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余味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财经大v,尽管本职工作繁忙,但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的宗旨是尽量不错过任何一个财经大事件。面对层出不穷的热点,他几乎都能在第一时间拿出具有明显标签的解读。
这样的速度和还算独到的观点让他在各个平台都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余味是妥妥的一枚90后,年少成名的他被粉丝戏称为“财经蔡徐坤”。
虽然余味对娱乐新闻关注甚少,但对去年在《偶像练习生》中c位出道的蔡徐坤也了解几分。
当这个绰号传到余味耳中的时候,每每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已经开始明显上移的发际线,他便不由自嘲:“我愿以才华交换,愿上天赐我盛世美颜。”
发际线越上移,余味的盛名便与日俱炽,这让自豪和失落在余味的心里常常交替出现。
而每回看到余味的自媒体在各大平台的排名,作为相识已久的朋友,苏绪就很引以为荣。
几年前,苏绪在报社做记者的时候,就采访过余味。
彼时,余味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名头自然远不如今天这般响亮。
苏绪是在一个媒体群里看到余味扔进群里的链接,群里有各家媒体的记者,也有自媒体人,有时还会有甲方做品牌的人。大家齐聚在一个群里,平时甚少公开交流,但对扔进群里的链接,也多会默默关注。
在这样的群里,没准什么时候,记者就会发现自己正在关注的某个热点事件有了更有说服力的解读,甲方也会发现符合自家品牌调性的行文风格。所以,往这样的群里扔链接,也成为自媒体人常用的推广方式。
不管有枣儿没枣儿,先打上两杆子再说,起码也能增加点击量。
如果有人对文章感兴趣,还会转发到朋友圈或别的群。在微信所打造的这个私域社交圈中,这种自发的转发,往往是爆文产生的源动力。
苏绪记得,她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看到六神磊磊那篇《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并由此爱上他的文字的。
那一天,苏绪看到余味的文章,觉得标题很吸引人,便点开文章,看完之后主动加了余味的微信,表达了做采访的意愿。
余味欣然接受。
此后,无论什么时候,清晨还是深夜,周末还是假期,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余味从不推脱苏绪的采访,并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组织出逻辑严密、角度新奇的观点。这样的效率和高度配合的态度,不仅使得苏绪成文的速度超越了很多同事,而且内容也以其深度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在长达几年的合作中,余味的名字在苏绪供职的这家报纸上,不仅以采访对象,而且以专栏作家的身份频频出现。
此外,余味笔耕不辍,一直保持着对财经事件的高度敏感,即便难免有个别文章质量平平,也胜在出炉速度。
这一点,对于突发事件的分析尤为可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资质平庸的人,尚且能通过勤奋取得一定成就,何况像余味这样本就有一定天赋的人呢?
不过,天赋和勤奋犹如天时地利,想要以专家的身份快速出道,还缺一些火候,而与媒体的关系则是加大砝码的重要的“人和”。
专家之于记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白夜行》里所提到的枪虾与虾虎鱼,是相互依存、相伴而生的关系。
就拿苏绪自己来说,作为记者,采访是苏绪的日常,自然也免不了要经历与一些所谓专家的不愉快的合作体验。
苏绪记得,她有一次想采访一位专家,但对方直接提出要采访费,这让苏绪很吃惊。苏绪为此特意私下里问了别的记者,他们也都给出了相同的反馈,说此人自从小有名气之后,这样的骚操作便突如其来。
研究了此人之前接受采访时发表的观点,苏绪觉得可替代性很强,便没有再坚持要采访他。
随着记者采访频次的急剧减少,长此以往,此人的名字便在各家媒体中消失。
余味则完全是相反的样本。
苏绪观察到,在后来余味自己组建的媒体群中,随着采访他的记者人数的增加,他对待其他媒体记者的采访,也同样热情而高效。这么做,让余味很快在全国的记者群中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好人缘。
他对记者的采访高度配合,记者们也因此甘愿给他“抬轿子”,余味得以快速崛起。
这其中,自然也有她苏绪的一份功劳。
作为最早一批和余味合作的记者,即便苏绪在报社离职,转投了媒体传播公司,即便两人身处bj和上海两地,不常见面,他们之间也一直维持着良好的私交。
用余味的话说,就是相识于微时。
在媒体传播公司的那一年多,他们的合作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更紧密。有客户推广,或者同行在找行业大v资源时,苏绪都会推荐余味。通过苏绪,余味有了几次和知名企业,以及国内最为知名的公关公司合作的机会,声名更加卓著。
同时,在与余味合作的这几年,苏绪干净洗练的文风,对文字的敏感,以及扎实的基本功也给余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由邱锦华主导的一次项目先找到余味要求合作,并问他是否可以推荐一个统稿人的时候,余味第一个就想到了苏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