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一大早,卫妍刚起床洗漱好,院外就传来了敲门声,秋燕赶紧跑过去,开门一看,果然是管家站在门外。
卫妍起身迎了过去,看着面色明显红润许多的管家,“管家看起来气色好了许多,清早过来是有什么要事吗?”
不同于前几日的礼貌疏远,安辉笑着回道,“没什么大事,小的是特地来感谢您的。”
管家说着脸上露出歉意的表情,“多亏了前日您送来的药方,小的这药刚服两贴,腿竟然就不疼了,昨晚也是久违得睡了个好觉。真是得多谢卫姑娘,先前是小的愚笨,有眼不识泰山。”
“管家这么说,真是折煞我了。”卫妍一边迎着管家坐下,一边嘱咐秋燕泡茶,“入府以来,卫妍多劳管家照拂才对。”
管家与卫妍客套了一番,定了定神,才状作疑惑地问道,“卫姑娘医术如此高超,不知是从何习来?”
对于管家的提问,卫妍丝毫不惊讶,这是“前锋”过来打探消息了。
“医术高超真是过誉了。小女自小养在临江府祖母处,祖母身边一婢女早先曾学习过医术,于是便教了我一些。被父母接回京城后,府中管教严格,便只能自己私下读一些医书,也是纸上谈兵。”
“姑娘真是谦虚了。”
管家知道自己这老毛病有多难治疗,就连永安药房的周神医都曾表示,难以根治,只能开些减轻疼痛的药方,安辉吃了,也只能减轻十分之一的酸痛。谁知卫妍这药,刚吃两天效果便立竿见影。
安辉知道卫妍的医术肯定了得,想到自己王爷这几日在为医馆无人可用而烦躁,立马拿着药方禀告了王爷。
看管家深思的表情,卫妍清楚,安辉来之前,安王肯定已经派人调查过卫妍,得知其幼时确实抚养在祖母处。至于是不是有这么个婢女,因着卫妍父亲的入狱,家中仆人逃的逃,死的死,想调查估计也是难以查证了。
卫妍悠然地喝着茶,丝毫不担心对方发现自己的谎言,过了半晌,管家放下茶杯,试探地问卫妍,“卫姑娘所求何物呢?”
知晓管家已经暂时放下戒备,“京城已没有户部侍郎卫家,卫妍只想求个自由身,能为天下人医治百病,为过去的卫家赎罪。”卫妍眼神坚定地回答了管家。
医治百病!管家不禁为自己之前的念头感到羞愧,此般女子所求的怎么会是安王身边的睡榻,安辉的语气中多了一丝尊敬,“安王召您去前厅,为您准备了一份不一样的礼物。”
管家有意向卫妍示好,提醒卫妍,“安王身边正缺少会医术的人,只要您通过安王的测试,您就能收下这份礼物。”
“多谢管家,”卫妍起身,向一旁的秋燕笑着说道,“可以出发了。”
走到前厅,一席深蓝长衫的安王坐在上座,眼神深邃,若有所思。
“主子,卫姑娘到了。”
安王位居上座,左边下座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灰衣长者,看到进来的是一女子,似乎非常意外。
安王定睛看向卫妍,眼光中充满了打量,“卫姑娘,本王倒是没想到卫姑娘还有这一手,是本王小瞧姑娘了。”
卫妍不卑不亢地弯腰施礼,“王爷,请听小女子一言。”
“家父为官不正贪污入狱,圣上怜惜,小女子得以在太乐署安身,又因皇后怜惜将小女子赐给安王。”
“卫妍本不敢有更多的奢求,也以为此生再无机会证明家父的清白。但来了王府后,常听府中众人说安王求贤若渴,小女子自知并非贤才,但也斗胆想为安王出一份力。”
“哦?”安王扬眉,没有接卫妍的话,眼神看向堂下一农妇,“本王府中一下人近日突生恶疾,四处求医无果,劳驾卫姑娘来诊断一番。”
卫妍其实刚进厅房便看到了这个妇人,对于安王的用意也早已明了。
走近妇人身边,妇人面部与双手肿胀严重,脱下妇人的鞋子,一股恶臭味扑来,众人皆捂住口鼻,妇人的脚已肿胀流脓,脸色灰黄无气色。
妇人看向卫妍的眼神充满了胆怯,卫妍冲她安抚地笑了笑,伸手抚摸妇人的肚子,竟然胀大如怀孕7月的孕妇。卫妍心中大概有数,让妇人伸出舌头,果然舌头赤红无苔。
让仆人拿来纸笔,写下药方,卫妍给下人嘱托了几句话。
管家先是把药方拿给了那位灰衣老人,老人点头后才派了个家丁抓药。这期间安王的眼神一直观察着卫妍,卫妍没有在意,净手后便坐在一边。
过了半晌,下人端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卫妍先拿过药闻了闻,确认无误后让妇人服下,“服药后大约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这是身体在排出毒素,不用害怕。”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妇人刚面露不适,下人便手疾眼快地按照卫妍先前的吩咐将唾壶递了过去,房间里一股臭味弥漫开来,妇人的呕吐物散发出难以言说的气味,闻起来令人作呕。妇人表情尴尬,但又突然欣喜若狂地摸向自己的腹部,肚子肉眼可见的变小了。
周围的下人也有些惊讶地看向卫妍,安王掩住口鼻,让下人把妇人先带去厢房,又屏退了堂内的下人,只留下了管家、灰衣老者和卫妍。
“不知姑娘判定这妇人病因为何?”安王旁的灰衣老者率先发问。
“该妇人气虚血瘀,出现阴虚、湿热,而湿热又常见感染,所以小女子通过清热利湿,按一定比例调制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三黄汤,使体内妇人活血化瘀。”
用现代西医的讲法,妇人其实患的是肝硬化腹水。
老者赞许地点了点头,“姑娘的想法与老朽不谋而合,只是老朽愚钝,未想到以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三黄汤混合医治。”转头向安王说道,“这位姑娘的医术不在老朽之下。”
安王听完老者的话,明白卫妍确实是医术了得,眼神中的试探和敌意也消失了,“先前是小王轻待了卫姑娘。”
如果说之前安王只是将卫妍当作府中养着好看的金丝雀,现在的卫妍在他眼中则是一个难以多得的良才。
安王没有母妃,也没有族人支撑,能做到与昭王分庭抗礼便是因为他礼贤下士,只要是人才,不论出生性别,安王都予以重用,在这个时代属实难得。
安王坚信,只要他善于利用可用之才,昭王那个蠢材,即使有皇后的扶持也未必能争过自己!想到昭王,安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这位是京城永安药房的周医师。”安王向卫妍介绍灰衣老者,将这些告诉卫妍,也算是初步信任了卫妍,“周医师乃是江湖有名的神医,是本王之幸能请到周医师坐镇永安药房。”
用药房打探消息,确实是一个好手段。
不仅可以在医馆中探听到各方消息,有着“神医”的光环,还有机会进到达官显贵的府邸,可以说是继妓院后的又一高效信息收集处了。
卫妍好奇,不知道京城中有没有妓院也是安王开的。
“承蒙安王照顾,让老朽这身医术还能有点用处,在这京城中不至于流离失所。”周医师歉意地道,“只是老朽年岁已高,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家乡。唉,人老了,总是想着落叶归根。”
卫妍在一旁听着,这时周医师又看向卫妍,“老朽一直担心自己走了,药房无人坐镇,把这块自己亲手挂起来的招牌给坏掉了。前几日,安辉管家差人给老朽拿了个药方,老朽看了之后是钦佩不已,老朽一直自诩医术高明,真是到老,才发现自己眼界浅薄。”
“先生过誉了,小女愧不敢当。”
老者摆摆手,“姑娘谦虚了。今日一见,发现姑娘一介女流,更是让老夫羞愧万分。世间多轻视女子,谁又能知道这世上有这么多女子胜过男子。”周医师走到卫妍身前便要一拜,卫妍连忙拦住,“姑娘,老朽希望姑娘能坐镇这永安药房!”
安王在一旁没有说话,但是卫妍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自己身上,这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卫妍低头搀扶周医师,借机平息了自己的激动之情,抬头时已是一脸惶恐,“小女自然是万分想替安王分忧,只是小女不知自己是否配得上这份期望,且小女身为罪臣之女,又有何资格在医馆为人治病呢?”
安王这时开了口,“卫妍姑娘到了王府后,因牵挂家人忧思成疾而病逝。永安药房的新管事医女名唤周妍,乃周医师孙女。”
身份之忧已经解除,卫妍总算能略微松一口气,“能为安王分忧,小女实在是荣幸之至。”
“姑娘客气了,今晚我就会放出卫妍姑娘不幸离世的消息,姑娘即可搬往永安药房,跟着周医师先熟悉下药房。”安王像是突然想到,“对了,周姑娘身边就一个丫鬟,离开王府在外,本王实在是不放心。本王身边有一个护卫,名唤紫鸢,会点拳脚功夫,便送给周姑娘了。有她照顾周姑娘,本王也能放心周姑娘的安危,周姑娘可千万别和本王见外。”
这个“送”不如改成“监视”,卫妍也猜到了安王不会这么轻易地信任自己,若不是实在无人可用,可能也不会这番轻易试探便重用自己。
安王语罢看卫妍并没有不快之意,便拍手将紫鸢叫了进来,嘱托她日后跟随卫妍。
紫鸢高个瘦削,脸上未施粉黛,五官清淡又别有神韵。
卫妍感叹,男人啊,送个暗卫都长得这么好看。
“周姑娘可以回自己院中收拾一下,管家已经差人将本王准备的东西送过去了。”
卫妍谢过安王,便带着紫鸢出了门,等在外面的秋燕看到卫妍出来正高兴,又看到卫妍身后的紫鸢,高兴的表情只挂上半边脸便又被不安代替。
见紫鸢跟随在自己家姑娘身后,秋燕的小脑袋里既担心姑娘的安危,又害怕自己被取代,只能心事重重地跟随在两人身后一起回了小院。
回到小院,便看到屋中摆放着一个红木箱,卫妍打开一看,里面摆放着许多女子衣物和珠宝。裙衫皆是淡色,花色简单又不失典雅。拿起纸箱里的纸张,是卫妍的新身份文书,卫妍不得不承认,安王实在是擅长笼络人心,这份礼物非常符合她的心意。
“姑娘,你今天怎么去了那么久?”秋燕担心地问卫妍。
卫妍感慨,真是个傻孩子,看到这么多珠宝,先担心的还是卫妍的安危,“放心吧,没事。看这里这么多东西都是安王送给咱们的礼物。咱们一起把东西收拾收拾,今晚便要搬家了。”
咱们,这两个字听在一旁紫鸢的耳里,主人和仆人也可以用咱们吗?
“搬家?”秋燕有些害怕,“我从来没离开过王府。”
“嗯,我要带你离开王府了,以后你不用每天待在这个小院子里了。”
“真的吗!我能和姑娘一起走吗?”秋燕高兴地简直想跳起来,她从还没记事便被卖到王府,她能看到的天空从来只有王府这么大。
看着秋燕的兴奋,卫妍想起了一句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我们一起走,以后你的名字就叫揽月,我的名字叫周妍。”
“揽月,真好听!”揽月对卫妍言听计从,没想过问为什么改名字,满心沉浸在自己有了新名字,又可以到府外生活的兴奋情绪中。
紫鸢站在一旁看着主仆两人的互动,内心被一层一层的惊讶冲刷,她知道主人派她来是监视卫妍的,但是她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女子,看着她们的相处,就像是普通的姐妹一样,揽月,紫鸢想着这两个字,真好听,比紫鸢好听。
傍晚,天还没黑,王府便有下人抬着一副棺材送出了府,相熟的人上前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王府中的舞姬卫妍病逝了,随便感慨几句,好事的人便散去了。
深夜,又有一顶小轿从王府后院而出,不过夜色太浓,无人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