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棣将招安海盗的事情在朝堂上说出的时候,整个朝堂都开始议论纷纷。
“父皇,这万万使不得啊!”
太子站出来大声反驳道,“那些海盗无恶不作,若是任由他们发展壮大,必定会危害国家社稷,请父皇三思啊!”
朱棣皱着眉头看向他,冷笑道:“倭寇之难,我们只能被动防御,招安海盗,提供武器,或许还能主动出击。”
“儿臣认为……”太子又急忙辩解起来。
但朱棣显然没有听他继续讲下去的意愿,直接打断道:“好了,此事就到此为止吧。”
“什么?”
太子惊讶道,“父皇您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您要纵容那群海盗祸乱四海吗?”
朱棣淡漠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要是有什么话,我们可以再说。”
太子心急如焚,可现在却不敢再跟他硬顶,只能气愤地退回自己原本的座位上。
等众人都散去之后,坐在龙椅上的朱棣才缓缓叹息一声,神色间颇有几分落寞。
自己这个儿子,眼光还是有些不如自己那大孙子。
不过这种事,他也懒得去管。
朱棣揉了揉眉心,然后看向朱高煦。
“王罡一事处理得如何了?”
“启禀父皇。”
朱高煦微笑着拱手道,“已经查清楚了,王罡的确是倭寇派来的奸细,并且还与那群倭寇勾结。现在已经被送回京城。”
“哦……那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汉王你了。”
朱棣点了点头,然后就迅速退朝。
……
七日后,一处港口。
王海生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朱永乐手中的那道圣旨。
“永乐侯,这才不到两个月,事情就已经解决好了?”
“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就靠你了,记住,不得骚扰大明百姓。”朱永乐微笑着说道。
王海生激动不已,双手捧起那道圣旨,然后行礼道:“属下遵命!”
这个时候,孙若微也缓缓从船上走向朱永乐。
她穿着一身青布袍衫,长发披肩,身材修长窈窕,脸上带着恬静柔美的微笑。
朱永乐忍不住伸手拉起她的右手,轻轻地捏了一把,然后说道:“辛苦了,这段时间舟车劳顿,应该累坏了吧。”
孙若微摇头,轻笑道:“永乐侯这办事效率果然是出奇的高。”
朱永乐微微一笑说道:“这不是想早些将你从这个地方弄出来?毕竟这些时日你不在身边倒是有些不习惯。”
“你这话什么意思?”孙若微闻言,俏脸上飞起两抹红霞,显得有几分娇羞。
朱永乐道:“你不懂吗?我喜欢你呀!”
“登徒子!”
孙若微嗔怪地白了朱永乐一眼,便低垂臻首转身离去。
“哎,别跑啊,我还有话没说完呢……”朱永乐追了过去。
孙若微脚步加快,不停地往前走,忽然间她脚下一绊,险些摔倒。朱永乐赶紧冲上去揽住她的腰肢。
孙若微抬起头看着朱永乐,眼睛水汪汪地,似乎要滴出水来,嘴唇轻抿,贝齿咬着下唇。
朱永乐搂着她,笑吟吟道:“你怎么不走了?”
“哼,放手啦。”孙若微扭动纤腰挣扎,然而却被朱永乐越抱越紧。
孙若微瞪了他一眼,终于软化下来,温顺地靠在朱永乐怀里。
就在这个时候,皇城中忽然响起阵阵喊杀声。
“这是怎么回事?”
二人立刻抬头望去,只见宫门外的街道上火光通天,隐约传来喊杀声和惨叫声。
孙若微吃惊道:“好像是兵变……”
“你猜对了。”
话音刚落,只见远处烟尘滚滚,黑压压的士卒冲破城墙,冲进了皇宫。
一时间刀剑碰撞,喊杀震天,宫廷内外陷入混战。
这个时候纪纲也赶了过来,脸上还有一些伤痕。
“永乐侯!汉王率领山东抗倭军侵袭皇城!”
纪纲匆忙跪下,大声道。
朱永乐愣了一下,随后质问道:
“守卫京城的禁军呢?”
“禁军现在正在对敌,但是没人指挥现场一片混乱,太子被杀,陛下被囚!”纪纲焦急道。
纪纲连忙说道。
朱永乐此时沉默一会说道:“走,随我去救驾!”
“遵旨。”
二人马上策马狂奔,赶到皇帝居住的西华门外时,这里也已经陷入了混战。
此时朱永乐看向朱一。
“之前C4,全部给我招呼汉王叛军!”
“遵命!”
朱一兴奋地答应一声,随即便从马背上取下c4炸药包。
这玩意威力巨大,而且十分精准。
一旦爆炸开来,威力绝对超乎想象。朱永乐知道,汉王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住。
“轰隆隆……”
数枚c4炸药包同时丢到了宫门附近的巷子里,顿时产生巨大的爆炸。
这是一次性的杀伤性武器,威力比红衣大炮都要恐怖得多,爆炸瞬间掀起漫天黄沙,遮蔽了众人视野。
朱永乐趁机带着人冲了进去。
就在这个时候,朱永乐和朱高煦直接来了一个照面。
朱高煦见到朱永乐,先是愣了一下,接着露出一丝狞笑:“朱永乐!我等你很久了!”
“你找死。”朱永乐冷冷地吐出了三个字。
朱高煦大怒,猛抽了胯下宝驹一鞭子,马匹嘶鸣着,朝朱永乐扑了过来!
两骑相交,朱高煦的马匹被踹翻在地。
朱高煦拔出了佩剑,一剑刺向了朱永乐的胸膛!
朱永乐侧身躲过,反手夺过了剑刃,用力一劈,直接砍掉了朱高煦的脑袋。
“砰!”朱高煦的尸体仰面栽倒在地。
很快,朱永乐就快速冲进屋内,看着满脸愁绪的朱棣。
“陛下,臣幸不辱命,已经拿下贼寇的主帅,并斩首示众了!”
朱棣的表情呆滞,喃喃道:“不错,我的儿子们还是因为皇位厮杀起来了。”
朱永乐道:“陛下,请节哀。”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又恢复了镇定,说道:“朕知道了,不过现在太子和汉王都已经死了,你当真不愿继承朕的衣钵?”
朱永乐道:“臣只想做大明忠臣。”
朱棣叹了一口气道:“你不肯当皇帝,我大明就再无圣主了,这是我这老头子最后的愿望了。”
朱永乐道:“唉,那陛下,你就公布我的身份吧,我先做皇太孙,这江山现在还是您的。”
朱棣的目光闪烁不已,半晌没有吭声。
过了许久,他才道:“罢了,我这就下诏。”
……
不到片刻,诏书就发了下去。
“皇帝诏曰:朕自年龄渐增,难以担任皇帝;遂拟立新君,朱永乐太孙为大明皇帝。”
朱永乐一下懵了,只能够勉强自己登上皇位。
他站在御座上,俯瞰着下面的臣民。
大殿之外,群臣纷纷叩拜下来,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