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科幻灵异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12章 银子去哪了?

第412章 银子去哪了?(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重生之无憾人生 洪荒人皇:传人族遮天法杀崩妖庭 再不死就死不了了 替嫁后,植物人老公被我气醒了! 闪婚后,首富老公低声哄我生二胎 总裁诱爱:前妻马甲又掉了 幸孕三宝:妈咪又把爹地拉黑了 极度宠爱 重生后求嫁渣男皇兄,颠覆朝野 LOL:五年替补,一战封神!

出门之时,王承恩已经从宫里调来马车。

但是崇祯并没有坐车,而是寻了两个太监在马车上面坐着,他自己则和朱慈炯戴上带有面甲的凤翅盔,公然混迹在随行的夷丁中间。

崇祯脑子里的安全弦,始终都是紧绷着的。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现在做的事已经触碰到了太多人的根本利益,所以现在想要致他于死地的大有人在。

建奴肯定巴不得他早死。

宗室藩王肯定也恨他恨得咬牙切齿。

黔国公、魏国公、保国公这些勋臣也不用多说。

便是那些道学先生现在估计也是恨他入骨,因为他崇祯要改革儒家礼仪,还要禁止民间缠足,这就触碰了这些道学先生的逆鳞。

道学先生的顽固,绝对是超乎想象的。

所以对于个人安保工作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一行人来到东宫,太子朱慈烺竟然不在家。

崇祯为了避嫌没有进入太子妃寝宫,而是让太子妃将皇长孙抱到了大厅。

两个月的小婴儿小脸已经开始长开,一对乌溜溜的大眼睛紧紧盯着崇祯,崇祯居然也体会到了一等血脉亲情,应该是这具躯壳的记忆。

朱慈炯也凑过来笑着说:“长得跟大哥可真像。”

崇祯便笑着说道:“炯儿,等转了年你也十七岁了。”

“父皇,儿臣可不想这么快就娶亲。”朱慈炯忙道,“儿臣要学霍去病,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儿臣也要等剿灭了建奴再娶亲。”

“行,那就随你。”崇祯丝毫没有勉强儿子的意思。

父子俩正逗弄朱和埅之时,朱慈烺终于从外面快步进来。

“儿臣迎驾来迟,还望父皇恕罪。”朱慈烺进来就跪在地上向崇祯请罪。

“起来吧。”崇祯将朱和埅交到朱慈炯手上,坐下问道,“你这是刚从外地回京?”

“是,儿臣去了趟松江府。”朱慈烺站起身解释说,“松江府发生了粮荒,百姓不满粮铺一再涨价,聚众闹事还打砸抢。”

“儿臣担心松江府的局面会失控。”

“因而跟着金铉一并去了松江府。”

“松江府居然发生了粮荒?”崇祯瞬间嗅出了异常。

“松江府怎可能发生粮荒?”朱慈炯愕然说道,“这里边怕是有名堂吧?”

“三弟一语中的。”朱慈烺点头道,“儿臣这次去松江府特地了解了一下,发现棉田种植在一百六十万亩左右,约占松江府农田总数的三成。”

“换言之,松江府仍有三百万亩左右农田种的稻谷。”

“今年年景尚可,按每亩两石计算,可收稻谷六百万石。”

“六百万石稻谷,足以养活松江一府两百万口,断不至于爆发粮荒。”

说此一顿,又道:“所以此事断然是人为导致,有人在恶意囤积粮食!”

朱慈炯黑着脸道:“父皇,搞不好就是那些宗室藩王勋臣还有缙绅在搞事。”

“炯儿,自信点,肯定就是这些人在搅风搅雨。”崇祯目光冷下来,说道,“估计他们是觉得机会已经出现了,所以就都按捺不住跳出来了。”

“父皇,说起这,最近京中的舆论是有些不对。”朱慈烺忿然说道,“那些御史言官都跟疯了似的上奏本骂你,因为这个儿臣都已经跟他们吵了多次,有一次还动了手,儿臣把李辉萼的脑门都给打破了。”

“大哥,打得好。”朱慈炯击节赞道,“这狗东西就该打。”

“胡闹。”崇祯却训斥道,“你是太子,国之储君,怎么可以去跟文官打架。”

“父皇,你不知道李辉萼这厮有多过分。”朱慈烺道,“看了他的那些狂悖之语,儿臣要是还能忍得住,那就枉为人子。”

“无非就是八条罪状么,没什么大不了。”崇祯哂然说道,“他还不如左光先呢。”

“父皇,你已经看过李辉萼的奏疏了吗?”朱慈烺愣了下,随即又说道,“父皇,李辉萼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他们真正不满的乃是勤王士子的权柄以及国子监试对于朝廷抡才大典的巨大影响,这才是他们这些文官最不满的,路阁老对于此事也是颇有微辞,不过张阁老却是颇为支持。”

“但是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做,朕又觉得太过保守。”

“毕竟我们在积蓄军力之时,建奴也是没有闲着。”

说此一顿,又接着说:“所以朕想找一个合适的点,消耗建奴。”

徐应伟跟阎应元闻言顿时精神一振,迫不及待的问:“圣上这是要北伐吗?”

“不能算真正的北伐,最多只能算北伐的前期准备。”崇祯说到这里一顿,又道,“你们两个不妨猜猜,朕会选择哪个方向用兵?”

说完又对朱慈烺和朱慈炯说:“烺儿、炯儿你们也猜。”

说到北伐,所有人都知道肯定要北伐,但是崇祯确实从未在人前提及此事,更没有对任何人提及北伐的全盘计划。

当下四人对着舆图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朱慈炯率先说道:“儿臣以为父皇会对山东用兵。”

“理由呢?”崇祯笑着问道,“对山东用兵能有什么好处呢?”

朱慈炯道:“因为对山东的衮州、东昌府用兵,就可以经由运河输送辎重,可以极大的减少粮秣损耗。”

“有进步,开始考虑后勤了。”

崇祯笑道:“不过考虑得还是不够全面,此次用兵并非决战,动用的兵力顶多也就一两万人,纵然不从水路运粮,消耗也不会很大。”

这时候朱慈烺忽然说:“父皇,儿臣以为此时应该对山西用兵。”

“对山西用兵?”这个却是崇祯都没有想到的,当下讶然问道,“理由呢?对山西用兵又有什么样的好处?”

“儿臣以为至少有三大利好。”

朱慈烺道:“其一,可以经由开封府直接杀入怀庆府,再从怀庆府杀入山西,距离并不算远,运粮也不是很难。”

“其二,根据细作提供的情报可知,留守山西的建奴很少,大多是新组建的绿营兵,这些绿营兵多是我大明边军,父皇可遣人进行策反,纵然不成功,也可以离间绿营兵与建奴的关系,如此一来则必然会削弱绿营兵之抵抗意志。”

“其三,则是可以通过这一路偏师,挑起伪顺与建奴决战,达成四两拨千斤之效果,因为一旦我军杀入山西,甚至不用进山西,只要杀入怀庆府,伪顺就必然会跟着出兵山西,因为伪顺承受不起山西重归于大明的后果。”

“不错。”崇祯欣然点头,开始学会从战略层面考虑问题了。

顿了顿,又说道:“不过,烺儿你还是有些过于一厢情愿了,第一点且不说,第二点和第三点就严重错估了你的对手,先说第二点,离间绿营可能导致建奴与绿营反目,但也可能挖一个大坑把我们自己给埋了。”

朱慈烺轻唔了声,又说道:“父皇是担心山西的绿营兵会将计就将,暗中向建奴告密,然后反过来算计我们?”

“人心似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崇祯肃然说道,“何况姜瓖、吴三桂之流原本就不值得信任,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小人身上,就必然会吃大亏。”

顿了顿,又说道:“第三点,你对伪顺的判断也只对了一半。”

“伪顺承受不起山西重归大明的后果,这一点你说的并没错。”

“所以如果我军经由怀庆府杀入山西,伪顺肯定会跟着发兵,但是伪顺发兵不是要跟着我们联起手来打建奴,而只会跟建奴联起手来打我们。”

“父皇,不会吧?”朱慈烺愕然说道,“李自成不是与您有君子协定?”

“那就只是个口头协定。”崇祯摆手说,“千万不要对李自成抱有太高期望,此人就只是个驿卒而已,也别指望他真的认同华夷之别。”

朱慈烺顿时哑了,他刚准备拿这个反驳的。

这时候,阎应元说道:“圣上,臣以为对山东用兵太过保守,而对山西用兵则极有可能陷于腹背受敌之困境,还有可能导致大明与伪顺之间的关系破裂,所以最好的选择应该是直接从海路突袭大沽口!”

“什么,突袭大沽口?!”

朱慈烺、朱慈炯失声低叫起来。

很显然,小哥俩都被阎应元震惊到。

“对,突袭大沽口。”阎应元拍了拍舆图上大沽口所在的位置,又接着说,“首先,建奴绝想不到我们会从海路突袭大沽口,再加上我军又有水师炮火支援,定然可以非常轻松的拿下大沽口。”

“其次,大沽口离天津卫有一百里,离京师更是足有三百多里,建奴从接到消息、点集大军再然后杀到大沽口,最快也得十天!有了这十天时间,足够我军修建即防御工事,再加上又可以得到水师支援,固守当无问题。”

“第三,大沽口背靠北海(渤海),水师的战船以及商队的粮船可以直达大沽口,不用担心会被建奴切断粮道,因而可以久守。”

说到这一顿,又道:“圣上,臣只需五千新军便可以守住大沽口。”

“很好。”崇祯也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反而又问徐应伟道,“徐应伟,你呢?你怎么不说话呀?莫非你不赞成出兵?”

“非也。”徐应伟摇摇头说道,“臣只是在考虑一个问题。”

“是吗?”崇祯笑问道,“却不知你在考虑什么样的问题?”

“臣在考虑如何一战击灭建奴。”徐应伟肃然道,“不令其成为第二个北元。”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倒斗 天命阴阳人 支柱计划 我,雷电法王石坚,开局怒晴湘西 重生窃取天道传承,道法杀穿末世 我能猎杀并支配诡异 蛇妖讨债:师父让我以身抵债 我在娱乐圈当风水顾问的那些年 重生之攻略腹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