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要穿甲,这里的毒蛇很多。另外我们需要先建立城市、官府,然后才分配土地!”
上岸的人这时倒也不急着种地,毕竟冬季的维多利亚平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洋洲在南半球,气候、季节正好与北半球相反。
即九到十一月为春季,十二月到二月为夏季,三月到五月为秋季,六到八月为冬季。
此刻正值夏季,整个基建设施的建设,大概需要两个月时间。
到了三或四月,就能开始种植,时间还是很紧的。
顺着一个大河在海岸上形成的,近百公里宽的河口,船队驶入。
不但在这儿躲避夜间的海风,而且有河口必有冲击平原,就必然是平衡而肥沃的土地、
一大清晨,借着太阳刚刚升起,船上的人就开始使用浮箱建立浮动埠头。
在移民们惊讶的目光之中他们发现,那些运材料的大船上,首先有人在忙碌起来。
他们在甲板上拼出一个个如同船身般的浮箱,十米长五米宽。
拼好一个就顺着滑轨推下海一个。
有了两个浮箱,就试图在海面上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然而这却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作,毕竟海面上不似江河湖泊那么平静。
转眼一条大条出现在浮箱的另外一面,替它遮挡些海风。
不但如此那条船上还搭向浮箱上搭起滑道,接着几个带孔洞和轮子的大箱子被放下来。
它们被分别安装在浮箱侧面,随后从帆船上滑下一袋袋砂石。
这些从海滩上收集的石头、沙子装进那些带孔洞的大箱里。
越来越沉重的重量,使浮箱的晃动明显减小。
甚至到浮箱上的人被海水打湿脚面时,浮箱的晃动已经达到可以继续作业的程度。
这时两个合拢的浮箱之间,开始有人转动手轮。
那时隐在浮箱内部的连接杆,从公头伸出进入母头的对应孔洞。
这不但把两个浮箱连在一起,更制止了浮箱随着海浪晃动。
然后重复这样的工作,不久一个巨大的边长五十米的正方形浮动埠头出现。
最后铺上厚重的网格与路面,这个浮动埠头就算是完工。
接着由登陆艇将其送往岸边,随着潮水送到靠近岸边的地方。
然后浮动埠头边上的沉箱被抛下海面,通过调整沉箱上粗绳的长短。
不久这个两千五百平米的巨大浮动埠头,就在浮力与拉力的控制下,趋于稳定。
随后用浮箱与沉箱做成栈桥,一直伸向海岸。
显然船上施工的,穿着蟒纹迷彩的人,是“琴岛狼兵”的工兵部队。
他们是除军官之外,使用1641公德二式转膛火枪的部队。
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浮桥、道路或者浮动埠头。
虽然是新成立的部队,但他们训练显然卓有成效。
随着一个个浮动埠头以及栈桥建好,终于到了移民们上岸的时候。
如同以往一样,琴岛狼兵上岸自然是要建立城市的。
最先上岸的是用几十头牛接着的压路机,但在他们之前,则是组织起来的移民青壮。
“将军大人说岸上毒蛇很多,另外注意你们的武器,没有命令不许使用。遇到毒蛇,就用你们背后的刀来对付。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影响力我们的进度!”
听到带队的,穿着蟒纹迷彩盔甲的士兵说,一个个移民都瞪大眼睛,抓紧自己的工具。
因为这是他们当官的住所,谁的手快谁就是队长,哪一队的工作迅速,将来队长就能当村长。
攥着工具,被包的严严实实的刘喜瑞感觉有点紧张,望向身边的赵喜鹊。
“喜鹊,我……”
“我什么我,这个村长,我们家当定了!”
她泼辣的叫声,给了刘喜瑞无限的勇气。
他稳了稳自己面前钢制架子车,又轻巧又结实,里面装满了打洞用的工具。
照例是毫无花巧的打竖井、埋桩。
随着一条条移民船靠上岸,早对着那森林茂盛、草原肥美的虎视耽耽的移民们一声呐喊冲出。
他们的目标距离海岸并不远,远处还能够看得到不高的山脉。
不过这都不重要,眼前他们要修建的,是被命名为“新琴岛府”的一府城市。
预计这是个边长五千米,用以容纳大量新到移民的城市。
不过暂时,为了尽快开始生产,它不过是只有五百米的“小城市”。
移民们奔跑着,当然有人看到了毒蛇,也被吓了一跳。
不过随即发现,这货的攻击力对于“木钢造”的护甲而言,攻击力约等于零。
随后就被人拔出背上的刀斩去脑袋,收进随身杂物袋。
接着一脚把蛇头踏埋进,随后挖的土坑里。
看着北方人懵哔的模样,斩去蛇头的家伙笑道,
“你们不懂,长虫肉最好吃,比吃鸡肉还来劲!不过长虫的头不能吃,斩了还要埋土里,不然会咬人的!”
不管发生什么小插曲,这一切都无法阻挡。
看着肥沃土地荒芜,痛入心脾的移民们。
一座使用风车提供动力的打井架立起来,洛阳铲状的打孔器被高高提起,又快速落下。
看着第一铲挖出的,将近五十公分的土被倒出来。
作为庄稼人的刘喜瑞不禁啧啧赞道,
“看这土看这土多肥,我敢打保票,将来这时的地收入肯定高!”
这时负责倒土的赵喜鹊,虎着脸冲他叫,
“土,什么土,还不快着点,村长的位子你不想要了!”
对此无奈的刘喜瑞,只好拿出在自家地里干活的麻利劲,加快操纵打孔机。
只用了一小会,十米深的孔就被打好。
随即,打孔机的架子又成了吊机,接着粗壮的桩子被深深插入地下。
当完成了打桩,后面的事情就非常简单。
移民们在崇明的移民营里都受过培训,知道那些标准件要用到什么地方。
不需要人指挥,一根根梁柱被连接起来,形成结实的框架。
随后一块块来自琴岛的城墙板被立了起来。
七个时辰后“新琴岛府”已经矗立在大洋洲,被朱慈烽命名为崂山湾的河口处。
接着进驻的可不是流民,而是一台台机器设备。
最主要的,这时要开始生产“木钢”,以支撑后续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