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葵坐在沙发上,她的状态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糟糕许多,并非仅仅是脸上表现出来的那样,而是她的言行举止,包括她看我们的眼神,那种小心翼翼,以及不敢直视,简直就像是几年没看到陌生人一般。
“你好,赵葵,我们是来帮助你的。”曾萱苗试图打破尴尬。
赵葵将头埋在陶青的身上,并没有看向曾萱苗。我终于知道陶青之前为什么没有主动让我们去接触赵葵了,这种状态不要说配合我们,连她自己的身体都有些担心。
陶青小声说了几句,赵葵这才看向我们,然后看向陶青,在他的耳边问我们是什么人,要做什么事。
要不是我听力好,这些悄悄话我可能一个字都听不见。
末了,赵葵还用非常细微的声音说道:“陶青,我们回家吧?”
“这就是你的家,小葵,你要去哪里啊?”陶青有些激动,看得出来,赵葵出现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为了避免吓到赵葵,我伸手示意陶青先别急着劝她,而是问道:“她出现这种状态,距离现在多久了?而且你们为什么不去医院?”
“大概是两周前就是这样了,当时我不知道,但是她公司里跟她比较要好的同事跟我说,她的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了,几乎有人说话比较大声一点都会被吓到,上面的人看不下去,给她放了一段时间的假。后来我们也有去医院,但医生开了一些镇定方面的药,虽然能辅助治疗,但是根本上的医院还是她的心理作用。你也知道我们的条件,根本找不到专业的心理辅导的医生,浴室这件事就耽搁到了现在,直到你们来了。”
陶青说的很具体,大概就是当时也想过要治疗,但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现在还是这副样子,并且现在的状况比以前还要糟糕许多了,所以无奈之下只好找到了我们。
整件事其实并不复杂,她那个家里一定是有脏东西,虽然视频上没有看出来,但是在我们的主观推测中,能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神经,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作用,要么就是中邪了,要么就是长期影响了。
赵葵先前在那里住了那么长的时间,不可能没有被影响。
为了方便继续调查下去,我让曾萱苗去检查了她的衣服和一些私人物品之类的,她生活的时间比较久,如果真的有鬼魂一类的东西,一定会留下一点东西。
趁此机会,我让陶青先带着赵葵进去休息。她刚吃过药,药效发挥的时间大概还有五分钟。
等陶青拉着她进去休息之后,我看向林枫,请教道:“一般磁场的变化,那些鬼魂知不知道有人住进他们的家里?”
林枫点了点头:“不可能不知道的,因为生人的气息比鬼魂的气息还要敏感的多,它们一下就能判断出来,只是奇怪的是,这种状况下,唯一能解释得一点就是,当时赵葵没有做出什么影响这只鬼魂得事情,所以当时它也没有过激反应,就像是两个从来不见面得合居者,都有着各自的生活,比关切互不干涉。”
“这么说来的话,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那么一开始会发生这种情况究竟是因为什么呢?你看现在,要是这个时候有什么问题的话,应当是不会引起其它任何问题的,这个外界因素有没有可能是和陶青的出现有关?”
我刚说完,陶青已经出来了,曾萱苗还在房间里面查看她的私人物品,陶青没有继续呆在里面,而是因为担心,想看看还能提供什么帮助。
这一点让我非常心安,如果这件事没有这么好处理的话,或许陶青的出现恰好能让我们的时间缩短一下,而他作为改变当时环境的人,他的身上一定还有价值没有挖掘出来。
并且先前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当时在电话里的时候,陶青就已经听到有男人的声音了,说明那个时候开始,陶青对于这个鬼魂是有感知的。
后来搬进这里之后,因为鬼压床的关系,更让他坚定自己的看法。那么,他为什么能听到这个东西呢?
唯一能解释的是,这件事中,陶青和赵葵所处的方向是相反的,他可以轻而易举的知道这个屋子有另一个东西存在,而作为原来的原主人,赵葵尽然浑然不知道。
“调查过那户以前的住户吗?”
“找不到了,我去查过,好像也没有住多少天,根本联系不到人。我还问过邻居了,这家以前都没有出过事。”
“房东怎么说?”我继续问道。
“第一时间房东就找到了我们,说我们可能惹上了大麻烦,他本身是不相信这些东西的,但是看到赵葵身上发生的这些,也很同情我们,让我们搬出去,并且之前的押金也退还给了我们。”
这么说来的话,就连房东都是不知情的。
现在就成了两个分歧,一个,究竟是陶青的问题,还是这个房子的问题。如果是陶青的问题,在认识赵葵之后出现了臆想症,并且大脑所传递给眼睛的信息都是一个奇特的假象的话,那么现在他们所面对的情况也是正常的。因为赵葵是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一旦他的精神有什么问题,第一个容易受到影响的一定是赵葵。
第二个,就是这个房间真的有什么东西,但是之前安分的很,是陶青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点,但是这一点有个非常奇怪的就是,因为陶青还没有搬进去的时候,就在电话里听到了一个男人的声音,所以当时是没有和这个鬼魂接触过的,那么他俩又是怎么联系上的呢?
这个疑点很大。而我推敲完了之后,林枫也开始怀疑我第一个提出的观点,那就是问题最大的或许不是赵葵,而是现在看起来正常,其实精神已经不正常的陶青。
陶青就坐在我们的对面,听完了我们的分析之后,也开始陷入深思。他是当事人之一,我们这么做,一是刺激他的扩散性思维,第二个也是为了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