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吃过饭凌淼淼早早的就背起背篓出门上山去捡柴。瞧了瞧天色,趁着没人来到河边用树枝挖了两条蚯蚓钓起了鱼。没有多久就钓起来巴掌大两条鱼。就着河边捡的薄石片就把鱼处理了。拿出烂瓦罐装上鱼和河水赶紧溜上山。
还是来到昨日竹林东侧柿子树那儿。架柴烧火,先把水烧开。把洗净的萝卜掰成一块一块的放进去煮到半软,在下鱼。没多久就飘出一股萝卜鱼汤特有的鲜香味。
凌淼淼用树枝做的筷子夹起一块鱼肚子上的肉吹了吹放进嘴了。“烫烫烫”凌淼淼烫的不停的呵气。“嗯,野生的鲫鱼就是香。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姜葱,还没有盐。不过吃的淡对肾好,不容易长结石。”凌淼淼乐观的想到。
鱼腹的脂肪吃的凌淼淼发出一阵阵满足的喟叹。(多说一句,减肥的姐妹知道。吃了几天水煮菜后在吃脂肪那种满足感,神仙都不换啊。)
咔嚓,突然传来一声踩断枯枝的声音。“谁?”凌淼淼赶紧转身。“三丫妹妹,是我,你虎子哥。”凌淼淼在记忆了找寻了一番认出这是隔壁的虎子哥。虽然整个村都说六婶子是泼妇。但是六婶子一家经常帮助他们家,很善良和睦的一家。泼辣不过是六婶子的生存之道罢了。
“虎子哥”
“你在煮什么,我老远就闻到了香味。”凌淼淼想了想又掰了一双树枝筷子,在身上擦了擦递给了虎子。
“虎子哥,尝尝。”凌大虎也不推拒,接过筷子就夹一块放进嘴里:“不错,不错,鲜甜鲜甜的。”
“虎子哥,你小心一点,鲫鱼刺多。”“我知道啦。你这是下河捞鱼啦?这么冷的天,你病才好能受凉吗。而且就你那个小身板,以后不要做这么危险的事了。你娘知道了又该抱着你哭了。”边说还边往嘴里送吃的。
“没有,没有。虎子哥,你可千万别给我娘说。我是钓的鱼。”
“难怪我娘让我帮你,你跑的飞快。你杏花姐也说你好久没有去找她玩了。结果是忙着偷吃呢,小心吃独食长不高。”
“嘿嘿,那虎子哥,下次我叫你。你可别嚷嚷,让我奶知道了我们都得不了好。”
虎子脖子一缩道:“知道啦,看把你吓得。”
收拾完残局,拾好柴,两人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凌淼淼才走到家门口就听到里面的吵嚷声传来。
“我不同意大哥去镇上住,哪儿不能读书。已经让他什么都不干专心读书了还要怎样。去镇上那得多少钱。咱家是有多少银子让他抛费啊。”凌不余跳脚到。
“对啊,大嫂娘家就她一个女儿。还分什么你我,那铺子后面不是有个院子吗,他们老两口也住不完。大嫂还能伺候两老。”小凌弘氏帮腔道。
“弟妹这话说的,我当然愿意回娘家住。可这不是为了你大哥读书吗。那条街上叫卖声络绎不绝,你哥能静心读书吗。”凌刘氏道。
“那你家就你一个女儿,他们百年之后还不都是你的。现在帮扶下你,不是帮扶他们自己啊。到时候大哥成了秀才,他们就是秀才的岳父岳母,那多风光。何必在咱家刮油。咱家可比不上你们家有个铺子,咱家就靠那10亩田地过活。为了大哥读书,年年粮食能卖都得卖了。勒紧了肚子供大家读书,哪里来的银钱给大哥聘房子。难道还要卖地?这钱大哥好意思拿吗?”小凌弘氏接着道。
凌文启对着凌刘氏眨了下眼,凌刘氏接到丈夫的暗示接着道。“看弟妹说的,你大哥今年考上秀才是板上钉钉的事。一旦成了秀才就能到私塾做夫子。那能没有银钱把地在买回来。就是那免除的的赋税和徭役那是银钱能买到的?!弟妹不要光顾着眼前的定点利益。”
“说的好听,这话都说了多少年了,大哥要能考上早考上了。书棋都多大了,大哥还是童生。还有书棋,不要学你爹死读书,你说你这么大个人,都快说亲了你会个啥。啊~”凌不余道。
“三弟,你这是什么话。我还没有考你就这样败我气运,你是咒我考不上吗?啊~还要拖上书棋。书棋可比你家志勐强多了。你家志勐会啥,是会伺候庄稼还是会读书?整天满村子转悠的逗猫遛狗。跟几个二混子屁股后面跑。迟早也是一个二混子。别到时候招惹到不能惹的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凌文启气的口不遮掩的说道。
“好你个凌文启,咱全家累死累活的供你读书。你还是个读书人呢,有你这样诋毁你侄儿的。你是想踩死我们全家,毁了志勐的名声,让他成不了家,好让我们全家一直当你的长工给你赚银子是不是。”凌不余气的脸红脖子粗。
小凌弘氏听到这话更不依,上手就要挠凌文启一个大花脸。“我呸,你还读书人。你这样的人还想考秀才。我看你考棺材还差不多。你个黑心肝的王八犊子。让你敢咒我儿子,让你咒我儿子。”
凌文启赶紧躲到凌刘氏身后“你、你、你,有辱斯文。君子动口不动手。”凌刘氏挡在凌文启身前伸手攥住小凌弘氏发髻就厮打起来。虽然凌刘氏从小跟着爹娘经营铺子口才了得,但没有从小干农活的小凌弘氏手劲大,眼看就要落了下风。
凌文启也顾不了读书人的斯文了,赶紧大叫:“爹,爹,你看看,你看看……”
凌文启话音还没有落下凌东柱就出来了。大喝一声:“都给我住手。你们是要嚷嚷的全村人看我们笑话是不是。”
这下全都像捏着脖子的鸡安静了下来。
“老大这个事是当初我们全家决定的。凌不余,你自己说是不是你当初自己不想读书,一读书就脑袋疼、屁股疼、眼睛疼的。啊~”
凌不余诺诺道:“但也有个期限啊,难不成他考到老我们供到老。”
“老三,你、你、你。我考不上还不是因为你们,一天吵吵吵。我有一天安静读书的时候吗?”
“拉不出屎怪茅房臭。”凌不余继续碎碎念。
“老三你闭嘴。老大,你确实今年能考上?”凌东柱转向凌文启道。
“爹,是的。我有个同窗有门路买到京城往年的题集,这次定能考上。”
凌文启话都还没有说完凌不余就跳起来了,“还要买题集,还是京城的?凌文启你是想把咱家卖光吗?我不同意,不能为了老大让全家去死吧。”
“对啊,在说了大嫂娘家不是那么富裕吗?为什么不让他们出,得利又不是只有咱们家。”小凌弘氏帮腔道。
“弟妹,你放心。我爹娘一直都很支持相公的。这次买题集他们同意出一半的银两。”凌刘氏笑着说道。
“一半是多少?”“就是,那么有钱才出一半。你家就一个女儿,以后打幡摔盆的还不是得靠老大。”
“爹,岳父岳母能出一半已经算是仁义之举了。要是让他们全出了说出去也不好听不是。毕竟我只是女婿,不是儿子。”
“那你是要多少银两?”凌东柱一想是这个理。自己的儿子难道要外人养,那成什么了。
“50两银子。”
“什么,50两。我长这么大连10两银子都不知道长什么样,你一张口50两。把我卖了也不值50两。我不同意。”
“老大,咱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哪儿来的50两银子。就是10两都拿不出来。”凌东柱到。
“爹,您是知道的,我虽然文采斐然,但是咱家底蕴差。要不然我早考上了,我比人家差在哪儿啊,就是见识少了。这次有了这个题集我一定能考上。咱家不是还有10亩良田吗?卖了先救这次急,等我考上就买出来,就是一倒手的事情。而且趁着这段时间你们两老也好休养休养。”
“放屁,好个凌文启。原来你打的这个主意。要卖田地可以,咱们分家,要卖你卖你自己的。别想打我们的主意。”“对,分家。”凌老三家一致吼到。
“爹娘在,不分家。谁想分家就自己出去单过,我可丢不起这个老脸。”凌弘氏憋不住出声道。
“要想卖地就得分家,咱们庄户人家就靠田地吃饭。娘,你说说,大哥是想看我们饿死吗?”凌不余知道自己娘也不同意大哥继续读书,就爹一心想变更门户。
“是啊,当家的。田地都卖了,咱这一大家子吃啥啊。”凌弘氏皱眉对着凌东柱说道。
凌东柱额头上的纹路皱的更深了。
“爹,错过这次,儿就要遗憾终身了。咱家也别想改换门庭了。你看下一代谁是读书的料子。书棋倒是读书好,但是咱家这环境,也没有底气给他拉关系找名著的,到时候他也得走我的老路。一旦我考中了,咱家就是耕读人家了,在考中进士有了官身还怕没有田地。”凌文启说道。
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后凌东柱只能叹了一口气同意分家。但要老大立下契书,分家不分心,就算分家了以后他发达了也要拉拔一下弟弟妹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