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的品种很多,孩儿枕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现在陈文哲制作了不少孩儿枕,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制作其他种类的瓷枕。 毕竟相比孩儿枕,其他种类的瓷枕,传世的更多。 认真算起来,真正的瓷枕,其历史可以朔源到隋代。 在南河安阳,隋开皇十五年张盛墓中,就出土了最早的瓷枕。 到了唐代,瓷枕渐渐多起来了。 它们的形状一般是长方形,尺寸较小,有的是睡觉用的枕头,还有一些是号脉用的脉枕。 进入宋代,瓷枕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光形状就有许多种。 如椭圆形、长方形、八角形、如意形、银锭形、叶形、扇形、花形、马鞍形、卧婴形、美人形等等。 据了解,当时最着名的瓷枕产地有好几处。 其中,北方除了定窑意外,还以磁州窑的白地黑花枕为典型代表。 他们产的瓷枕,有着强烈对比的黑白色彩,生动传神的画面图桉,诗词格言的灵活运用,也无人出于其上。 南方则分为两派,一是景镇生产的青白瓷枕,它以如玉般的釉色而闻名; 另一个是吉州窑生产的绿釉枕,它以别致的装饰而着称。 还是说那件绿釉如意形蕉叶纹枕,它就是吉州窑的代表之作。 吉州窑位于西江吉安县,创始于五代时期,宋代趋于繁荣,成为当时的一处名窑。 其实,吉州窑和北方的定窑、磁州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宋灭亡以后,许多北方工匠,为了逃避战乱,迁往江南地区。 他们带来了北方名窑的先进技术,又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如吉州窑的绿釉枕,北方磁州窑也烧制过。 但二者的造型、纹饰和装烧方法,都不一样。 如果归纳起来,瓷枕的制作有两种方法有那么两三种。 说是两种也可以,三种也可以。 只不过在宋代,应该是两种。 一种是先打成适当泥板,镶接起来,等到半干时修整。 泥板厚度一般为7到8毫米之间,泥板镶接处用泥条沾上泥浆后连接压实,然后入窑烧制; 另一种方法是模具成型,用软泥在模具上,均匀抹出一定厚度的泥板,然后合拢起来。 等待定型后,取出泥坯修整好。 再施上化妆土,刻画花纹或彩绘。 待坯半干后,在背后打一个孔,以防止烧成时,热空气膨胀无法泄出而损坏坯体。 比如那件绿釉如意形蕉叶纹枕,就是用第二种方法制造的。 当时的匠人,在枕的一端,掏出有一个直径半厘米左右的小孔。 拿起枕头摇还发出丁冬的声响,那是因为有泥丸残留在枕内。 近千年过去,瓷枕的实用价值,已经日趋消失。 但是,因为它的表面常常有前人留下的各类书画图桉,这让它成为民间书画的重要载体。 这在保存古代民间书画艺术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作为书画一般载体的纸、绢等物质在历经千年后,往往已毁于各种事故,极难传世。 而瓷枕材质坚实,故完整保存记录了大量可贵的民间艺术,让今人能领略千年前的民间艺术创造力。 可惜,瓷枕终归是被历史淘汰。 到了民国末年,瓷枕才慢慢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而渐渐被柔软棉花制成的枕头取代。 可是,文物不仅仅是弥足宝贵的物质珍宝,也是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审美取向、精神追求从而鉴古知今的重要途径。 其中的定瓷,有着太多的不同凡响。 但是,相比定瓷孩儿枕,其他时代的精品瓷枕还真不少。 现在陈文哲既然能做定窑的瓷枕,那其他时代的瓷枕,他也就可以做的更好。 作为一种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生活用具,瓷枕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 此外,在考古发掘中,北湖荆门包山楚墓、南河信阳楚墓中,也都有春秋时期枕的实物出土。 这足以说明古人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枕。 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可知,陶瓷枕的主要品种,有低温釉陶和高温釉瓷两大类。 造型最初有箱形枕和兽形枕,进而发展有建筑枕和人形枕、桉形枕等。 这一时期的枕体中间是空心,为防止烧造变形,一般在后壁或底部留有气孔。 而从瓷枕的分布区域来看,主要在北至南,从南到东部沿海一带,全都有。 瓷枕的尺寸也不断由小到大,其中以隋代最小,长度不超过5厘米,到了唐代增大到15厘米左右。 元代的一些瓷枕,长度可达40厘米左右。 它经历了“唐代瓷枕小,宋代瓷枕大,金、(南宋)元瓷枕千变万化”的过程。 陶瓷枕的制作工艺,也已经不是宋代定窑瓷枕的两种方法,而是主要有三种。 一是泥板镶接成形,二是模制成形,三是凋塑成形。 有时是采用一种制法制作完成,有时是采用两种制法综合运用完成。 在瓷枕的制作过程中,其装饰工艺同样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主要是通过对瓷枕器胎体本身的刻、剔、贴、划、镶嵌、绞胎、塑等工艺来完成胎体装饰。 特别提一下,唐宋时期的绞胎瓷之中,就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瓷枕。 另外还有通过釉彩的运用,来完成陶瓷器的装饰的工艺。 比如单色釉、三彩釉、红绿彩釉、粉彩等装饰工艺。 尤其宋金以后的瓷枕,其胎体装饰和釉彩工艺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工艺同时使用。 而就陶瓷枕的纹饰装饰来看,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有诗词、格言、曲赋等,有绘画、凋塑等。 大多表现为神话历史故事、名人典故、民俗风情、生活场景、体育娱乐活动。 也有自然山水、飞禽走兽、人文花鸟、植物花卉、除魔镇妖、镇宅、祈福、辟邪。 从而表现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艺术追求。 陶瓷枕历经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元时期盛行阶段以后,开始慢慢的走向衰亡。 到了明、清,瓷枕虽然继续烧造,但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装饰上,都趋于衰落,生产的数量逐渐减少,直到消失。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