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兵,将领、谋士各为其主。
郭淮的顾虑,也是魏军中大部分将领的顾虑。对于郭淮这样纯粹的武将,刘封态度很明确,只要愿意归汉,那以往的表现,可既往不咎。
对于郭淮的顾虑,刘封也能理解。
这个时候,说再多的话,也只是空口许诺,还不如实实在在的例子,更能让人放心。
“仲权,你且过来,和伯济说说,大汉军中的情况,伯济,你有什么疑问,只管问仲权,我刘封能容得下夏侯家的人,自然也能容得下郭家的人。”
刘封见郭淮犹有怀疑,遂吩咐赵广将正在追剿郭展残部的夏侯霸叫了过来。
郭淮和夏侯霸关系甚好,两人一个是夏侯渊的部将,一个是夏侯渊的儿子,郭淮态度不明朗时,夏侯霸不好过来,这回得了刘封的召唤,连忙大步流星的跑来。
“仲权拜见征西将军,多日不见,将军身体可好?”夏侯霸激动的上前,郑重拱手行揖。
“夏侯......,没想到,我们还能相见?”郭淮远远的瞧见夏侯霸的身影,恍惚中以为是夏侯渊复活了过来,心中不由得一阵激荡。
曹魏、蜀汉两家相斗这么多年,不知不觉间,曹操、刘备、夏侯渊等关东英雄豪杰已经逝去,而他们这些小一辈的将领,也已经老了。
有夏侯霸在中间打圆场,郭淮的态度终于平和了下来。
刘封看郭淮和夏侯淮说的热闹,也无意凑上去,毕竟关系还没到熟的地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笼络好郭淮身边的人。
比如:郭统、王夫人。
刘封移步来到王夫人跟前,郑重一礼道:“夫人,我听文君说,要不是你从中周旋,收复长安城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到时死伤将士必然众多,封在此,替我大汉将士谢过夫人。”
“丞相言重了,妾身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太后,文君她比我更重要。”王夫人神色一慌,她没想到刘封会这般郑重的感谢自己。
“夫人女中豪杰,他日若是有幸,还要烦请夫人介绍彦云兄相识。”刘封淡然一笑,对王夫人很是敬重。
王夫人的兄长王凌,是魏国的征东将军,孙权在合肥战场上几次大败,就是因为碰到了王凌。
嘉平三年(251年),王凌因不满司马懿专擅朝政,联合兖州刺史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为帝,事泄自尽,时年八十岁,夷灭三族。
对于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刘封觉得有必要提前打好联络的基础,而王夫人这根线就显得十分重要。
郭统见刘封过来,脸上神情就一会儿激动,一会儿不安,时不时的还将羡慕的目光投向刘封身后的亲将赵广。
年轻人的想法,和郭淮这样的宿将不同。
卫青、霍云病、班超、陈汤那样的大汉名将,是郭统最敬重的英雄,而刘封平定南蛮、吊打卢水胡、收复河西的战绩,在渴望建功立业看来,就是再世的霍去病。
“夫人,令郎正当年少,大好年华闲着可惜,就先在我中军当一将校,正好赵广这小子一心想着外放,令郎补一个缺。”刘封见郭统的眼神围着赵广转,心中就明白了他的想法,在哈哈一笑后,即向王夫人提了个建议。
“统蒙丞相青睐信任,必当竭已所能,为丞相分忧,为大汉出力。”
郭统眼睛瞄着赵广,耳朵却竖着听刘封和王夫人说话,这会听到刘封提到自己,激动的卟嗵一声单膝跪倒大声发誓起来。
“丞相,这真是.....,真是太好了,其实,我和伯济也早有这个意思,你放心,伯济他要是敢不听丞相命令,我不让他进府门。”
王夫人这时也赶紧上前,向刘封连连的称谢。
这可是她儿子以后的顶头上司,她还想靠着郭统,让自己晚年的日子幸福些,要是靠郭淮的话,那就不要指望了。
郭淮还在另一边和夏侯霸叙着魏军诸将的情况,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夫人和儿子给卖了。
夏侯霸从陇右赶来,需要经过胡遵的安定郡,顺带着就和胡遵在城上城下见了一面,互通了消息。
“伯济,安定胡遵那里,前不久给我来了封信,言及若是将军愿归汉,他也将领着部曲弃魏归汉,如此一来,我们三人就又能同朝为将了。”
“以道在安定坚守,也是为难他了。唉,待我修书一封,仲权你遣人送到安定吧。”
郭淮与夏侯霸说着旧日同僚的处境,神情渐渐平和下来,从夏侯霸的地位和受器重程度来看,不像是作假,这说明刘封确实对待他们这些降将不错。
“父亲,丞相答应收我为亲将了,哈哈.....,我郭统要领军出征,扫荡诸胡,青史留名。”郭统兴冲冲的奔跑过来,向郭淮匆匆行了一礼后,即转身与赵广热切讨论去了。
郭淮看到儿子、妻子被刘封三言两语说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他也不是脑子僵化的人,之所以对魏国忠诚,也只是感念曹家三代的知遇之恩,现在连夏侯霸都降了,他又有什么不能放下的。
“仲权,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自今日起,我郭伯济就是汉军一将,拼了这一副残躯,我也会与丞相一起,共镶大汉盛世愿景。”
刘封在劝说郭淮之后,又与羊祜、郭建详谈了治理关中的策略。
羊祜、夏侯琳两人已经见过夏侯霸,算是把亲事给正式确定了下来。
刘封对羊祜很是器重,有羊徽瑜这一层关系,羊祜就相当于是他的小舅子,亲近关系与旁人不同。
个人能力方面,羊祜不用说了,那是和陆抗并论的双璧,在王异留蜀之后,刘封身边一直缺少得力的助手,这次羊祜的相投,让刘封终于有了可以深入交流的谋臣佐将。
郭淮归心,羊祜出仕。
在刘封的强力镇压和有效治理下,长安混乱的局面,终于得到控制。
刘封收复大汉旧都长安的消息,也被口口相传,传遍天下九州各郡、县,让天下士子对蜀汉的未来更加的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