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洛来到银海县之后,也充分的研究了银海县这里的实际情况。
想要对抗金国人的入侵,光是防御一个点肯定不行的,必须得是组织起来一条完整的防线。
漫长的黄河岸防线,防线跨度接近有60公里!
想要面面俱到,防住所有地方,靠李洛这六万人马肯定是不够的。
更何况,巾帼军的骑兵属于是游走支援型单位。
让骑兵下马去打阵地战,绝对是一个愚蠢至极的方案。
因此,李洛真正可以用于部署防线的兵力,就只剩下那四万步兵了。..
李洛手中的六万主力大军,是不打算再分散布防了,这样容易被敌人一口一口吃掉。
但是漫长的防线,如果完全无人管理,也不是个办法。
因此李洛现在的战略方针是:从民间在招募一些普通士兵,对这些普通士兵进行简单的训练!
然后,让这些人在60公里的防线上面,部署几个防御据点,应对金国人入侵。
如果发现金国人小队军马渡河袭扰的话,就以开炮的方式反击敌人。
李洛收到炮声警讯后,第一时间派出骑兵过去快速支援。
如果金国人大股军马主力来犯的话,据点守军就点燃烽火放出求救信号。
确认金国人主力过河,李洛立刻派出主力人马去和金国人打决战。
……
接下来半个月时间里,李洛在银海县陆陆续续招募到一万五千多人。
在60公里的黄河岸防线上,陆陆续续部署了120多处防御据点。
其中有一部分防御据点,是宋军撤离时候留下的,另外一些则是李洛新建的。
所有的防御据点,都有简单的防御工事,和烽火台,瞭望台。
除了固定的防御据点之外,李洛还让各据点中的士兵走出据点,在河岸巡逻。
就算其中一座据点被敌人偷袭攻破,没有能够来得及释放出来警讯信号,其他据点巡逻士兵也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到。
虽然这些据点守军,全都是李洛的外线人马。
但是李洛也并没有将他们当成炮灰使用,也给他们配备了快枪。
而且,几乎所有的据点中,都有李洛中原军的少量将士和本地人共同执勤。虽然精锐兵力的比例不高,但只要能够看到精锐兵的存在,对本地土兵的士气,也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金国人当然不会把主战场放在银海县了,因为赵恒口中那些所谓的宋军主力,对金国人而言根本就没有压力!
金国大军只需要将落霞城拿下,然后主力大军直奔汴梁就是了。
金国人方面,也是有着非常完备的情报系统。
宋军在国内战场连吃败仗损失极度惨重,士气濒临崩溃,这一点儿金国人方面已经拿到了情报。
虽然赵恒可以通过抓壮丁的方式,把损失的兵力人数重新补充回来。
但是新招募来的这些壮丁,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根本就打不赢金国这些身经百战的精兵强将。
金国人根本就没有把赵家这两个昏君放在眼中,相反金国名将金兀术,对李洛却是极度的重视。
否则的话,金兀术也不会开出厚礼,去劝降李洛了。
李洛这边儿,还在忙着加固黄河岸防线,金国方面的主力大军,便已经开始对宋国的落霞城展开了攻势。
金国方面集中了五十万大军,赵恒也是从全国各地集合了30多万兵力死守落霞城。
值得一提的是,宋国的军队动员模式,和金国军队的动员模式不一样。
金国人在即将开战之前,就将主力兵马全部集结起来。
宋国方面也会提前集结兵力,但是宋国方面处于防御姿态。
黄河岸连绵上千里,需要派兵把守的地方太多了。
因此,宋国方面不可能把所有兵力全都集合在落霞城。
一般都是分兵把守,开战后再将从其他据点调兵过来共同抗击敌人。
落霞城虽然是一座县城,但是这一座处于双方冲突的火线地带。
因此,宋国方面对于落霞城的防御工作,准备的还是相当充分的。
落霞城的城墙标准,完全是按照州府城墙的标准来建造的,差不多得有六丈多高。
城头上面密密麻麻数十万守军,防御工事齐全。
就算金国大军有50万人之众,想要迅速攻破落霞城,也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
金兀术强攻落霞城两天,损兵折将数千人,也没有能够攻破落霞城。
这个时候,金兀术突然做出来一个大胆的决策!
金兀术直接绕过落霞城,远距离奔袭夺取了宋国部署在景云镇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