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汐知道元启的想法,一定会给他两个大嘴巴子。
其实,这都是一般人的普遍心理,帝王也不例外。
困难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妻子是超人,一旦功成名就,就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个一无是处的花瓶。
“母后!芙贵妃真的好讨厌!”
元宏宝宝一大早就跑进凤仪宫,见到林汐一下子就扑进她的怀里。
“她说什么了?”
林汐没想到清芙这女人还真是大胆,居然敢私下见她的元宏宝宝,肯定没有干好事。
“她说儿臣以后会有很多的弟弟,父皇就不要儿臣了,更不会要母后!”
“儿臣宁愿自己被父皇丢弃,也不想母后被打入冷宫。”
说完,元宏宝宝趴在在林汐怀里大哭起来,越哭越伤心。
“宝宝别哭!你只会有妹妹,不会有弟弟!你在皇家的地位永远不会变,母后的也是一样!”
“真的?”
“母后从来不骗宝宝!”
不得不说,清芙还是有几分聪明,知道对元宏宝宝下手。
孩子小懵懵懂懂,但他们对外界的感受最明显,无法忍受父母的爱被别人分走。
或许就是因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有些时候才会酿成打错。
清芙打算利用元宏宝宝的妒忌之心,对其他怀孕的嫔妃动手。
不管结果如何,都对清芙是百利而无一害。
林汐这才发现自己疏忽了,还好宏儿宝宝天真善良,不然真有可能出事。
“真当本宫好欺负!容嬷嬷传信下去,命护国寺立刻动手!”
林汐原本打算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对清芙动手,既然清芙不知死活,林汐也不打算在等了。
第二天,护国寺主持就预言天下,他夜观天象,得上天示警,推算出芙贵妃乃妖星转世,祸乱朝纲!
一时间,天元朝百姓不安,朝臣惊恐,早朝上就像乾元帝元启发难。
没有人会怀疑护国寺主持的预言,不管预言真假,清芙都注定成为整个天元朝讨伐的对象。
“皇上!你一定要相信我!这一定是有人在陷害我!”
古人对神鬼之说深信不疑,清芙自然也知道,因为她就是现代人的灵魂,心里也怀疑是不是护国寺主持知道了什么。
毕竟,古代那些得道高僧可是都有几分真本事,因此,清芙现在都有些自我怀疑。
“朕当然相信爱妃!”
元启嘴上说着相信,但他心里也没有底,这段时间烦心事太多,而且他最得力的谋士秋先生也死了。
朝堂上,林丞相作为两朝老臣,文官九成以上都是他的学生或受到他的提携、知遇之恩等。
至于武将,军队大部分都在镇守边关,而林汐的母亲就是大将军府出生,这又有着牵丝万缕的联系。
“陛下!为了江山社稷、天下黎民百姓,恳请陛下大义灭亲,将芙贵妃公开处刑!”
林丞相带头说的大义凛然,其他的群臣自然纷纷附和。
妖星祸乱朝纲,这事关每一位大臣的利益,此时大家没有勾心斗角,反而一致对外。
“你们……”
朝臣不给元启辩解反对的机会,全部跪在大殿上,一副元启不答应就不起的架势。
这也很正常,历史上也流传下,妖妃魅惑帝王致使其灭国的先例。
当然,可悲的是,帝王的昏庸无能却把责任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并且将她妖魔化。
作为世界的男主角,元启有着雄心壮志,却也改变不了这个时代的劣根性。
和古代的帝王讲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这本来就十分可笑。
但如果这个帝王的功绩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权力上暂时没有了追求,或许有这个可能。
如果单纯的只是传言清芙是妖星,没有林丞相的谏言,或许元启会相信。
作为皇帝,最擅长的就是玩弄人心和权术,对于林丞相的目的元启就不得不多想。
从而就会怀疑清芙是妖星的真实性,怀疑这是不是个局。
说白了,就是人的逆反心理在作祟。
别人认为是对的,自己偏要认为是错的;别人不让做的,自己偏要做。
这也算是一种自我能力的证明,而皇帝最忌讳的也是被人所左右。
“这件事,朕一定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元启不得不妥协,采用“拖”字诀。
“陛下!时不待我,边关战事将起,还望陛下立刻做出决断,以稳定军心和民心!”
林丞相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元启,你的皇位还没有坐稳,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丞相这是在威胁朕?”
“老臣不敢!老臣所言的只是事实!”
一时间,局面又僵持不下。
“报!”
“陛下!边关七百里加急!”
大家不要误会,这个战事可不是林汐挑起的,林汐从来不会拿普通百姓的生命开玩笑。
匈奴与天元朝的战事,在原剧情中就是这个时候爆发的。
原剧情中,元启就是利用这场战事解决了林家,匈奴投降,以此元启彻底坐稳天元朝皇帝的宝座。
不过,现在林汐反而要利用这场战事对付元启。
“对于和匈奴开战,众位爱卿有何良策?”
战争虽然残酷,但元启立马就发现其中的机遇,正好可以借此转移百姓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可以铲除林丞相。
“老臣恳请陛下御驾亲征!”
林汐已经将对策传递给了林丞相。
元启等着林丞相入局,而林汐等着元启入局。
“丞相所言甚是!”
其他朝臣纷纷附和,还有一些皇帝派则出言反对,可惜人数太少,翻不起什么浪花。
元启一听林丞相这样说顿感不妙,果然,林丞相接着说。
“为了破除芙贵妃是妖星祸乱朝纲的谣言,陛下御驾亲征是最好的办法!”
草!这谣言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干嘛要他去破除!
元启用杀人的目光,恨不得在林丞相身上盯出千刀万剐——老东西果然没安好心!
“为了证明陛下没有被妖星迷糊,证明陛下的文德武治的圣明,恳请陛下御驾亲征!”
这时不光文官这边支持,而武将也纷纷站出来支持林丞相的建议。
这才是赶鸭子上架,元启最后不得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