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澄攥着拳头,眼神尽是崇拜,他自认多情,可是与李辞相比,竟相形见绌,试问普天之下,何人胆敢在圣驾面前,为心爱之人出头?
若李雨潇是默默无闻的一朵野花,李辞便是高悬明月,银光汇聚于一处,只为照亮那一朵芳华。
姐姐嫁给这样的男人,准没错!
安雅君也是震惊不已,为了一个婢女,竟把场面闹得无法收拾,到底图什么?
以李辞的身份地位,想要女人,什么样的得不到?远的不说,光是明月湖上那四大歌姬,就任凭李辞赏玩,为何偏偏要为一个婢女,犯下滔天大罪?
安雅君越发的捉摸不透,也越发的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成谜。
就在这时,一阵笑声传来,现场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只因楚帝被气笑了。
“好啊,好啊,好啊……”
楚帝摇头冷笑,自他被奸臣佞党逐渐架空以来,还从未动过这么大的怒气,也从未在众目睽睽之下,流露出丝毫情绪波动。
但今天,他却被这个狂子气的流露出了本性。
户部……不!是整个青云党的官员,都该死!但现在他都自身难保了,哪还有余力去清算青云党?若是青云党误以为,李辞这番言论,皆
是自己授意,君臣之间撕破脸皮,逼宫还会远吗?
小小世子,坏朕大计!
“不愧是恭王之子,果然是癫狂至极,不知廉耻也就算了,竟还当众污蔑朕之肱骨忠良。”
“你不是能说会道吗?”
“从现在开始,朕只允许你说三句话,说服朕不杀你,否则不必审慎,宗正寺和礼部联手急办此案,天黑之前,朕就要看见你人头落地!”
此言一出,一众青云党官员的阴冷脸色才逐渐平缓。
就在刚才,他们一度认为楚帝要借御商大会之名,发难清算,不臣之剑已经出鞘,今日谁清算谁,还说不准。
但是听到楚帝这番话,他们才终于意识到,这场凶险至极的对峙,只不过是李辞犯病发疯而已。
也是,不是疯子,谁会说出刚才那番话?
现场所有人的视线,全部汇聚到李辞身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李辞死定了,三句话打动心如浩海的楚帝?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辞却不以为然:“陛下此言当真?”
楚帝眼神一厉:“这便是第一句了!”
见楚帝彻底动了杀心,吴守义直接坐了回去,他已经明白,刚才的凶险,皆是李辞癫狂所致,就连楚帝都措手不及。
总共就三句话的机会,李辞已经浪费了一句,李雨潇笑着泪眼柔情,看着不惧强权,不畏圣威的世子,她已经做好了与李辞“合骨长眠”的准备。
李辞仰头大笑:“哈哈哈,想要打动陛下,何须三句话?”
楚帝长长的舒了口气,强压心中无边怒火,一字一顿:“只剩最后一句!”
在众人屏住呼吸的注视下,李辞大手一挥,豪言道:“只需十天,臣就可把一百颗禹城叛贼的狗头,摆在陛下面前!”
嘶……
现场倒抽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就连最痛恨李辞的吴守义,都睁大了眼睛。
大楚共有三大劫,其一,国库空虚,财政紧张。
其二,南蛮入侵,战事吃紧。
而这最后一个,便是禹城叛党,揭竿而起,霍乱北方。
禹城叛党的实力有多强?十年间,楚帝派兵攻打了三次,皆以大败告终,禹城明面上是一城,实则却是合一州之力,且北方三州,都在禹城的影响下。
何况禹城叛党,皆是戍北雄军,极为骁勇善战,如果不是因为京畿屯集重兵,再加上北方戎狄与禹城叛党结盟不成反倒结仇,恐怕那群乱党早就挥师南下。
禹城叛党,乃是楚帝的心
腹大患,更是危及江山社稷的豺狼虎豹。
别说区区一个疯癫世子,就算朝中大将,说出这等狂言,楚帝都会心中存疑。
楚帝虽不相信李辞的鬼话,可是回想起李辞的种种手段,总能出奇制胜,若此子真能化腐朽为神奇,拿回一百颗禹城叛党的脑袋,必定能提振军心。
楚帝耐着性子质问。
“此地距离禹城,即便是快马加鞭,也要三日路程。”
“十日之内,斩首一百个禹城叛党?你凭什么敢夸下这等海口?”
李辞摇了摇头,伸出三根手指,暗示三言之约已过。
楚帝又是一阵急火攻心,冷厉道:“朕已被你打动,但说无妨。”
李辞也不含糊,直截了当道:“就凭臣乃是恭王之子!”
恭王之子?护国战神之子!
一瞬间,当年恭王征战沙场,浴血奋战,令番外蛮夷闻风丧胆的英武荣光,仿佛历历在目。
如果恭王还清醒,他必然率领先锋骑兵,将那禹城叛党杀的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而今,恭王之子已成年,虽暂时未见其展现英武之姿,但这份魄力和胆识,却已经初具恭王当年风范。
这满朝文武,哪个不是提“禹”而色变?
莫
说李辞办不办得到,只要他敢开这个口,就已经不辱大楚男儿的本色。
只是这厮太过癫狂,连楚帝都难以承受。
“朕……不会让你多活十天,成与不成,八天之内,朕就要见分晓。”
“难如登天之事,十天与八天,又有何区别?”
“早一天惩治你,朕也早一天安心。”
八天?楚帝给了李辞一丝希望,剩下的自然全都是绝望。
吴守义对此毫无异议,此等壮举,非人力所能及,李辞必死,大罗金仙也救不了他。
偏偏就在这时,李辞却突然来了一句:“陛下圣裁,既然十天和八天无异,那臣再少一天又何妨?七天之内,臣就把禹城叛党的狗头送给陛下,以作陛下励精图治二十载的谢恩礼。”
谢恩礼……
一瞬间,现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尤其是礼部。
七天之后就是楚帝在位二十年之日,李辞竟记得如此清楚,而满朝忠良,却无人提及此事……
倒不是礼部故意辱圣,而是国库空虚,财政紧张,陛下早有圣谕,无必要之盛典,一律从简从无。
可不办盛典,不代表不送礼物……
李辞这一句话,算是在所有官员的脸上,狠狠抽了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