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川没时间去顾马家人的想法,不过正常的生意罢了。
他与马俊武说的大多也属实,马家如今的情况,不可能承担大量订单生产任务。
如果把生产任务全部交给他们,宁晋川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临时换供应商是很麻烦的,就算立刻找到新的供应商,也不可能马上就有货的。
供应商要去安排生产,采购原材料等,这至少也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
宁晋川以前就开过工厂,一般少量加急订单两三天可以出货,订单量稍微大一点,至少也是一周,如果是大订单,通常都是一个月以上。
工厂也要给自己预留足够的时间,要不然产品出事,还得负责。
做市场的,供货跟不上,等上一周甚至一个月,大量客户早跑路了,他们不可能等着你生产的。
至于马俊武想要怎么处理这个事,那就要看他自己了。
一万块钱肥皂包装并不复杂,一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完成。
周坤那边的广告也开始刊登。
现在普通人还是非常信任广告的,尤其电视和报纸上的广告,因为这两个媒体都是官方的,是权威的代表。
“进口新配方”这五个字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第一天没有什么反响,毕竟广告也要一个传导期。
一开始,会有人试着去买,小商贩也会试着进货,市场反应很好后,销量就会爆炸式增长。
销量爆炸以后,产品表现好,能吸引到足够的粘性客户,他们愿意给你做推广,有一定的复购率和新用户进入,销量就会稳定,甚至继续增长。
如果产品表现不好,没有人愿意复购,销量就会暴增。
第一次爆炸式增长,是广告带来的消费者,但后续的稳定和增长,必须要有强大产品和品牌影响力。
肥皂销售第一天效果一般,主要还是商贩来进货,有些人无所谓品牌,只要是肥皂他就要;还有一部分则是出单人员推销,商贩拿一点试试。
第二天,开始有人试着主动进货,因为有人问,或是他们看到广告,决定进一点试试,反正肥皂是要卖的。
接下来几天,肥皂销量快速增长。
宁晋川看着报表上的数据,把赵卫国叫来:“你去一趟马家,再下一个一万块肥皂的订单,依然三天交货。”
“再明确告诉他们,我们从明天开始,一个月至少要五十万块肥皂,让他们三天内拿出产能方案,拿不出来的话,我们就要另外寻找供应商了。”
赵卫国惊道:“我们现在一天只能销货大几百块肥皂,一个月最多两三万块,怎么可能销货五十万块。”
宁晋川把自己做出的统计数据拿出来:“做生意,不能只看现在出货量,还要看我们的增长量。”
“这些天,我们的销量一直在增长,每天至少增长十几个点,这是非常恐怖的。”
“按照这个增长速度,最近几天,我们一天的出货量就能突破千块。”
“昨天有个小批发商来我们这拿货了。”
“以后会有更多批发商来找我们拿货。”
“到时,如果所有批发商都成为我们的分销商,我们的肥皂销量就会爆炸式增长。”
“不提前做好准备,就算生意找上门,我们都抓不住。”
“而且,我们要是供不上货,其他人很有可能就会造假。”
“就是印刷一张包装纸而已,对很多人来说不会太难,如果市面上出现假货,甚至让假货供应商赚到钱,他们就不会轻易收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生意不时生产、打广告、出售这么简单的事。
调查市场、预测市场、预测产品走势等等,这些也是关键。
把销售做好的人,能赚点小钱。
能把广告做好,质量把控好,销售也做好的人,能过个富裕生活,超越大部分人。
想要成为一个全国性公司、企业,做好前面这些是基础,还要会管人、有市场眼光,销售人才可以找,产品质量可以加大力度管控,广告可以用钱砸,但对市场的把握,是要决策者拥有这个能力才行的。
赵卫国觉得宁晋川预测过于乐观,一个月五十万块肥皂啊!
赵卫国说道:“宁哥,五十万块肥皂就是二十五万斤,算一下大概有……”
“125吨!”宁晋川直接说出了赵卫国想说的数据。
赵卫国拍了拍脑袋:“对,125吨,这么多材料,他们去哪弄?”
“那是他们的事。”宁晋川说道:“他们弄不来,总有人能弄到。”
“想要赚钱,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埋头搞生产就行。”
“只要搞生产就能发财,那也轮不到马家了。”
材料不是一个小问题,就算宁晋川也不知道要怎么解决。
毕竟隔着行业,宁晋川对他们肥皂这行业也不太了解。
就算放几十年后,电脑、手机上一查就知道各种信息,让一个不懂行的人去进货都费劲,不吃上几次亏,也很难入门,更别说现在信息完全不透明,外行人别说进货,门槛都摸不着。
赵卫国大概也明白宁晋川意思,应下后立刻就去办事。
………………
次日,马俊武来找宁晋川,还特意拿了烟酒。
现在时兴送这些东西。
宁晋川看到马俊武提着礼来就知道,他肯定有事求自己。
宁晋川推辞两句,收下礼物。
这点礼物不止太多钱,估摸也就十来块,对普通人来说不是一笔小钱,但对宁晋川来说,这点礼并不算什么,就算对马俊武来说,十几块钱虽然不算少,但绝对不是什么大数字。
两人寒暄两句后,宁晋川邀请马俊武坐下:“小马师傅这次找我有事?”
马俊武陪着笑点头:“是有点事想跟宁老板商量一下。”
“什么事?”宁晋川跟着又加了一句:“我来申城时间不长,太复杂的情况,我可能也没办法帮上忙。”
马俊武听了这话,心里一咯噔,觉得宁晋川十有八九要拒绝自己,脸上笑容也变得有些不自然:“宁老板,这次找您,主要是想跟您谈谈合作的事。”
“之前,您跟我父亲说过,咱们可以合作开厂。”
宁晋川微微颔首:“我是说过。但我也有要求,工厂得听我的。”
马俊武这几天找许多人借了钱,东平西凑,也凑出了五六千块。
原本计划用这些钱搭建一个简易的小工厂,再请十几个工人,应该也勉强够用了。
可昨天赵卫国去下单的时候告诉他们,以后每个月可能要五十万块肥皂,马俊武计划的那一点规模就不够看了。
五十万块,上百吨肥皂,又要堆放原材料,又要堆放成品,还要生产、进货等等。
根本不是几千块钱能搞定的。
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跟宁晋川合作这一条路了。
马俊武甚至一度怀疑,宁晋川提出这么多要求,就是闭着他们主动提合作事宜。
不管宁晋川是什么目的,在这么大订单,如此大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益,马俊武觉得,宁晋川就算想占一份,也可以理解。
“这些我们都能接受,就是这钱要怎么分?”马俊武试探着问道。
宁晋川笑眯眯问道:“你们能拿什么东西或资源,又或者说多少钱出来?”
马俊武绞尽脑汁想自己的优势:“五千块钱,肥皂制作技术……”
宁晋川却不以为然:“钱对我来说,不重要;肥皂制作技术并不稀奇,申城的肥皂作坊虽然不多,但也有几个,更别说国营工厂了。”
马俊武一时间哑口无言,除了方才说的五千块钱和肥皂制作技术,他实在想不出,自己还有什么资本跟宁晋川来谈条件。
宁晋川掏出烟,递给马俊武一根,自己点上烟,说道:“小马师傅,你可能不太懂这些东西。”
“你得给我提供一些非常有价值,别人提供不了的东西,或者只有极少数人能提供的东西、技术、资源。”
“只有这样,我才会跟你合作。”
“比如说,肥皂原材料供应链。”
马俊武立刻明白过来,深吸一口气:“这个我可以解决。”
“口说无凭!”宁晋川立刻反驳了回去,差点让马俊武失去信心。
马俊武试探着问道:“宁老板,我要做到怎么样,您才愿意跟我合作?”
宁晋川沉吟片刻,说道:“你如果能找到能稳定供应的原材料的渠道,并且这个渠道得到我的认可,我就跟你合作。”
“只要你找到,我可以让5%的股份给你。”
马俊武愣了一下:“股份?”
宁晋川只好解释了一下:“你可以这么理解,一家工资有100%的股份,如果投资总额是一万块钱,你出五千,我出五千,我们各占50%,现在只要你找到原材料供应链,在投资之前,你先拿5%股份,剩余95%再根据我们出资来分配。”
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股份”这一词,马俊武不理解,倒也情有可原。
马俊武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处,在他的脑子里,合伙做生意,都是看双方出多少钱,各占多少份额。
八十年代很多合作都是马俊武这么想的,故而很多合作都持续不长久。
只要看八十年代起家的老板,除了联想这些国营企业转过来的私企,大多数个人起家的私企,一开始都没有合作伙伴,都是单打独斗出来,后期才引入融资的。
反倒是2000年左右开始,很多公司,尤其在互联网公司,逐渐出现合伙创业。
到了2008年以后,很多创业一开始就是合伙,到处找投资,很多公司起步阶段的资金都是投资人给的,这些投资人和创业者未必就多熟,都是按照合同走。
越早期的时候,创业更讲个人实力、个人魅力;中期的时候更讲团队合作,很多都是一个团队创业;到了后来,很多也是团队创业,到这个时候仅仅有团队已经不行,还得有资金,或者说资本的介入。
言归正传。
马俊武反应过来后,心里也没有底,但想到跟宁晋川合作以后能带来的财富,依然咬牙答应下来:“宁老板,给我一个月时间,我一定把进货渠道给你找好。”
“等不了一个月,一个月以后都快要过年了,最多半个月时间。”宁晋川说道:“半个月之内,你找到渠道,我认可了,咱们合伙开厂。”
“如果半个月之内,你没有找到,那就不好意思,我要找别人合伙开厂或者找别人代工,订单我依然可以给你们一些,但不会是大头。”
马俊武没有资本跟宁晋川讨价还价,只能答应:“好,那就半个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