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宝并没有为难使者李米,相反的对他们则是非常客气。这让李米愈发的惶恐,现在的大时国想要灭掉一个小小的后汉,可说是易如反掌。
天威难测,这皇帝答应的如此痛快,葫芦里埋得什么药。南汉刘贵生主动提出去除帝号,自降为国主,皇帝竟然满口答应。
按理说,这不应该说是好事么。这证明,唐小宝对他们没有敌意。
实际上这确实是好事,只不过幸福来得太过突然,一时间李米无法接受而已。
刘贵生上书想去除帝号,用为大时王朝的藩属国。这种事唐小宝身为一个皇帝,他是会拒绝的。
为什么,因为只有刘贵生保留了帝号,成为南汉的皇帝,唐小宝才有理由灭掉他。毕竟中原正朔,只能有一个皇帝。
而唐小宝同意了刘贵生去除帝号的请求,那么就没有再对后汉出兵的理由了。贸然出兵灭掉南汉,会引起天下人的不满。
本来,此次出使大时刘贵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只能举国投降沦为阶下囚。毕竟南汉的势力,和大时相差甚远。
使者李米压力山大,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要求,保住自己家主子的富贵荣华。即便是做一个亡国奴,也不至于使得自己的主子过分受辱。
谁知,人家这大时国的皇帝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答应刘贵生去除帝号,降为国主。
古人是讲求名正言顺的,许多中原王朝的藩属国
都只能称之为国王。比如说,朝鲜国王成为大明王朝的藩属国。
而藩属国,是不敢擅自称帝的。普天之下,只有中原正朔一个皇帝。
北宋时期辽国强大,是可以称帝的。而李元昊建立西夏的时候,一开始也是不敢贸然称帝的。甚至于,他还是要尊北宋为上国。
李元昊出生在灵州一个党项贵族之家。 他出生的次年,祖父李继迁在同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的作战中,身中流矢,伤重死去, 由其父李德明继立为夏州定难军留后。其后,李德明奉行“联辽睦宋”之策,使党项夏州李氏政权在和平的环境中得到迅速发展。
其实李元昊祖上并不姓李,而是被大唐皇帝赐姓李。后来,北宋一度赐封姓赵,赵元昊。
后来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国逐渐强大起来,于是他便选择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不再当西夏国王。而是,直接称帝做了西夏的皇帝。
后来北宋朝廷闻听此时,怒而兴兵讨伐。可惜,宋军战斗力羸弱,又怎是西夏对手。最终,只能被迫承认西夏皇帝的称号。
就此,北宋、辽国、西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唐小宝同意后汉皇帝刘贵生自降为南汉国主,并且对大时国俯首称臣,尊大时国为天朝上国。南汉,用为大时国的藩属国。
唐小宝一口答应,连讨价还价都没有。人家南汉既然已经成为藩属国了,唐小宝若是再去讨伐自己的藩属国
的话,必然会引起其他藩属国的强烈反应。
所以说,刘贵生既然已经自降为国主了。只要他不作死,一般大时国就不会再来讨伐他们的。
一时间,作为使者的李米百感交集。对唐小宝的感激涕零,以臣子之礼,在金銮大殿山呼万岁。
很多臣子都不理解,为什么唐小宝要答应后汉皇帝刘贵生去除帝号的请求。这不等于是自己没有理由讨伐对方了么,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只有唐小宝知道,眼下大时帝国百废待兴,许多地方势力只是表面上的归顺,实际上依旧暗流汹涌。这个在风雨飘摇中建立起来的大时帝国,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牢固。此时再去兴兵讨伐后汉,即便是灭掉了小小的后汉,国内局势依旧不稳定。
唐小宝的七星军仅有二十余万人,即便是后来得到了扩充,如今七星军也不过五十多万不到六十万人。
只有七星军才是自己的嫡系,其他的军队都是归降过来的。真正能够为朝廷出力的,并没有几个。
如山东的罗伟表,山西占山葵这些一方诸侯,他们虽然归顺了朝廷。可哪一个不是坐拥雄兵几十万的地方诸侯,对朝廷的政令有时候都是阳奉阴违。
没办法,唐小宝现在暂时不能动他们。于是,他决定韬光养晦。
首先就是施恩于天下,后汉皇帝刘贵生自降为国主。唐小宝一口答应,不仅如此,还对其褒勉有加。
这让使者李米感激涕零,在他见识了京城的厉兵秣马之后,对大时愈发的敬畏。人家几乎是动动手指,就能轻易灭掉你的南汉。
朝廷给李米安置到了京城下榻的为外国使节准备的客栈,以高规格的待遇,接待李米一行人。
李米更是感恩,每日都要求入宫谢恩。客栈的官员以皇帝政务繁忙为由拒绝,于是李米一行人只好留在客栈继续等待。
转眼间,李米这一行人在京城已经逗留月余。于是,李米开始不断上书,请求皇帝唐小宝放自己回南汉。每次,都是石沉大海。
客栈的官员对他们一行人也甚是客气,唯独李米想上书面圣的事,朝廷官员一直在推诿扯皮。
当官的推诿扯皮起来,个个都是炉火纯青的高手。无奈之下,李米这一行人只能滞留在客栈中。
好在终于这天一大早,百无聊赖的李米刚刚起床不久。这官方驿站内的官员,便急匆匆的出门迎接。原来,是朝中来人了。
朝中一个太监,在几名侍卫的陪同下来到了客栈。李米也跟着一起,慌忙跪地迎接。
只见这太监面无表情,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圣旨,然后宣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汉国主刘贵生,归于我大时,朕心甚慰。尔等属国当恪守本分,既为我大时藩属,我大时当担起属国防卫之职责。今南汉国使者逗留京城月余,当思乡心切。朕特宣南汉使者李米,
入宫觐见!”
李米大喜,慌忙对着地上磕了几个头:“臣李米领旨,皇帝陛下万岁、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