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已经下了井阑。
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士。
阎应元守城的花样百出算见识了。
首战告负,多尔衮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去。
不过要说心情有多差,那也未必,因为今天这场败仗未必就是坏事,正好可以借机让八旗满洲、八旗汉军还有绿营引以为戒。
不过如何处置吴三桂和关宁军却是个问题。
按照规矩,吴三桂和关宁军肯定要挨处罚。
这是老汗定下的规矩,吃了败仗必须受罚。
唯一的悬念就是,处罚得重一点还是轻一点,这个是可以变通的。
就在多尔衮沉吟之际,曹尔玉匆匆前来禀报:“主子,和硕郑亲王、和硕礼亲王、和硕英亲王还有多罗贝勒、温简贝子等全都赶过来了。”
“嗯?”多尔衮脸色瞬间垮下来,“他们过来做什么?”
洪承畴等几个铁杆汉奸也是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看不准。
“怕是没安什么好心。”侯方域说,“大沽口之战若是顺利,他们可以分一份战功,可若是大沽口之战不顺利,他们就能借机为难主子您。”
这话一出,福临、洪承畴等人的目光便齐刷刷看向侯方域。
曹尔玉也是一脸震惊的看着侯方域,心说这种话你也敢说?
你不过是个奴才,居然敢妄言主子?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侯方域却是豁出去了,反正他现在是个残缺之人,又有何惧哉?
如果一辈子当个奴才,还怎么报仇?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报仇。
当下侯方域又接着说:“主子,这对您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
听到这话,洪承畴的脸色微变,心说以前倒真是小觑了这个侯方域。
“侯方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多尔衮果然来了兴致,“什么机会?”
“一个逼他们同意修改八旗制度的好机会。”侯方域阴阴一笑又说道,“他们若是不同意修改八旗制度,就让他们去碰阎应元这颗钉子。”
多尔衮的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这法子果然极妙!
当下多尔衮笑着说道:“走,你们随朕前去迎一迎这些人。”
对于代善、济尔哈郎等人的到来,多尔衮本来是充满忌惮的,可是侯方域这么一说他就立刻变得期待,这些人来得真挺及时。
……
与此同时,在卫河南岸的官道上。
济尔哈朗、代善还有阿济格正在并驾而行。
三人身后,则跟着固尔玛珲、勒克德浑以及其他的贝勒贝子。
除了多铎、多尔衮以及福临,八旗满洲的旗主基本都在这里,按照老奴确立的部落议政制度,这些人就是建奴的决策层。
多尔衮无论想要做什么决策,都必须获得多数人的同意才行。
“二哥,你都这一把年纪了,何苦走这趟。”阿济格摇摇头说,“老十四想折腾,那就由得他去折腾,等他吃了亏受了挫,自然会回头。”
“老十二你不明白,有些事错了可以回头,有些事却回不了头。”
代善语重心长的说:“老十四现在所做的事是要伤及大清根本的,一旦做错了那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有那么严重吗?”阿济格对此不以为然。
“英亲王,礼亲王说的没错,改革八旗制度非同小可。”济尔哈朗皱着眉头说,“八旗议政肇始于八王议政,乃是老汗定下来的规矩,这也是为了我大清的千秋万代着想,又岂能说改就改?八旗议政若是也被改掉,那大清还能算是大清吗?”
很显然,代善、济尔哈朗等八旗贵族已经意识到了危险。
如果再放任多尔衮改革军制,八旗贵族就将丧失全部实权。
也正是因为这,行将就木的代善也坐不住,拖着病躯站出来。
阿济格又问道:“那我问你们,这趟来大沽口我们究竟干吗来了?
“为了强化八旗议政制度。”济尔哈朗说道,“今后不光是大清朝的大政方针,还是行军打仗,都得八旗贵族共同决策。”
“这恐怕不行。”阿济格道。
“老十四和老十五肯定不同意。”
“有老汗定下的规矩在,由不得他们不同意。”
多尔衮发出了一声轻咦,这下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什么,王辅臣的人马竟然杀上铳台了吗?”洪承畴等也纷纷扭头看向前方铳台,不过由于离得远,实在是看不清。
只有多尔衮可以看清楚,因为他有望远镜。
透过望远镜的视野,可以清楚的看到越来越多的长矛手已经涌入明军的铳台之中,而且是四个方向的绿营兵几乎是同时涌入明军铳台。
紧接着,多尔衮就看到一个高大的武将从硝烟之中跃出。
只见这个武将从硝烟中跃出并落在铳台后,挥舞着斩马刀只一刀,便将挡在面前的一个明军火枪手砍翻在地上。
多尔衮甚至可以看到明军身上溅起的鲜血。
“真猛将也!”多尔衮忍不住赞道,“西路马鹞子还真是名不虚传。”
曹尔玉便有些担心的说:“主子,王辅臣如此骁勇善战,不会真让他打下铳台吧?那岂不是就让郑亲王捡了个功劳?”
说完,曹尔玉还看了一眼侯方域。
多尔衮闻言也是一下子蹙紧眉头。
福临闻言也饶有兴致的看向侯方域。
若是此次真的让王辅臣拿下明军铳台,
侯方域这个狗奴才只怕是要有大麻烦了呢。
然而侯方域却不屑的说:“主子,王辅臣拿不下来!”
“王辅臣都已经带着绿营兵杀入明军铳台了!”曹尔玉冷然说道。
“那又如何?”侯方域哂然说道,“你对阎应元此人的诡诈手段一无所知!阎应元若是如此之容易对付,十王又怎么会在山阳城下大败?”
“这!”曹尔玉语塞,总不能说十王太逊吧?
……
陈明遇也是有些心慌。
“皕亨,绿营兵杀进左营铳台了!怎么办啊?”
“别慌,小问题而已。”阎应元却是气定神闲,甚至于还有心情评论对手,“说实话,这伙绿营兵能有这等战斗力,确实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唉,六福在搞什么,他应该早一点炸开缺口引海水倒灌壕沟。”
“欸,六福炸开缺口的时机正好,引海水倒灌壕沟原本就不是为了阻止这伙绿营兵,而只是为了制止八旗汉军将红夷大炮通过壕沟运进来,另外就是可以借助泥泞,阻止建奴的下一步进攻,当然也可以使这伙绿营兵的撤退更艰难。”
“撤退?撤什么退呀,绿营兵都已经杀入铳台了。”
“不过是一两千没有披重甲的绿营兵,不堪一击。”
……
王辅臣如果能听到阎应元这番话,一定会深表认同。
因为绿营长矛手面对明军火枪手,真是不堪一击啊。
王辅臣原本以还以为,只要长矛手杀上铳台,明军就会瞬间土崩瓦解,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穷追猛打,追着明军溃兵一路杀进大沽口。
之前的明军无论是遇到清军还是伪顺军,都是这样。
所以王辅臣的战术设计就只到突入铳台,后面就没有了。
然而这一次,王辅臣却发现,明军居然一点都没有慌乱。
在绿营长矛手突入铳台之后,明军火枪手只是稍稍后退,然后排开了一个从未见过的错位阵列,第一排火枪手原地蹲下,第二排火枪手扎马步半蹲,第三排火枪手则原地站立,顷刻间形成了三排自生火铳的齐射。
随即就是一阵密集的排铳声,耳膜都被震裂。
伴随着密集的放铳声,冲在王辅臣前面的长矛手就像是割麦子般倒下。
然而还没完,透过硝烟看去,只见放完铳的三排明军火枪手迅速后撤,随即又有三排火枪手替换了上来,还是一样队列。
紧接着又是一阵密集的排铳声。
挡在王辅臣前面的绿营长矛手又倒下了一片。
就这么一会,杀入明军铳台的数百名绿营长矛手就已经倒下了一大半,王辅臣的身边就只剩下稀稀落落的阿猫阿猎两三只。
再然后王辅臣就听到了一阵潮水般的呐喊声。
“日月山河永在!为了大明,杀!”伴随着潮水般的呐喊声,放完铳的明军火枪手便端着自生火铳冲了上来。
也是到了这时候,王辅臣才发现,
明军的自生火铳前居然装了刺刀!
就这片刻的怔愣,五个明军火手手就已经冲到王辅臣的跟前。
随即王把明晃晃的刺刀就向着他的周身要害恶狠狠的捅过来,王辅臣勉强挡开了刺向面门及咽喉的两把刺刀,捅向胸口和小腹的三把刺刀却来不及挡开。
但好在王辅臣身上披了三重甲胄,堪堪挡住三把刺刀的捅刺。
但是从三把刺刀上传导过来的巨大的冲击力,仍旧将王辅臣超过6尺高的巨大身躯捅得往木栅栏后倒翻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