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阿里。”
面对阿里这样的对手,郝景可谓是给足了尊重。
热情的跟阿里打着招呼。
阿里心中的紧张也是稍微缓和了一二。
也是露出了一丝善意的笑容。
“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但是很快,他们的话题就又一次回到了擂台上。
阿里严肃的对着郝景说道:“我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请你小心。”
郝景也是十分严肃的回应。
“当然,我也会全力以赴。”
很快,两人就上了擂台。
不同于马卫国的盲目自信,阿里是将郝景当成劲敌看待的。
不只是郝景的电影,就连郝景之前打人的视频也是一条不漏的看完了,甚至在一些细节方面反复观看。
还请了专业人士去计算数据。
对于郝景的拳脚力道和速度甚至战斗风格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更是对于郝景的战斗风格专门设计了应对思路。
在他的设想里,他和郝景的战斗已然是变成了九一开。
阿里九!
“比赛开始!”
主持人一声令下后,郝景和阿里却是谁都没有轻举妄动。
这也是拳击比赛的常态,虽然通过以往的比赛视频能够得出对手身体的各项数据,但是一些臂展之类的东西必须通过亲身体会才能知道。
所以除非是早就对打过许多次的选手,不然一般都是以试探为开局。
简单的几轮攻防之后,阿里瞬间暴起,朝着郝景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只不过刚刚一出手,阿里就忍不住大叫一声不好。
通过比赛的视频计算数据是格斗界的常态,但是也导致了一种职业病,那就是会过度的迷信所得来的数据。
但是阿里忽略的一点是,郝景动用武力的情况可不像是他们这些拳击手一样。
很多时候郝景都是收了力的,这也就导致郝景的力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比如现在郝景的重拳在他的计算中应该是单手就足够挡住。
但实际上,这一拳却是结结实实的透过阿里的防守打在了身上。
瞬间就是一口腥臭之感从喉间升起,阿里已然是受了内伤。
郝景并未趁着这个时候继续追击,反而是双手抱拳。
“承让了。”
又不是殊死拼搏,打成这个样子差不多得了。
不过阿里却是将口中的腥臭给咽了下去,满是战意的看着郝景。
“再来。”
郝景目光微凝,不过也没有劝说,只是摆开了架势,开始第二回合。
这一次阿里修改了心中的数据,对于郝景的攻击更加谨慎,虽然有伤在身,但是胜算依然是七三开。
几个回合的对打之中,阿里一直都是坚持这稳扎稳打,竟然面对郝景依然占据了上风。
但是郝景却是突然改变了拳路,瞬间就北方拳改为南方拳。
顿时就打了阿里一个措手不及,在郝景的接连出招之下,阿里的下巴挨了一拳,顿时就是强烈的眩晕感传来。
郝景又是微微抱拳,“承让了。”
现在高下已经很明显了,想来这个拳王是不会继续胡搅蛮缠了。
但是阿里却是依然站起了身。
“再来!”
虽然只是两拳,但是这绝对是他职业生涯中面对的最重的两拳,加上心跳的快速流动,现在几乎全身都在喊着疼痛两个字。
现在支撑他的早就不是什么金腰带了,而是自己的孩子。
当时自家儿子可是说着担心打伤郝景才不报名的,可如果自己没能打赢郝景,那么那个孩子会有多么的失望。
不仅如此,甚至一众网友都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去嘲笑他。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这场比试他决不能输。
郝景虽然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不肯放弃,明明就只是一场公开的比武而已,虽然说打赢自己能获得一百万的奖金,但是至于一个拳王这么拼命吗?
不过郝景摆擂台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华夏的武术文化,证明传武的实力,这一场比试,他也是绝对不能输。
于是第三回合,开始。
这一次的阿里已经是放弃了凭借招式取胜,就算是通过系统计算出的最合适的招式也比不过华夏武术复杂多变的拳路。
所以干脆就是选择了以伤换伤的打法,虽然没有了华丽的招数,但是却是更具暴力美学,拳拳到肉,让人看得十分过瘾。
但是只有阿里自己知道,自己所有的攻势都是被郝景给当了下来或者是直接卸力化解。
根本没有对郝景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于是干脆将中门打开,全力对郝景打去。
郝景也是放开中门,全力朝着阿里打去。
二者同时到底,阿里正想挣扎的站起来,但却怎么也站不起来。
只能默默的叹了一口气,看来,还是没能保护住孩子的尊严。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却是听到了主持人的呐喊声。
“十九八……三二一,平局!”
当主持人宣布平局之后,郝景瞬间起身,然后将阿里给扶了起来。
“这下不用再来了吧。”
郝景轻微调笑了一下,阿里心中复杂的心情顿时轻松了不少。
眼中几道光芒闪过,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一样,突然抓着郝景的手将其高高举起。
这一幕,成为了无数新闻播报的封面。
华夏武术又一次成为了最新的潮流。
并且也不只是华夏的武术,这一次,华夏的武德思想也是真正的走近了大众的思想。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擂台还能这么打。
相比起很多时候拳击擂台上即便敲了锣依然继续出手的拳击手们,郝景这样的比赛方式才算得上是文明。
尤其是以优雅和绅士著称的约翰牛国,直接就将郝景的这场比试当做教科书,勒令所有的拳击比赛都按照这个方向整改。
其他的许多国家也是纷纷跟风效仿,以此来彰显自己具备高超的文明。
而华夏的武术和华夏的武德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播开来。
宋静给郝景报喜的时候,声音甚至都忍不住颤抖了。
“这几天已经有超过五万来咨询华夏留学的电话了!”
要知道,每年来华夏的留学生最多不过十多万,这属于是郝景一部电影,一场擂台就完成了半年的KPI。
但是郝景的内心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
来华夏留学的人多了自然是一件好事。
可是还有那么多的人宁可在外国洗盘子都不愿意回华夏。
让这些人回来,就是郝景的下一步,同时也是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