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蓝宁点了点头说道:“好。”
“那等我上奏给朝廷,请夏建宁将军暂且留在基辅,指导基辅禁卫军操练。”
“真的嘛!”
艾丽娅一听这话,激动的跳了起来,就像是个小女孩一样。
“这样的话可真是太好了!”
“请国师转告尊贵的大契皇帝,就说基辅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不惜一切!”
就在艾丽娅准备全面效法大契的时候,大契的兵部也提出了军队变革的法案。
兵部提出,想要设立军校。
如今大契的军队强盛,兵者更是重新焕发了新机。
事实上,在东土皇朝的存续之间,诸子百家能够一直传承下来的就只有三家。
儒、刑、兵。
儒家自然是不用多说什么的了。
自从前朝独尊儒术开始,儒家一直都是这历史舞台上的主演。
而这刑名家是关于治国的根本技术,也是随着历史官僚体系继续发展了过来。
而这兵者则是要通过战争,才能完整的存续下来。
历朝历代都有兵者一脉,他们会将兵法进行总结,而且不断的传续下来。
如今这兵部的高层之中,包括玄宗侯玄天策在内,可都是兵者一脉的信徒。
现如今朝廷的局势利好,也是让诸子百家中,很多都重新登上了舞台。
重视农业发展的农家,现如今也在山村农户之间扎下了深根。
这农家一脉本来就没有什么自己的主张,所以朝廷对农家还是很支持的。
农学之人,更是在地方上推广起了种田之术,这也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支持。
不过,除了农家之外,其他的诸子百家可就没有那么的柔和了。
就比方说墨者。
虽然墨者一脉主张的是兼爱非攻,但其却是个相当严密的组织。
墨者结社,本来就是个带有互助性质的民间团体,而且他们在花河府、江南、闵行这种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存在。
要说这墨者结社,那可是非常发达的。
工坊之中的工人、升斗小民、走街串巷的商贾,他们都会选择加入到墨者的结社之中。
毕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落难的时候,能够有人拉上一把。
多一份投入,就能够多一份希望嘛!
这墨者一脉还开办了夜学堂,传播这墨者的学术。
如今,在东南地区,墨者一脉已经是愈演愈烈,可以说的上是星火燎原了。
但对于墨者来说,官府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了。
墨者的理念算得上是柔和的那种,但就是组织性太紧密了。
在花河府地界,就出现过好几次,墨者们集结在一起,对工坊主进行批斗的事情。
最后结果,居然是工坊主主动退让了。
由此可见,墨者的结社能力是有多强。
对于墨者结社,官府这边也是又爱又恨。
墨者的的确确是承担了一定的教育和互助的社会责任,这对于官府的统治是有极大好处的。
但墨者结社同时也是一股特别强大的力量,如果不能加以管控,让这股力量任其发展,到时候要是被有心人给煽动起来,那也是相当恐怖的。
于是,江南和花河府两地的大臣们,纷纷上奏朝廷,要求正学术。
这所谓的正学术,就是想要朝廷通过打击诸子百家,重新恢复儒家的地位。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份文书直接就被方景给否决了。
方景给出的理由是很简单的。
朝廷科举大考的题目,依旧是儒家的学术。
也就是说,四书五经依旧是平凡之人步入官场的青云路。
只要这个大前提还在,那诸子百家就无法动摇朝廷的局势。
学习了这些知识,但又不能进入官府,什么正学术的事情,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朝廷的准许,让江南一带的墨者一脉发展的更是迅猛了。
当然,除此之外在很多的领域,也迎来了诸子百家的复苏。
就比如,擅长辩论的察士,随着民间诉讼的日益增多,察士一脉也成为了状师们必学的学术。
还有擅长财货方面的阳子居一脉,也是被户部的官吏们学习了起来。
不过,此时闹得最凶的,的确是兵部。
如今这兵部之中兴起了一股思潮。
兵部的官员们要求朝廷建立专门培养将帅的学院。
这也并非是兵部的人胡闹,而是如今大契的将领确实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
在冷兵器的时代,只要是身强体健的就能当兵。
但是现如今已经半条腿迈入到了热武器的时代,朝廷对将领的要求自然也就高出了很多。
比如,炮兵就是必须要能写会算的才行,最起码也要能计算出炮弹的落点。
还有将领们也要能看懂地图,只有这样才能搞明白配合战略。
这些种种,都是要对士兵和将领有一定的要求。
兵部理所应当的想要建立一座军校,就是为了培养新一代将领和兵王的。
可是这个提议,却遭到了以政事堂为首的文官体系,强烈的反对!
文官们给出的理由也是很简单的,那就是觉得兵部是对儒家学术正统的地位发起了挑战。
兵部的军校,自然是要学习兵者诡术的。
毕竟是将来要带兵打仗的,这就和儒家治国的思想完全的相违背了。
兵者的思想势必会成为军校的主导思想,这也就意味着,这是一所朝廷筹办的,以传授兵者诡术为根本的,朝廷学校。
这在文官的眼中看来,那就是对儒家的地位挑战!
如果兵者可以官学了,将领们就可以通过读军校来晋升。
那明天刑名家也要办学,后天墨者也要呢?
那样子的话,儒家的正统地位如何保全?
但玄宗侯在内的勋贵们,他们却在强势的要求成立军校。
双方起初只是口水仗,后来竟然直接打到了方景的面前。
军校?
开什么玩笑!?
大契的军事力量本来就够强大的了,朕到现在还犯愁怎么败坏国运呢!
你现在跟我说要办军校?
没病吧?
但,皇后芈婉儿的一番话,却让方景有了新的想法。
芈婉儿坐在方景的怀中,看着朝臣们呈上来的奏折。
她说道:“陛下,这要是成立了军校,其实好处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