朝廷那帮人,正是用人之际,能答应你辞官吗?就是偷偷溜走才是道理。您的家才值几个钱?留个心腹在这边,慢慢出售就是了,要走趁早,免得夜长梦多。”
李肱沉吟良久,又仰脖倒一杯酒进肚,把酒杯重重顿在桌上道:“德旺,舅舅就听你的,现在李易那边正缺人呢,这个时候去有个好位置,等以后形势彻底明了,人家有的是投效的,我们就不稀罕了。我决心已定,跟你一起走!”
其实,现在大明打这样主意的官员,可不仅李肱一个。
这建造上海国际贸易城的消息一出,十三省无数富商、匠户欢欣鼓舞,纷纷奔向了上海。更有无数机灵的富商,开始沿运河招募灾民,带往上海。到上海后,假如自己不能中标,这些灾民转手给谁去干活,自己不大赚一把?
可惜这个年头,精明人不是你一个。你懂,别人也不傻。离上海近些的灾民,早被席卷一空,连山东都开始有人招募灾民了。现在许多灾民都知道,只要坚持走到运河,就有了活路。于是就有聪明人干脆跑到离运河远些的地方,把无力走路的灾民召集起来,供他们吃饭,把他们带到运河边,介绍给那些收人的富商,也能赚点儿辛苦钱。
这可真是鱼走鱼道,虾走虾道,一时间,被人们琢磨出无数种赚钱的法门,不一而足。好像现在天上就在掉银子,天道酬勤,只要你不懒,总有银子找上门。
大明百姓深切感到:自从李易出世,这灾民可不是望天等死,而是一天比一天容易活了。有的心眼活泛的甚至想,会不会有这么一天,这无数的灾民,真的成了抢手的宝贝呢?
其实他们想的不错,真的在不远的将来,千千万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居然会成为多方竞争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