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电影的首映式,不如说是郝景的粉丝见面会。
现场郝景和粉丝们热情的互动着。
这一次郝景显得格外的随和,几乎是不考虑什么演员的神秘感了。
不仅仅是在现场和粉丝们合照签名。
甚至还一个上头答应了握手会。
也不知道那些樱花国的偶像是怎么把握手会当成是一个日常项目的。
这握手会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握个手就行。
很多时候还要一面负责和握手的粉丝进行交流。
有些变态一点的粉丝还会趁机揩油。
最离谱的是一个女粉丝,握手握着握着就握到了小腹上。
简直就是离谱。
不过郝景也是一一坚持了下来。
转眼就到了电影的播放时间。
伴随着灯光熄灭,电影在众人的视野当中展开。
误杀听名字也知道是一部犯罪电影。
讲述的是郝景为了掩饰女儿犯下的最新通过各种方式去掩盖犯罪事实的故事。
在一开始,两人就是有明显的不同。
反派的拉韫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的警察,同时也是一个慈祥过头的母亲。
而郝景,则是一个亲切随和善良的人,但同时是一个严厉的父亲。
但同时,他们的身上也有着共同点。
拉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你经历过一千多个案子,你会发现没有破不了的案子。”
而事实上也正如她所说的一样。
因为她的破案经验足够的丰富。
所以很容易的就破开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凶杀案。
精准的发现了线索。
而郝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当你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离奇的事情。”
郝景也却是证明了这一点。
利用人的心理特点,郝景模仿《蒙太奇》当中的手法,成功在众人的脑海当中留下了一段不存在的记忆。
这一段记忆直接化有为无,做出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即便是拉韫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发现了郝景的作案手法,也依然是没有任何的意义。
因为没有证据,至少也是没有决定性的证据。
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拉韫还发现了自己儿子不堪的恶行。
只不过是因为她作为母亲的身份,所以依然在追寻一个真相。
于是乎,拉韫选择动用强制手段,直接采取严刑逼供的方式逼迫李维杰家的小女儿透露答案。
一边命令着手下的警员去殴打李维杰,另一方面则是对着小女孩咆哮。
终于,小女孩服软,告诉了拉韫藏尸地点。
棺材盖上有血手印,但是埋着的,只不过是一只白色的山羊。
终于,这场智斗最后还是李维杰技高一筹。
但是这场事件给李维杰带来的冲击却是远远不止于此。
“爸爸,签字。”
小女儿把试卷交给郝景,脸上满是骄傲的神色。
但是郝景的眼中却是多出了一分心痛,随后就是严厉的教育了自己的女儿。
因为女儿的试卷是一百分,但是是从七十分改成的一百分。
于是乎,李维杰自首了。
在李维杰自首的这一天,他的大女儿和妻子也在跟着一起自首,纷纷将罪责往自己的身上揽。
电影的最后,是一个黑白的镜头,似乎是在问行人如何看待李维杰所做的事情。
许多人都是支持李维杰的做法,可唯独当这个问题问到郝景的身上的时候。
郝景只能是对着镜头惨淡一笑。
电影放映完成,但是观众们却是久久没有吭声。
许久之后,才有一阵的掌声响起。
随后,便是如同雷鸣一般响亮。
鼓掌之余,不少人也是对于电影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真的可惜,李维杰完全没有必要去自首的,国产电影都是这样的败笔。”
对于这种观点,许多人都是表示赞同,这些人大多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小的人。
但是较为年长一点的人对于这个说法却是忍不住直摇头。
“你们不懂,这是教育,一旦这种欺骗和犯罪的思想在孩子的心中根深蒂固,早晚会成为第二个素察。
自首是为了以身作则教育女儿,这才是李维杰的一片良苦用心。
而且暴乱对于李维杰也有不一样的意义,他当然是不可能就那么坐视子女长歪。+”
“可是教育有那么多种办法,何必非要用这一种办法。
难道就不能用其他办法来进行教育了吗?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父亲的引导不是更容易长歪吗?”
两种观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便是一部足够优秀的电影,让观众在看得愉悦的同时,也能不间断的去思考电影当中所反映的种种社会问题。
由于两边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目光很自然就放在了郝景这个编剧的身上。
毕竟如果你看《孔乙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最好的办法肯定是去问什么话都说过的鲁某人。
不过让一种粉丝傻眼的是:灯光熄灭之前郝景还在那个位置上好好的坐着。
但是现在灯光亮起来的时候,郝景的位置却是已经空了。
众人纷纷面面相觑,无法得到最后的答案。
其实即便郝景在他们也是得不到什么说法的。
因为郝景一直都知道一句话: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中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
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郝景希望做一个更多人喜欢的哈姆雷特。
郝景是这么想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的。
……
医院。
“先生,里面是待产室,是无菌环境,不能进!
您也不想您的孩子出生就被”
两个医护人员有点想拦又不敢拦郝景。
毕竟这位的段位比她们可是高了太多了,如果郝景强闯的话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认命。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郝景还是非常讲道理的,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举动。
很快郝景就冷静了下来,没有想着进去,但是心中焦躁的感觉却是在不断的发酵。
很快,周大头和宣父、宣母也是迅速赶到了现场。
“我干儿子呢?我干儿子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