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宏半信半疑的翻开文件,看到上面的内容,笑逐颜开。
“这上面的消息是真的么?”
陈永宏不敢相信的看着李主编。
根据上面的内容,如今国家正在鼓励各企业扶贫。
只要是做扶贫项目的企业,在税务各方面会得到一些优待。
“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这可是国家级的文件,我可不敢造假。”
李主编笑着说。
他当然知道这个对于眼前这人来说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
如今国家需要企业做这样的事情。
但按照以往的情况来说,可是会有不少企业并不会看好这样的公益项目。
若是眼前这个小伙子赶上了这波,他可以肯定,至少能在政府相关单位面前露一个熟脸。
往后很多事情也会好做很多。
毕竟领导们也是需要政绩的。
当然他也是有私心。
他希望借由这次的项目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去关注孩子上学的问题。
“这真是太好了。”
陈永宏也没想到会得到一个这样的好消息。
原本今天只是来签约的,如今有了这个好消息,对他而言再好不过。
“你倒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这个项目我已经听着说了很多,但相应的政策一直都没有下来,这次倒是没想到会出台的这么快。”
李主编都不得不摇摇头。
这样的事情在他这里还真是头一次。
“李主编不能这样说,若是说起来你才是我的恩人。”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陈永宏如今高兴,说这些倒也是平心而论。
“如今能够考虑到这些的企业已经不多了,当然我也知道你是有私心的,但能为孩子们做点儿事儿,我也是要谢谢你的。”
企业想要挣钱无可厚非。
但在挣钱的同时,还能想着帮贫困群体做点儿事情。
李主编当了这么多年的主编,能够遇到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这也是为什么他昨日会心动的原因。
做到他这个位置,总是想做一些实事。
“您可千万不要这样说,您这样我可都不好意思。”
“毕竟我的私心您也是明白。”
陈永宏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厚脸皮的人。
如今被这样表扬还真是有些脸红。
做慈善只是很小一方面,他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考虑。
“好了好了,合同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你先看看。”
李主编从一旁的文件中拿出一份合同递到陈永宏面前。
这事业单位的人办事的效率就是不错。
陈永宏查看之后很满意的点点头。
“李主编做事就是靠谱,里面的内容我都已经看过,没有任何问题。”
陈永宏签上自己的名字,松了口气。
这下可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哈哈哈,往后陈老板生意做大了可不能忘本。”
“而且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要,我也希望能够多一些像陈老板这样的企业家。”
陈永宏微微一笑。
“李主编说的是,往后我一定会做更多的慈善,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不是?”
陈永宏也不是在李主编面前夸下海口。
当初的他做的最多的就是慈善。
至于为什么,就像他说的那句话一样。
他之所以能够将产业做到那么大,必然是很多人的支持。
若是没有大家的支持,他也没有办法去做成那么多的项目。
当他有能力时,多帮助别人对他何尝不是好事?
“哈哈哈,孺子可教也。”
“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不知为何,李主编总觉得未来和这个小伙子或许还有其他的合作机会。
能将事情想的如此通透的人可不简单。
走出大厦,陈永宏脸上的笑意再也止不住。
这样就好,一切总算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明天报刊一出,他们国宏火腿一定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存在。
现在他要赶紧去工厂监督他们赶紧备货。
这到时候若是没有货,他真是想哭死的心情都有。
一整天的时间,陈永宏都在催促着大家出货。
虽说厂里的人心里都没底,甚至都担心这些货会像之前一样继续压在库房里。
但大家依旧听从陈永宏的指挥。
陈永宏也是一天未睡,守在工厂。
第二天一早,便收到李主编让人送来的期刊。
不得不说,李主编还这真是上道。
不仅将他们的广告放在了一个很显眼的位置,并且还说明他们的捐赠。
这可谓是一举两得。
看这个杂志的除了孩子就是家长。
同样都是有孩子的人,他们心里自然更是心疼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
如今这样顺手的善事,谁会不做?
另一边,金荣辉脸色难看的看着青春日报。
原本国宏已经是垂死挣扎的边缘,而且听说已经换了老板。
没想到这个新老板还真是有两把刷子,这样的招数都能想得到。
这可比李建国老道多了。
“老板,这国宏的老板是不是傻?二毛钱的利润捐献出去?这不是明摆着亏本么?”
“还有,青春日报可是青少年看的东西,这可不是消费的主力军,这广告不是白打?”
金荣辉的助理说道,脸上还带着不屑的表情。
金荣辉看向助理,目光并不友好:“我看你才傻,这人可真是聪明。”
金荣辉将报刊放在桌上,眉头微皱。
助理一听,立刻给金荣辉倒了一杯茶,脸上依旧不解。
“老板,这怎么聪明了?能够付钱的那都是中年人,这些上学的孩子那里会有钱?”
“而且火腿这个东西本就是薄利多销,就连我们的利润都不多,更何况是没有门路的国宏。”
金荣辉叹息一声。
“所以我说你鼠目寸光。”
“我前不久才听说了一个消息,政府准备出台一个政策,那就是做扶贫类的慈善活动,国家会给相应的优待。”
“我都还在找门路的时候,这国宏的人倒是先开始做这个事情。”
“这人怕是提前已经知道消息。”
“而且,青春日报虽然是青少年报刊,但基本只要读书的孩子人手一份。”
“认可度很高,并且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打过广告,这些书刊带回家,父母也都会看。”
“就算父母不看,只要能够让这些孩子记住这个名字,你觉得他们的父母会不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