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杜母要回娘家, 药铺却不能关门,所以杜父平常是不能陪着她一起回岳家的。
通常是原身和杜大郎陪着,但杜大郎自打成亲后, 就几乎没再去过外家了。
清音成了唯一要陪杜母回娘家的人。
她回忆了一下杜母娘家所在的村子, 张家村是离桐城不远的一个小村子。
因为离城镇不远,家家都有人到城里头谋生,整体还算富裕。
原身的外公外婆都还健在,这也是杜母常要回娘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杜母一共有四个兄弟姐妹,一兄一姐一弟, 她排行第三。
张家条件并不差, 住的是砖瓦房, 还有几十亩水田和旱田。
张外公早年时曾干过镖师, 后来受伤退了下来,但也攒下不少钱,回乡后盖了大房子,娶了媳妇, 生儿育女。
两个儿子且不说, 靠他从前结交的门路,长女嫁给了邻县的一个小地主,次女也就是杜母,嫁给了镇上有药铺的杜父。
两人嫁得都不算差,至少比在村里种地刨食强。
张外公这人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她们这次去张家, 是因为张大舅家的表哥要娶媳妇了, 本地有习俗,在娶媳妇之前必须要先定亲,所以杜母才会多拿一块布作贺礼。
这也是路上听杜母跟她念叨的。
张表哥说的是邻村一个猎户的女儿,家中小有家底, 两家说好了聘礼十两,嫁妆据说给陪十五两。
这个聘礼和嫁妆在村子里来说,真心不少了。多少人家的家底子,都可能还没有十两呢。
就拿杜家药铺来说,一个月撑死能净赚二两银就不错了,这还是因为铺面是自家的,没有房租,家里住的宅子也是自家的,生活上勉强能自给自足。
不过杜家有房有铺,却没有田地,吃用这些都得花钱买,有时还真不如村子里生活便利。
只是在外人看来,镇上有房有铺,肯定要比村里强。
像是杜母,每回|回娘家就没有空着手回的。
张家倒也不是贪图她这些,只是这样,确实会让他们觉得更有面子。
清音对此不奇怪,世人哪有不爱面子的,尤其是同村还有一个倪宝儿的外家在那比着。
外人不知其中艰辛,动动嘴皮子的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传传小话,过过嘴瘾。
而杜母却是较起了真,她较真,苦的只有自家三口。
张家院子还挺大的,主屋都是青砖瓦房,只有放杂物的,还有厨房是土坯草房,就这已经是张家村头一份了。
张家没有分家,两兄弟都挺能生的,孙子孙女大大小小加一块有十来个。
可能家里要办喜事了,两个舅母迎出来时,脸上都是笑盈盈的。
“三妹/三姐回来了!”
清音按着记忆中原身的形象,扮演一个沉默寡言的表姑娘。
但见着长辈,还是得挨个叫人。
“大舅母,小舅母。”
“哟,今天青青也回来了?”
张大舅母利落的接过杜母手中的竹篮子,招呼她进去。
张小舅母像是才看到她一样,开始招呼她。
“青青,进来吧。”
原身在外家的存在感并不强,她也无意与张家多亲近。
反正关系不远不近的处着就挺好的,各自都没有多大负担。
她点点头,闷不吭声的跟在几人身后进去。
张小舅母撇撇嘴,没说什么。
张家人都在,正围坐一起说话,清音叫过人后,自觉找了个角落坐下,听他们说话。
“娘,那家姑娘真给陪十五两?”杜母问张老太太。
张老太太也不瞒女儿,“陪,说好了的,老孙家有钱。”
杜母松了口气,为侄儿高兴。给张老太太看了她带过来的那块布,“这布给我大侄儿做件衣裳,跟新媳妇回门时穿。”
张老太太满意的接过去,口中道:“好,好,一会让你大侄儿过来好好谢谢他小姑。”
屋里正说着话,外面又是一阵动静传来,原来是张大姨带着一儿一女来了。
“哟,三妹来这么早?怎么过来的?”张大姨进来看到杜母就问她。
说着,也不等杜母回话,又接着道:“在村口遇到张小梅一家了,赶着牛车过来的,带了一车的东西!还别说,她那闺女吃的富态,不愧是做吃食生意的。”
清音无语,要是倪宝儿知道有人说她长的富态,怕不得气死。
不过印象中,她长的是挺圆润的。打小就能鼓捣吃的,吃了这么些年,也不会瘦到哪里去,正常。
张大姨的话音还没落,杜母的脸就沉了下去。
看来两姐妹之间也不大和睦啊。
原身记忆中关于张家人的印象很模糊,她在张家并没多少存在感,杜大郎成亲前,杜母带他来得较多,原身都是作为候补人选,偶尔才来那么一回两回的。
杜母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同时带着儿子闺女同时回娘家,觉得费粮。
小时还好,长大后就只带儿子了。
不像张大姨,每次来都带上儿子闺女一起。
不过张大姨嫁的是个小地主,带来的东西也不少,这回就比杜母多提了一筐鸡蛋。
不得不说,对张老爷子和张老太太而言,这两个女儿都没嫁错。
她在心底轻笑一声,这投资是真不亏。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啊。
“青青姐,你怎么坐在这儿?”
张大姨的闺女罗春秀不知何时摸到她跟前来了。
罗春秀比她小一岁,不随她娘张大姨,是个说话轻声细语的老实孩子。
清音对她笑笑:“怎么没去找表妹他们玩耍?”
罗春秀摇了摇脑袋,小声道:“太吵了。”
清音:“……那在这坐会儿?”
“嗯。”
自打张大姨进屋后,就占据了主场,屋子里只能听到她在那巴啦啦的说着话,都不带停的。
杜母在一旁脸沉沉的,她也不管,挤到张老太太另一侧坐下,“娘,老孙家说的陪十五两,是现银给十五两还是所有嫁妆加一块十五两?”
张老太太是个端水大师,她拍了拍杜母的手,反问张大姨道:“你问这么多做什么?”
张大姨完全没看张大舅母渐渐难看的脸色,满不在乎的道:“我这不是关心我侄儿嘛!”
张老太太知道她的德性,转移话题道:“春桥的婚事可有信儿了?”
春桥就是罗春秀的大哥,年纪同将要成婚的张家表哥相仿,所以张老太太才有此一问。
听张老太太问这个,张大姨脸上的笑意加深,还故意摸了摸头上的银钗。
“大姐别卖关子了,快说说。”
张小舅母觑着婆婆的脸色催促道,还用余光瞥了眼张大舅母。
张大舅母的脸色这会已经恢复了,面上带笑,已经看不出任何痕迹。
张大姨这才端着道:“春桥的事已经有眉目了,到时定亲,娘和爹都要过去啊。”
众人忙问她是谁,张大姨似乎很享受焦点落在她身上的感觉,端着的时间有点久。
清音听八卦听得津津有味,一旁的罗春秀拉了拉她衣袖,低声道:“青青姐,咱们出去转转吧。”
清音见她面色微红,似有羞意,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便点点头随她出了正屋。
出来后,罗春秀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欲言又止的,清音见她小小年纪就这般愁绪漫面,倒想宽慰她一下。
不想才走到张家门口,外面进来个同张老太太年纪差不多大的老妇人,直接无视她们两个,往正屋去了。
老远就听到她哈哈大笑的显摆声:“小梅带着宝儿难得回来,我说这回来一趟也不容易,让她们只管过好自己的,非是不听!
这不,带了一车的肉回来,这个天放不久,我就说给大嫂你送点过来,今天家里人多,正好,炖了给孩子们吃!
哟,小玲在这呢?青青呢?没跟着你回来?这怎么让你一个人回来的?
小梅还说让你多去找她说说话呢!
我说你小玲妹子家里头闲着没事,可你哪有那功夫闲聊?
不得帮我们宝儿多管着些,别被外头的人给骗了去!”
这妇人话一出口,清音就知道来人是谁了,倪宝儿的外婆。
就是从她开始,事事都要女儿张小梅与杜母张小玲作比较的,渐渐的,外人这才养成爱拿她们作对比的习惯。
还有,刚刚如果她没看错的话,她手里那块最多只有婴儿拳头大的肉块……给张家?这是来埋汰张家的还是杜母的?
杜母长期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是现在这样已经算是好的了,这老婆子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她可能没有杀人放火,也没做下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可是她诛心啊!
杜母没被她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打击给逼疯,乃至变态扭曲,都算是心理强大了好吗!
虽然她也被人影响的爱比较自己女儿和倪宝儿了,但这些只能是果,因却是出在这老婆子身上。
清音想想就来气,杜母再如何,起码在她的印象中从没主动招惹过张小梅一家吧。
“四婶你可好了,小梅对你多孝顺啊!见天的给你拉那一车东西,你跟我四叔以后就等着安心享福吧!”
这是张大姨附和的声音。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