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国王慕云天有了太子慕宝龙,人家都到了十五岁的志学之年,早该娶妻生子了。而大时国的皇帝唐小宝,皇后董七七也终于怀有了身孕。
不同于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大时皇帝唐小宝,慕云天最近无比的烦躁,他生怕唐小宝会出兵来灭掉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慕云天是唐小宝,那么他早已将北凉和西川给吞并了,且不费吹灰之力。
这种好事,慕云天不明白唐小宝为什么没有动手。
或许唐小宝这个中原汉人皇帝只注重自己的名声,他太过注重名声,想讲求个师出有名。而慕云天正巧惹了不少大祸,给了大时出兵的理由。
偏偏唐小宝还是迟迟没有动手,慕云天愈发的心慌。
有臣子站出来建议,登时又更多的人附和。毕竟这乃是关系到国本的大事,太子也确实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纪,一时间满朝文武都在上书提议。
慕云天也早有这个想法,太子也该到了成亲的年纪了。说不定,自己很快就能抱上孙子。
听到群臣的建议,慕云天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太子确实也该成个家了。朕的基业,早晚也得是他的。早些成亲,咱们大川也算是后继有人。”
群臣一听,这画风不对啊。搞不好,国王又要借题发挥。说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早点盼着他死,一旦慕云天有这样的想法,群臣那可要遭殃了。
群臣反应的快,中书省的中书令站了出
来:“陛下春秋鼎盛,臣等绝无别的意思。臣等只是想,这太子到了大婚之年,此事关系到我大川国本。陛下正值青春,自当统领江山万年。”
谁知慕云天并没有生气的意思,他只是摆了摆手:“朕知道,朕也只是想让太子早些成亲。这样吧,你们可有合适人选,朕可以考虑。”
群臣面面相觑,太子成婚这等大事。挑选太子妃的时候,可一定要慎重。谁家的女儿合适,一时间众人都没有个定论。
就在这个时候,中书令接着又说道:“启奏陛下,兵部尚书高东原小女,知书达理贤淑良德。臣以为,此女最为合适。”
此言一出,群臣登时又是大声附和起来。兵部尚书高东原,此人性子敦厚,和太子慕宝龙关系交好。
更重要的,若是群臣举荐高东原的女儿,这也就意味着将来太子继位,高东原就是国丈了。这些当初举荐的官员,自然会得到重用。
高东原此人又不会落井下石,这样的人身居高位,他们这些臣子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西川慕云天和北凉乌飞,他们都照搬着大时的朝政体系,成立了三省六部制。
一开始,不管是北凉还是西川,其实他们都是各个部落的首领一起共商大事。他们的编制相对的简单,然而弊端也就很多。
学着中原人的规矩礼仪,这些国王们逐渐的发现了权利集中在自己身上的好处。于是,北凉和西川都
学着大时,成立了各部衙门。
只是,他们的三省六部制有些似是而非。比如说,按理说这个西川的兵部尚书高东原那是位高权重。兵部尚书,掌管兵部事宜的。
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别称为大司马,最早来源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但是,当时不叫兵部尚书,而叫做五兵尚书。
因为那时的曹魏部队,分为五兵——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作为这五种“兵”的最高领导,就是五兵尚书——最高军事指挥官。
到了隋朝和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机制建立起来。兵部就成了尚书省下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六部之一。
兵部尚书只负责管理军官的升迁,伙食标准和装备等等,并没有权利调动军队。即便如此,这个兵部尚书也是个重要的职务。
而兵部尚书高东原原本是汉人,他是大时国的汉奸。此人投奔了西川,带来了汉人的那一套规矩礼仪,于是受到了慕云天的重用,做了兵部尚书。
高东原身为一个汉人,投奔了西川之后为慕云天出谋划策。更是娶了西川女子为妻,生下了五个儿女。
小女儿也到了十四岁的将笄之年,在西川,十四岁的女子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了。
而慕云天想的是,如果拉拢了高东原,就拉拢了西川境内的汉人。毕竟让一个汉人女子做太子妃,对于西川的百姓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施恩信号。这也就代表着,
西川境内的汉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最终,慕云天答应了这件事:“好,你们着人去办吧。若是此女当真附和条件,倒也算是一对佳偶了。”
即便是帝王的婚姻,其实大部分也是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的。不能称之为平民皇后,或者是平民太子妃。最典型的应该是刘邦的结发妻子以及汉惠帝的母亲,吕后。吕后主掌大权之后,吕家的子女大部分都是在朝为官。外戚干政的现象,在历朝历代都是屡见不鲜。
鉴于此,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太子选妃一般都是从民间挑选。为的,就是怕将来外戚专权。
可时代不同,选择也就不一样。对于西川来说,一场政治联姻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慕云天能够答应,让兵部尚书高东原的小女,作为太子妃人选的原因。
当然,即便是高东原的女儿有了这个资格。还是要经过一系列的考察的,比如说由宫女进行体检,甚至于还要由宫中年长的宫女陪着一起睡。为的,就是看看这秀女身上有没有异味,比如说狐臭之类的。
此外还要仔细观察有没有隐藏的疾病史,还要考察这秀女的人品之类。反正挑选太子妃的条件,还是非常苛刻的。
好在,这高东原的女儿各项条件都符合。尤其是人家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这对于西川这种蛮荒之地来说,这样的女子还是非常难得的。
慕云天也很满意
这门亲事,于是,他下旨太子择日举行婚礼。到时候,文武百官都得朝贺。
甚至于,大时和北凉都派来了使者表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