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将杨凡送到李世民面前后就退了出去,自觉地厉害。
很可能是李世民在这之前嘱咐过李治。
也有可能是这段时间李世民对李治的调教有了结果。
大殿上又只剩下杨凡和李世民两个人,这个场景曾多次出现过。
最开始的时候是杨凡还是一个平民,那个时候李世民是极其不喜欢他的。
后来却逐渐接受了杨凡,甚至在杨凡和长乐有染也没有对杨凡怎样。
不过杨凡知道,那不是因为长乐的关系。
李世民不喜欢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闺女喜欢他就对他手下留情。
李世民一开始不喜欢杨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杨凡过于孤傲,眼中没有畏惧。
就算表现出对李世民畏惧也只是因为李世民能抬手间去走的性命而已。
后来为什么又接受了杨凡呢,那便是因为杨凡也发现了自己不能很好地融入大唐这个社会。
在逐渐改变自己,改变的自己都不像自己了,这样的杨凡很好地融入了大唐,也获得了李世民那的喜欢。
可是现在站在那里的杨凡却又让李世民想起了八年前的那个杨凡。
不是想起,而是那个杨凡又回来了。
孤傲不羁,仿佛是被贬落世间的仙人,看不起这世间的一切,包括面前的这个王者。
一趟天山之行明明没有见到
任何的神迹却又将杨凡带回了那个样子。
再看杨凡的样子,时间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的印记,刚见他的时候是什么样,现在依旧是什么样。
李世民从一开始的平静不由自主地有些恼火。
“天山好玩吗?”李世民压着低音,像是要给杨凡一些压力。
奈何杨凡很平常地答道:“没那么好玩,都是冰雪,要不是臣准备地充足,估计就回不来了。”
杨凡没有说谎,李世民问过好几多一同前去并且回来的人,都说这次天山之行是九死一生。
处处都是危险,要不是有杨凡在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危难的时候抛出一个又一个精妙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甚至连一半都走不到就会全军覆没。
一个没去过天山的人为什么会对那里那么了解?李世民心里不禁发问。
如果说世界上没有神仙,那杨凡所知道的一切难道都是他那神秘的师傅教给他的吗?
那那个据说是颜师古兄长的人又是什么人,曾经打听了整个大唐都没有找到这么一个人的下落。
杨凡兢兢业业地为大唐做了那么多的事,李世民本不想再追究,可是现在杨凡又是这样一幅样子。
他发自内心的讨厌让他不自主地想要追寻杨凡身上的一切。
“没什么好玩的还去了这么久,长乐
,高阳每次进宫见朕都会抱怨。”
“臣当年答应了袁天师要和他一起去天山朝圣,若是此次再不去,恐怕袁天师真的是熬不过去了。”
“况且,袁天师在登上天山后就驾鹤西去,也证明了他已是油尽灯枯。”
“臣只想履行当年的一个诺言而已。”
“好!那朕问你,天山之上可有仙宫?”
杨凡摇了摇头。
“天山之上可有长生不老之人?”
杨凡又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为何一定要去天山朝圣?”
“不为什么,只是想登上一座高山,满足一个老者的心愿罢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
杨凡的回答和他心中所想没有差别,也和其他人的回答差不多。
若是真有长生不老之事,这些人现在也不会如此淡定。
袁守城遇神成仙之事也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李世民在长安的耳目众多,自然知道袁天罡放出这个谣言的原因。
杨凡出发的时候李世民就知道这次的旅程,可是他一直都不动声色。
因为他就是想知道,他觉得最能和神仙搭边的杨凡,和已是大唐最老之人的袁守城,能不能从天山之上给他带回来什么神奇。
期待落空了。
可是这次李世民要和杨凡说的事不仅仅是这些。
“回来了接下来想干什么。”
“还
没决定,陛下有安排了了吗?”
杨凡问的很大胆,因为他有些能明白李世民的深意。
问题还是在李治身上。
李治以前过于依赖杨凡了,很多方面杨凡对李治的影响甚至比李世民这个父亲还要大。
如果李治仅仅是个平凡的皇子也就算了,可是他现在是太子。
李世民不允许自己的太子受到一个人影响那么巨大。
于是杨凡的存在就成了最影响李治是否能成为李世民所满意的那个继承人。
“朕……”
李世民的话刚到嘴边,杨凡也说了自己的想法。
“请准许臣远赴海外为大唐开疆扩土。”
海外,是杨凡能想到的最好的去处,既不会离得大唐太远,也不会完全没了回来的机会。
杨凡已经想好了去处,现在哪里还有比倭国更好的的选择呢。
“大唐缺少白银,臣愿远赴海外为大唐获得大量的银,去处臣也想好了,倭国有大量的银矿,而倭国先前又和大唐交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付他们。”
“好,你要什么朕都给你,只要你能暂时远离大唐,远离长安。”
李世民的干脆让杨凡的心里得到了一丝安慰。
他没有因为杨凡要带人离开而对杨凡产生不信任,相反还答应杨凡要什么就给什么。
不过杨凡其实也想了一个能更好
的让李世民信任他的办法。
“陛下,臣想问您要一个人。”
“谁?”
“前太子,现常山王李承乾。”
“承乾?”
“对,臣就是想要他。”
“给朕一个理由。”
“常山王所做之事已成事实,可是他依旧是陛下的皇子,陛下不愿杀他,可他现在这样活着其实也不痛快,生不如此的感觉莫过如此。”
“臣觉得,如果不能一死了之不如让他为大唐再做出一些贡献,就比如帮臣做一些事。”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想让他做什么?”
“皇长子的身份是唯一的,去了倭国,总能让倭国的一些人会觉得大唐对他们是重视的。”
“有了常山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