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太医也着实胆大,他们只是一个小人物。可正是这样的小人物,往往却有着一颗心怀天下的悲悯之心。
王太医深切的体会到百姓们深受暴君之苦,而小定王是百姓们唯一的希望。只有小定王当上了皇帝,百姓们才有一线生机。
如果历史按照这样的发展,小定王执掌天下的话,确实有可能就没有唐小宝他们什么事了。
然而,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往往显得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王太医和孙太医计划在圣帝的汤药中下毒,要知道毒药想混入宫中,其实是千难万难之事。好在俩人都是太医出身,还是有些办法的。
只是,这孙太医着实吓得厉害,虽然有一颗正义的心,却缺少临决大事的能力。
太医院当值,其实是个十分危险的职业。尤其是,面对圣帝这样的暴君来说。陪葬和殉葬,都是寻常之事。
甚至于,有上朝的太医早上临行前就会和家人洒泪告别。因为他不知道这一去,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等下朝之后,一家人又欢天喜地的庆祝,终于平安了。而这种高压态势之下,真能把人给逼疯。
有过先例,翰林院就有三名官员受不了这种高压有两个疯癫了,一个跳了井。而圣帝居然乐此不疲,他觉得这样很好玩,让臣子们上朝的时候无边的恐惧,这很好玩。
可以说,圣帝是在花样作死,把大好的河山就这样葬送在了
自己的手里。直到,眼下群雄并起他才开始慌了。
太医院给圣帝的诊断是: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说了这一大堆,为的就是把圣帝的病情说重一点,然后辨证施治医治好了之后,太医院能够得保平安。
圣帝在服用了太医院开的几味药之后,病情确实大有好转。他本就是被造反的起义军们气的急火攻心,这日等到了王太医和孙太医当值。二人,开始密谋自己的计划。
换班的赵太医略觉奇怪,因为他看到王太医身子不住微微颤抖。而孙太医整个人,则直接是吓得面无人色了。
这让赵太医疑惑不解,他对着二人一拱手:“我说二位,你们这是怎么了?”
王太医多少还有点放松,孙太医直接是牙齿打颤面色惨白,王太医结结巴巴:“没、没事,我二人担心、担心的是圣上的病情。”
赵太医年逾七十,花白胡子一大把了。听到王太医这么说,也只能是捋了捋胡须长叹一声:“我等这做太医的,在外人看来表面风光。实则是性命攸关,搞不好身家性命都得搭进去。不过这圣上此次病症相对轻微,服药之后更是大为好转。二位,断可不必如此惊慌。二位今日用药的时候,加倍谨慎小心些就是了。”
作为太医院年纪最大的人,赵太医深知这些同僚们恐惧的原因。若是圣帝的病情得不到控制,
或者说复为转恶,那么这些太医随时都有可能受到牵连。喜怒无常的圣帝一旦把怒火牵扯到太医们的身上,轻则上刑重则杀头,都是极有可能的事。
只是这圣帝的病情已经大为好转,这俩人却吓成这样,未免有些过激了。不过想想圣帝的残忍暴虐,倒也是情有可原。
孙太医紧张的点着头,牙齿依旧不住打颤:“是、是、是,赵、赵太医说得对,对、对。”
这孙太医着实吓得厉害了,王太医甚至于有些后悔拉他入局,他只好站出来替他解围:“想是这些日子我二人我圣上的病情担忧,这才失了些分寸。天幸圣上好转,我等、我等自理会的。”
赵太医叹气的点点头:“是啊,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今日你二人当值,用药的时候定要掌握好分寸,应该无碍。”
太医们明明判断出了圣帝的病情,却不敢施以猛药。就怕出什么差错,所以太医们开药的时候都非常谨慎。只要按方抓药,本来就已经好转的圣帝,不会出什么问题。
孙太医直接吓得说不出话来了,王太医替他应承着,好不容易送走了赵太医,王太医这才急切的说道:“孙太医,你、你怎地如此失态,莫慌莫慌,要沉住气。这药,你可曾带来。”
想起惨死在圣帝酷刑之下的那些冤魂们,孙太医怎能冷静的下来。他颤抖着从怀里,抖抖索索的拿出了一味用油纸包裹的草药:“
带、带了。”
太医院药房的草药都是登记在册的,每一味药都有着严格的记录。包括这味药有几钱几两,都详细登记。一旦查询的时候,就能够清晰的知道太医们施药的时候用量多少。
毕竟许多中药都是有毒的,皇帝想保住自己的安全,就不得不防。
孙太医身上的中药并非是太医院所有,而是私下从家里带来的,能够避开宫卫的盘查,也是敢冒大险了。
孙太医带着的,只是一味寻常的中药附子。
附子又名“乌头、附片”,是一种常用的温里药,中医认为其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功效,但同时它也是味有毒性的中药。从西医的角度来说,附子具有消炎、抑制凝血、镇痛、镇静等作用。
附子的毒性主要是来自于内里含有的乌头碱。乌头碱只要摄入0.2mg就会导致人体中毒,3到5mg即可导致人死亡。
而附子中所含有的乌头碱在高温下会被水解,所以用于熬煮的中药附子一般都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且中医讲究君臣佐使,一般都是严格按照用量来计算的。之所以有很多人因服用附子而中毒,就是因为没有煮够时间或是煮制得不够透,严重的可以致命。
孙太医所携带的附子中药,为的就是在给圣帝服用的汤药中,等熬煮之后的汤药再添加,从而使得圣帝中毒。
一般,太医院的太医们在开具了中药之后。抓药煎药都有药
童负责,而皇宫大内有专门的御药房。御药房中,有专门给皇帝煮药的药师。一般是药师,多由太监和宫女担任。
附子这味药药性猛烈,若是没有经过熬煮用量过多的话,随时都能致命。看到孙太医将附子竟然平安无事的带进了宫内,王太医大为的惊喜:“老孙,你怎么做到的。”
孙太医有苦难言,结结巴巴的道:“夹、夹在腋下内衣之中。”
能够骗过宫卫的盘查,孙太医着实也算是幸运的了。王太医却听得心惊肉跳,这稍有不慎就是掉脑袋的。
二人今日当值,很快就下了药方让御药房按方抓药。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怕出事,给圣帝的汤药用量已经减半了。虽然起效稍慢,可相对安全一些。
二人给圣帝所开的药方中,赫然就有附子这味药,只不过二人开的是平日三分之一的用量。这点用量,对人体并没有什么伤害。
可是加上孙太医偷偷带进来的附子,这药量就不一样了。御药房同样的如临大敌,丝毫不敢怠慢的小心熬煮着。直到小火煎熬之后,终于把汤药熬好了。
内宫的宫女则负责进来将汤药端走,就在这个时候,王太医和孙太医走进了御药房。
二人选择在午时过来,御药房的人大多都去吃饭去了。只有两名负责煎药的太监,孙太医紧张的满头大汗,王太医使劲的暗暗掐着大腿,以免露出马脚。
太医们在这些煎药师面前
的身份是尊贵的,两个小太监立刻毕恭毕敬的起身施礼。孙太医紧张的没敢说话,王太医只是轻哼了一声。
为了保证汤药的药效,太医们随时都会去御药房查看,这本没有什么惹人怀疑的地方。王太医看着即将被熬煮好的汤药,对两名小太监说道:“你二人小心熬煮,万不可出现什么纰漏。”
两个太监唯唯诺诺的应了声,王太医假装招呼孙太医:“咦,孙太医,你看这汤药的气味颜色,似乎不大对劲。”
孙太医凑上前去,用调羹轻轻的品尝了一口:“似乎有些说不上来,是否是煎煮时间过短?”
王太医立刻大怒,对着两个太监吼道:“你二人好大的胆子,知不知道熬煮时间不够,非但药效不能发挥,还会要命的。”
两个小太监哪里见过这等架势,吓得齐齐跪了下来,一个说道:“大人明鉴,小人严格按照时间熬煮了一个时辰。”
另一个也是跪在地上:“小人在御药房多年,从来都是不敢胡乱煎煮的。且这是给圣上的药,奴婢怎敢怠慢。”
王太医继续扮演着黑脸,他挡在这两名小太监面前。孙太医则趁机,把用瓷瓶装好的附子中药药汁悄悄的倒进了瓦罐之中。
在一切就绪之后,孙太医这才慌乱的回过头,看了王太医一眼。
王太医知道得手了,一瞥眼却看到瓦罐边缘还残存着药汁,慌忙假意施袖抚去。然后对着两个小太监
又是一顿呵斥,直到孙太医接着又道:“王、王太医,这、这药似乎熬煮的时辰并无差错,这气味颜色也属正常些了。”