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们在船上听着张老师讲授汉字和外语,可能一个海浪过来,都会造成船的颠簸,一开始大家还会惊慌,到了后面都习以为常了。三十个少年中,有三个是晕船的,虽然晕船很难受,但是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继续听着老师讲课,照样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海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大家都选择了克服,似乎在船上,你除了学会克服,并没有多余的选项给你去选择。
何经梁在写给李廷述的信中写道:说张老师讲得外语没有廷述讲得好,发音也是粗嗓门,没有廷述的嗓音好听,廷述给自己准备的吃的,自己都吃完了,很好吃,现在三十个少年都是一个团体,没有了之前的滋事斗殴,自己过得很好,不晕船,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也请廷述要照顾好自己。
何经梁走后,李廷述还是和以前一样上课,下课,只是回到了最初的状态,不拿食盒去学校,放学了不去小溪边,直接回家。好友都能感觉到李廷述最近情绪不高,虽然之前总是很奇怪带着食盒来学校,但是却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总比现在情绪不高好。好友问李廷述怎么了,李廷述总说没事,回家也自己一个人回去。
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再加上少年们的努力,在到达美国之前,他们已经学会说一些简单的外语,至少应该在生活上应该不成问题,学习上的话还是要到了学校,看他们自己的努力程度,现在他们汉字也认识不少。
明天就要靠岸了,少年们既害怕,又兴奋,害怕的是怕美国真的是个“蛮夷之地”,吃人血肉,兴奋的是自己终于可以上岸了,不用再在海上漂了,到了美国可以用自己刚学的外语和美国人交流了。
船靠岸之后,大启政府官员已经提前租好一栋公寓给这三十个少年,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三年,当地人约克和张老师用英语交流着,但是明显张老师的英语带着口音,不够纯正。张老师说道:“这是约克,到时候将由他带领大家尽快熟悉这里,以及他会带领大家去学校办理入学。”
少年们和约克打完招呼之后,便去公寓看自己的房间,每个房间是个小单间,放着两张床,一个房间睡两个人,毫无疑问,石锦玉和何经梁成为了舍友,何经梁选择了靠窗的床位,放下东西就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
大家都累了,整理完之后,很快便入睡了,等少年们第二天醒来,听到铃声,都来到一楼集合,约克才说道:“张老师以及其他国人昨天夜里就已经启航回去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就由我带大家尽快熟悉环境。”约克用的是中文,只是带着外国口音,原来约克也是会讲中文的,很快约克又说道:“接下来,我不会再用中文和你们对话,如果你们要和我交流,请用英语。”
少年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学了一点外语,但都是和自己人在练习,还没有和真正的外国人交流过,但还是异口同声说了句:“Yes.”
约克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本汉英字典,让他们随身携带,不会的单词就自己查字典,约克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在少年们身边。约克带少年们去买早餐,都是一些汉堡、牛奶之类的,把这个月他们的美元生活费给到每个人,让每个人自己去结账,以后自己买东西,自己生活。
吃完早餐之后,带着少年们来学校报到,少年们在填资料的时候,有些单词不认识,纷纷翻开约克给的字典,查阅看看是什么意思,才敢动笔。办完入学手续,约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吃饭问题,少年们人生地不熟都是全部结伴而行,问路,英语说得磕磕巴巴,最后才问到了饭堂在哪里,吃完饭回来拿课本,拿完课本再一起结伴回家,明天准时来学校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